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教师信任的合理运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24
/ 2

论教师信任的合理运用

   ,沈煜

福建省漳州市洋坪小学  363000

摘要:教师的信任对学生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的的信任可以成为学生前进的目标与动力。教师合理运用好“信任”这一法宝,尊重学生,给予他们足够的耐心,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肯定,努力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发现挖掘他们的潜力,相信学生,那么他们就能获得自信,找到努力的方向,充实自己,成为优秀的人。

关键词:信任、情感纽带、最近发展区、鼓励

一、教师对学生信任的认识

师生关系是教学实践活动中最主要的人际关系,而教师对学生的信任又是维系好这一关系的关键。在教育学当中,有些学者认为信任就是一种教师与学生之间的道德,并且这种道德它是以爱为基础的;[1]还有一些学者将信任看作是一种“期望”,认为信任是个体对另一个人的言辞承诺、口头或书面陈述的可靠性的一般期望。[2]教师信任学生是指教师在道德与爱的基础上,对学生人格的一种肯定,是对学生的已有能力和潜在能力的一种肯定,它是一种连接教师和学生的情感纽带,它表现为教师敢于将事情、任务放心地交给学生去做。

二、合理运用教师信任

教师的信任,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信心,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有利于构建师生之间的和谐关系。

如何运用“信任”?

(一)晓之以理:给予学生理解与尊重

关爱学生,学会理解学生,尊重他们。这样,才能消除师生之间在心理上的鸿沟,赢得学生的信任,教育才会产生效果。

(二)动之以情:给予学生了解和信任

“爱”学生,首先应该了解和信任学生。俄罗斯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如果教育家希望从一切方面去教育人,那就必须首先从一切方面去了解人。”这充分说明了理解人是教育人的基础和前提。

(三)持之以恒:给予学生期待与宽容

要使一个学生转变,并非一朝一夕之功,教师之“爱”应有足够的期待和宽容,这是一个生命对另一个生命的感应。

以本人任教学生为例,谈谈如何运用好“信任”这一法宝。

我校处于城乡结合处,其中约80%是外来务工随迁子女,相当一部分学生是非独生子女,家长有时分身乏术,疏于管教甚至一部分孩子处于“半放养”状态!经常能听到家长对我们说:“老师,我把孩子交给你了。……你尽管教育他,我们的话他也不听,管不了。……我们没上学,也不知道他作业完成怎么样?……”孩子所处的生活环境有许多不尽人意,家庭教育方面比较薄弱。

小斌是一个好动、顽皮的男孩。开学不久,他便在我们班“冒头”了:上课喜欢讲话,做小动作;下课运动量大,喜欢“欺负”同学;回家作业书写潦草,经常没有按量完成。在与家长的交流中了解到,在家老人比较宠爱,加上父母文化程度不高,导致家里人的话他也不听。一开始,我总是课下找他聊天,分析不认真学习百害而无益。每次小斌总是诚恳地向我表示改正,可总是坚持不了五分钟就故态萌发。

有一次,他没有经过同学同意便“借走”别人的橡皮,还不还。我只好又把他请到办公室进行沟通。我通过观察发现,小斌平常喜欢跟大家一起玩,喜欢大家听他的话,喜欢当“大哥”。但是又因为他的霸道,大家并不喜欢他。大家越疏远,他就越生气,就越喜欢仗着自己的身体优势“欺负”同学。这次我没有向他罗列他的行为带来的不好影响,而是先称赞他长得人高马大,一看真像个男子汉。小斌听了很高兴。接着我问他,什么是男子汉呢?男子汉要勇敢正直、宽容豁达、充满爱心、坚强执著、有责任感、有礼貌教养、有学识才华、有理想追求、幽默风趣、成熟稳重、真诚坦率、机智果断、乐观开朗、体魄强健、整齐潇洒。[3]我就问他,你是一名真正的男子汉吗?你想当一名真正的男子汉吗?让大家都信服你,喜欢和你在一起。小斌迟疑了一会,就点了点头。那要怎么才能当真正的男子汉呢?我告诉他,强健的体魄你已经有了,这就打下了很好的基础。那么这么棒的体魄,是用来欺负弱小的吗?是说话不算数的吗?是在上课捣乱的吗?让他好好想想,要怎么做才是对的?最后,我说:“老师相信你,相信你通过努力,一定可以成为一名真正的男子汉!男子汉说话可要算话!老师可要等着看你的表现啦!你不会辜负老师的信任吧!”这时我发现小斌脸上的神情不一样了。第二天我就发现上课的时候,小斌会不时地看看我,我也适时投给他鼓励的眼神。一节课下来,他坚持下来了,虽然中间有懈怠,可是只要我们眼神一交会,他便会坐直身体,不再乱动。下课,我赶紧把他叫到身边,告诉他:“老师很开心,这节课看到你能够说到做到,很棒!还要再努力,坚持改掉坏习惯,一步一步来,老师相信你可以的,下节课还可以这么棒!男子汉,这点难不倒你吧!”看着他努力挺着小身板,认真点头的神情,我摸摸他的头,笑了。接下来,我总是告诉她,老师相信他可以上课不讲话;相信他能完成作业;相信他借完东西会还给别人;相信他能不欺负同学……给他设立一个“最近发展区”,让他经过努力可以达到的小目标。虽然小斌还是会犯错,情况一直慢慢地往好的方向发展。

老师的信任是师生交往的法宝。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言,对人的信任,形象点说,是爱抚、温存的翅膀赖以飞翔的空气。

[4]教师的信任可以成为学生前进的目标与动力。在教学中,信任学生的学习能力,给学生自学的机会,发现问题,引导学生讨论、实践,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在班级管理中,给学生落实责任,让学生来参与班集体管理,给学生创造为班级建设服务和施展才能的机会等等,不要害怕学生不行。这既能培养学生的能力,增强学生的责任感,也解放了老师自己,何乐而不为之呢?当然我们对学生的信任不是盲目的。应该深入学生,了解学生思想状况,学习和家庭状况,善于发现他们的才能,掌握每个人个性、脾气。[5]要能用几句话把自己学生的优、缺点描绘出来。只有摸准学生的思想“脉搏”,从而对症下药,才能提高“疗效”。

我认为只要我们尊重学生,给学生信任,让学生感受到对他们的肯定,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尽量挖掘学生潜能,相信学生可以做得到,他们一定能找到自信,找到努力的方向,努力充实自己,成为优秀的人。

参考文献:

    [1]范明明,教学信任的涵义、功能及其实现[J].华中师范人学姸究生学报,2013(3): 118-120

    [2]罗华,双向信任一构建新型师生关系的基石[J].教书育人,2003(10):37-39

    [3]谌卫军.教学与教案设计[J].计算机教育,2013(17).

   [4]范颖诗,翻出爸爸的“五指山[J].动漫界:幼教365,2017(37):42-42.

   [5]了解学生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基础[J].雁北师院学报,1997(3):5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