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塑造大学生健全人格的价值生成与实现路径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24
/ 3

思想政治教育塑造大学生健全人格的价值生成与实现路径

缪小晶

四川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四川成都·610041

摘要: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大学生能否塑造健全人格,自觉承担历史使命,是关乎国家和民族未来的重要问题。思想政治教育塑造大学生健全人格具有契合思想政治教育深层内涵、丰富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内容、贴近思想政治教育最终目标为内容的三层价值生成。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建设、注重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营造积极健康校园文化氛围的三重路径推动塑造大学生健全人格的进程。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健全人格:实现路径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指出,“要推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改革创新......促进大学生身心和人格健康发展......”。在新时代背景下,充分认识大学生健全人格含义、特征和意义,分析思想政治教育塑造大学生健全人格的价值生成和探究思想政治教育塑造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实现路径意义重大。

一、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含义、特征和意义

充分认识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含义、掌握大学生健全人格的特征和了解大学生健全人格的意义,是思想政治教育塑造大学生健全人格的认识基础。

(一)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含义

健全人格既是心理健康的基础,又是心理健康的良好表现。它表现为人在社会生活中展现的较为理想的个人状态。健全人格是个人人格和社会人格的有机统一,既体现为个体在社会生活中的价值取向,又体现为社会对于个体的价值认可。大学生健全人格应当是指大学生的“人格的生理、心理、社会、道德和审美各要素完美统一、平衡、协调。”大学生健全人格具体体现为:其一,具备积极向上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即能够以正确的态度面对生活,处理事情,在同社会发展紧密结合的过程中寻求自身价值的充分实现;其二,具有较好的道德情操,即注重自身的道德修养,选择确立道德榜样,积极开展道德实践;其三,具有良好的自我调节能力,即能够正确地对自己作出综合评价,又能够正确地调整自己的情绪;其四,具有较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即充分尊重他人,沟通交流顺畅,积极融入集体。

(二)大学生健全人格的特征

健全人格的现实表现是个体身上所集中呈现的各种良好人格特征。健全人格在大学生的人格中不仅存在生理、心理、社会、道德和审美等诸多要素,而且各个要素要处于相互协调、相互作用的和谐状态,由此体现了大学生健全人格所具有整体性、社会性、发展性三大特征。整体性,即大学生人格所具有生理、心理、社会、道德和审美各要素不是孤立存在的,大学生健全人格追求人格的生理、心理、社会、道德和审美各要素的和谐协调;社会性,即“社会作为人格存在和发展的形式,反映并决定着人格的本质”,大学生健全人格需要同社会发展的前进方向相契合,同社会发展的具体要求相统一;发展性,即大学生健全人格是一个不断发展的概念,其内容和要求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地丰富和提高。

(三)大学生健全人格的意义

大学生健全人格是具有鲜明个性和社会适应性的理想化人格,是加强大学生人格塑造的发展方向。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要求契合了马克思所倡导的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塑造过程反映了个人成长与社会发展的相互作用。具有健全人格的大学生最为突出的表现是“能够有意识地控制自己的生活,掌握自己的命运,正视自己,正视过去,面对现实,着眼未来,渴望迎接生活的挑战,在实践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并实现自身的价值。”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塑造有助于引导大学生确立积极向上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塑造有助于大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做出准确的自我评价。

二、思想政治教育塑造大学生健全人格的价值生成

思想政治教育塑造大学生健全人格表现出契合思想政治教育深层内涵、丰富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内容、贴近思想政治教育最终目标为内容的三层价值生成。

(一)契合思想政治教育深层内涵

人的思想品德在不同的时代条件和不同的文化背景具有不尽相同的界定标准和具体要求,然而思想政治教育所内含的将学生培养为具有社会属性的人的基本要求,却是跨越时间、空间、文化等条件限制的重要主题。大学生健全人格的重要表现与思想政治教育所内含的将学生培养为具有社会属性的人的基本要求是高度统一、极为重合的,即大学生积极融入集体,通过参加以志愿服务为代表的社会实践活动等具体方式,为集体的发展贡献力量,同时大学生也从集体之中受到锻炼,获得成长。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题中之义,塑造大学生健全人格的要求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灵魂所在和核心所系,渗透在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方面面。

(二)丰富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内容

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和任务寓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内容之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内容反映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和任务。作为实际开展的教育内容,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内容则直接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果。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内容的确立涉及两方面: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理论基础,将马克思“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总和”等相关理论作为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实践的理论基石;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以当代大学生的人格发展现实状况和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确立的教育目标作为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实践的现实依据。正是将理论基石同现实依据相结合,真正地理论联系实际,既为塑造大学生健全人格创造了良好条件,又为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内容累积了重要素材。

(三)贴近思想政治教育最终目标

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既含有促进社会的发展进步的题中之义,又旨在推动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人全面自由的发展不仅关乎社会发展状况,而且也关乎人的发展状况。质言之,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目标是人全面自由发展。健全的人格则是人全面自由发展的重中之重,在人格健全方面有缺失的人缺少实现自身自由全面发展的关键条件。只有健全人格的人,才能够更好地领会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内容,感受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实效,贴近思想政治教育最终目标。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指向是为党和国家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要求当代大学生自觉锤炼专业能力,开阔世界视野,坚定理想信念,注重道德修养,逐步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中流砥柱。这一目标的实现有赖于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塑造,也以大学生健全成熟的人格作为重要表现。

三、思想政治教育塑造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实现路径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建设、注重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营造积极健康校园文化氛围作为实现路径,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塑造进程。

(一)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建设

当前高等教育所具有的规模庞大的学生群体和繁重的教学任务,使得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仍旧是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和主渠道。目前大学生群体中的绝大部分是“00”后大学生,他们具有追求思想独立,渴望自由的特点。这一特点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提出了要更加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教学要求。为获得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良好的实际效果,既需要教师将积极采用生动活泼的具体事例和学生关注的热点新闻作为教学素材,充分运用教学语言、教学姿态营造轻松活跃的课堂氛围,在理论教学过程中引导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塑造;又需要高校积极打造课后课堂,在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外,有意识地设置一定的情境和精心选择具有教育意义的案例,“在相互活动中进行主题体验、角色体验、情景体验等为内容的体验式教学”,在潜移默化之中促进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塑造。

(二)注重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思想政治教育既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活动,又涵括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作为塑造大学生健全人格的重要抓手和关键环节,以全面提升大学生人格品质和修养,培养和塑造大学生的健全和谐人格为中心的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贯穿大学生健全人格塑造的全过程。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承担者是高校辅导员,他们在大学生的生活中扮演着“引路人”“知心人”等多重角色。一方面,作为“引路人”,他们通过主题班会、形势与政策课等形式积极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等主题的教育活动,引导大学生树立积极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逐步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确立发展目标;另一方面,作为“知心人”,他们自大学生入学开始持续地参与大学生大学生活,通过走访学生寝室、交流谈心等具体方式来贴近学生的学习生活,借助于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为学生细心地解答疑惑,推动学生的健康成长。

(三)营造积极健康校园文化氛围

健康校园文化氛围的营造对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塑造具有潜移默化的浸润作用,能够帮助大学生在校园环境中感受文化熏陶,逐步展开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塑造过程。首先,围绕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主题设置校园文化景观,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隐性教育。在校园中积极传播主流文化价值观,顺应时代潮流的方式凸现经典文化及其文化价值,进而增强先进文化形态的强大吸引力。其次,在全校范围内树立人格榜样,开展榜样教育。既要选择在一定领域具有卓越贡献并且能够代表先进思想文化道德的公众人物,又要选择学生群体内争取先进、积极向上的青年榜样,通过在校园内设置雕像、展板,开展交流会等方式引导大学生向榜样看齐。再次,精心打造主题鲜明的社会实践活动,开展形式多样的实践教育。在构思具有教育意义的社会实践活动的基础上,号召大学生围绕主题自行设计主题,策划方案,自觉地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导开展和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在活动中锤炼品格,增长本领,收获成长。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 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EB/OL]http://www.gov.cn/zhengce/2017-02/27/content_5182502.htm,2017-02-27.

[2] 胡瑞,李忠云.大学生健全人格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高教研究,2004(10):81.

[3] 郝萃英,张建华.人格论纲——兼论当代大学生的人格塑造[J].齐鲁学刊,1999(02):99.

[4] 黄希庭.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219.

[5] 芦坤,陈苗苗.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塑造[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1(02).

鞠宏一.探索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生健全人格塑造中的作用[J].高教探索,2016(S1):173.

[6]范彦,金鑫.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塑造[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6(04):99-101.

[7]吴晓霞.当代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途径探析[J].兰州交通大学学报,2012,31(05):149-151+168.

[8]徐辉,黎万和.建设大学校园文化塑造大学生健全人格[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6(03):213-215.

[9]杨华.高校德育工作应着眼于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S1):315-316.

[10]张向前.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健全人格培育[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6(16):2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