链接课文,探索即时写作的教学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21
/ 2

链接课文,探索即时写作的教学策略

黄锦秀

福建省将乐县城关中心小学

摘要:结合生活素材,链接课文,探索了即时写作的四个教学策略:抓住契机,积累写作素材;随行对话,活跃学生思维;链接课文,运用写作策略;即时评价,引导再次观察。

关键词:链接课文;即时写作; 教学策略

三年级习作,要求从之前的写一段话过渡到写一篇结构完整的作文,对孩子们来说是一个巨大转折,习作的指导对老师来说也是一个跨越。三年级上册的单元习作已经要求学生开始观察,积累素材。但是在写作指导中发现,学生写作通常呈现被动局面,写作内容空洞缺乏对生活的真情;积累的生活素材比较单一,生活气息较弱不会对事物进行仔细观察等问题。这就需要教师在日常中引导学生在生活中抓住契机,挖掘写作素材,学会观察要点,从而在写作中言之有物。

学校每年组织的研学活动是十分丰富的写作素材。这次,我们来到了动物园,学生在研学途中发现了许多有趣的、有意义的、值得记录的事情。近期我们刚好在学习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这个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体会作者是怎样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作要求是仔细观察,把观察所得写下来。于是,我引导学生在研学过程中观察动物,并写下即时作文。

引导过程:

(一)即时作文前引导

1. 观察动物的外形和动作

当我班学生来到大象园时,他们纷纷凑上前去,对大象充满了好奇。“老师,大象的鼻子原来有这么粗啊!”见学生兴致盎然,于是我相机引导他们们对大象的外形进行观察。一会儿大象开始吃香蕉了。

学生都被这个场景吸引了,还爆发出“哇”的惊叹声。他们目不转睛,七嘴八舌地讨论着。

2.梳理方法

学生东一句,西一句,热烈地讨论着,但是他们的观察是无序的,语言组织是很随意的。于是我决定因势利导。

师:“我们在《搭船的鸟》这篇课文里学过,作者写翠鸟外形的时候有顺序地观察了羽毛、翅膀和嘴,从不同部位来写。那我们也试着用这种方法有顺序地来观察一下。”

师:“第一眼看到大象是什么感觉呀?”

生:“很高大。”

师:“哪些部位最能体现这个特点呢?”

生:“耳朵特别大,像两把大扇子。”

生:“鼻子特别长,像水管一样。”

生:“曹冲称象里学过,大象的腿像四根柱子。”

师:“刚刚大家说了大象各部位的形状,那你还能说说它的颜色、气味等其他方面的特点吗?”

生:“大象全身都是灰色的,牙齿是白色的。”

师:“那你能按照从头到尾的顺序把它连起来说一说吗?”

生:“大象很高大。大象全身都是灰色的,只有牙齿是白色的。耳朵特别大,像两把大扇子。长长的鼻子像水管一样。大象的腿又粗又大,像四根柱子。”

我又接着引导学生回忆作者写翠鸟的时候抓住了冲、飞、衔、站、吞这些动词,让学生也用几个动词简单说说大象吃香蕉是怎么样的,学生用了“伸”、“吸”、“卷”、“吃”等动词把话说完整了:“大象先把鼻子伸出来了,然后用鼻子吸住了香蕉,鼻子一卷,香蕉就送到了嘴里,最后津津有味地吃了起来。”

3.方法总结

我告诉大家:我们在描写动物的时候,不仅可以观察动物的样子,还可以观察动物的活动。描写动物外形的时候,我们可以按照一定顺序比如从整体到局部,从头到尾来观察不同部位,还可以关注这些部位的颜色、形状和气味等;描写动物活动的时候,我们要抓住动物的动作特征来写。

(二)写作与点评

引导学生观察了大象的外形和吃香蕉的动作,整理了写作思路,总结了写作方法之后,给出充足的时间,让学生在一旁的草地上写一段描写大象的外形和吃香蕉的场景。

在规定的时间里,大多数学生都完成了写作。我给出了四个评价标准:1.从整体到局部,从头到尾,有序观察,得✭;2.写出了大象的部位,并写出不同部位的颜色和形状,得✭;3.抓住大象吃香蕉的动作,得✭;4.用上了有新鲜感的词语,得✭。随后学生就这样坐在草坪上互相传阅,相互交流起来,达到了分享交流、互相学习的目的。

我请获得星星最多的学生在全班分享,并随机指导。

生:“大象非常高大,连老虎都怕它。大象宽大的耳朵平时是耷拉着的,好似两把巨大的蒲扇,我想这把扇子扇起来可凉快了。大象的身体像一堵墙,身上有细细的条纹。”

师:“请同学们说说,你们为什么给他这么多星星呢? ”

生:“我觉得他加上了自己的思考,很生动。”

生:“他观察得比我们仔细,语言也比我们好。”

师:“作者郭风写翠鸟捕鱼的场景经过了持续反复的观察,才有这样的佳作。那我们能不能也学他来反复观察呢,这样我们会发现得更多。”随后引导学生进行再次观察。最后让学生们用修改符号即时修改所写的段落。

在这节课中,我将学生的研学见闻作为即时练笔素材,先引导学生细致观察,再一步一步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帮助学生了解描写动物可以从哪些方面入手;引导学生理清写作思路,从而使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条理清晰。在此过程中,我运用了以下教学策略:

一、抓住契机,积累写作素材

在学生的生活中,有许多值得记录的事情,但学生往往容易忽略。教师要抓住契机,引导学生抓住转瞬即逝的东西,及时记录,及时写作,从而把以往被动的习作变为自主的行为。

学生在研学、运动会、各种节日和活动中都是学生情感充沛、思维活跃的,甚至校园里的一棵树、一株花都能成为学生的素材,本次即时作文训练就是抓住这些生活素材,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事物、表达出自己内心的真情实感,实现认知的不断内化,进而达到提升。通过这次的即时写作,学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写作来源于生活,生活为写作添加色彩”的真理。

二、随行对话,活跃学生思维

生活中有许多素材,每时每刻都会有新的发现但是学生往往容易忽视。教师可以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用丰富的表情、恰到好处的肢体动作将学生们引领到情境当中去可以在和学生接触时,围绕某个主题进行对话,打开学生的思维,打通认知与生活的联系,从而为学生的书面写作提供广泛的资源。渐渐地,我发现在引导下,学生记录生活的内容越来越广泛,很多孩子还进行了创造加工,使其运用得更为贴切。

三、链接课文,运用写作策略

本年龄段的孩子,他们观察的目的往往是不自觉的,还不会自己独立地提出观察的目的任务,他们的观察通常是无计划的,很容易受情绪和兴趣的影响,观察零碎且不能抓住重要特点观察的持续时间也不长因而导致了他们习作内容略显单薄缺乏条理。

于是,我在这次以观察为导向的即时写作中与课文内容联系了起来,引导学生巩固三上第五单元中习得的观察方法。《搭船的鸟》一文是观察的典型文章对动物有非常细致的描写其观察方法可以带给学生正面的学习引导今天引导学生进行的对大象的观察,其写作方法也是建立在此基础的,目的就是课内课外联动,巩固观察方法和观察技巧,也为学生日后的写作素材打下基础。

四、即时评价,引导再次观察

即时作文应当关注即时评价和即时修改。在绝大部分学生都完成的情况下,教师给出评价标准,引导学生相互交流,使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充分享受成就感。在此次写作中,我发现部分学生的观察不到位,于是找准学生的发展点,引导学生后续的反复观察,以对学生的发展起到导向和推进作用。过程中,也让学生明白“观察”应该成为贯穿学习过程始终的好习惯对一个事物的写作,也不是通过一次观察就能完成的,还需要引导学生进行再次观察和修改。

参考文献:

[1]林秀华,基于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的实践分析[J].学周刊,2021(14).

[2]杨静.基于读写结合目标的群文阅读教学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21

(注:本文系将乐县基础教育科学研究2021年度立项的县级课题“习作教学中小学生观察能力培养的实践与研究  ”的研究成果,立项批准号:JYKT-2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