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如何提高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效率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25
/ 2

“双减”背景下如何提高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效率

珊珊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第六中学

摘要:初中学生需要学习的科目很多,道德与法治科目对于建设全面发展人才极其重要,它根本任务为立德树人。道德与法治是一门综合性课程,实践性是其重要特征。怎样高效实施实践性教学是道德与法治教师必须思考与面对的重要课题。认知的主要渠道即实践活动,同时是认知目的。但是受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道德与法治课的实践性被削弱,教育效果也受到一定影响。

关键词:双减;初中教学;道德与法治;高效课堂

2021年教育部提出了“双减政策”,即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这就对教师的课堂效率提出了更高要求。很多老师开始转变教学战略,侧重培养学生的学习技能、合作技能和创新技能。初中道德与法治以讲解生活、法律和政策为主,在开展教学时,教师应以课程教学特点为前提,积极思考新的教学方法,提升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教学效率。

一、实施道德与法治教育的重要性

1.立足课堂教学,满足核心素养发展的要求

教师在对初中道德与法治展开教学的过程当中,教师不仅仅应该将众多的理论知识传授给学生。同时,教师也需要对学生自身素养加以训练,使得法律意识逐渐形成,从而于学生可以良好的控制自己的言行。此课程要求学生要具备良好的法律意识以及道德观念,促使自身的行为充分得到约束,以便于学生能够得到更为全面的发展。教师通过进行道德与法治教学,则可以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社会价值观,从而培育他们高尚的道德品质。

2.突出学科育人特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教师通过进行思想道德和法治课程教育,可以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在具体的教育过程当中,教师还能够利用多媒体教学装置,把许多和教材内容有关的视频为学生们进行转播,诸如《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以便于学生能够对社会当中的好人好事进行更好的了解,进一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传统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模式的不足之处

1.理论为主,课堂内容缺乏趣味性

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知识繁多细碎,且枯燥无味,理论性极强,趣味性极低。大多学生存在理解困难,只能死记硬背、知识掌握程度不深的问题。传统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照本宣科,没有进行实际生活的联系和课外知识延伸。单调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使得学生缺乏兴趣,难以深入掌握学科知识的本质,更无法将其吸收内化为自身能力,进而导致学生普遍对道德与法治学科产生错误认知。由此可见,单纯靠书本内容已经无法满足新时期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教学需求。

2.照本宣科,教学策略缺乏创新性

全新多元的教学策略更可以促进班级学习气氛,调动学生学习动机,传统道德与法治教学不能满足学生知识需要。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不能正确认识到学生课堂主人地位,一味进行“灌输式”教育,使得学生一直处在机械化的教学阶段,无法发散思考,不能广泛参加到课堂学习当中。

三、提高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效率的策略

1.以信息技术为载体,丰富课堂教学

道德与法治教材中包含大量的文字内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产生枯燥感。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引入生活化的相关视频音频进行辅助教学。借助视频吸引学生注意力,给学生营造色彩多样、轻松活泼的学习氛围,降低学生的抵触心理,使学生全身心投入道德与法治的学习。因此,在“双减”背景下,教师可运用信息技术为课堂增添色彩,通过信息技术中的画图、视频和音乐播放功能,给学生展示丰富的动态素材。还可要求学生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重现画面,使学生切实了解相关知识的含义,提高学习效率。例如,“学会拒绝不良诱惑”要求学生勇于战胜不良诱惑,追求健康、充实的学习生活。解释基础知识前,教师可先上网收集与不良诱惑有关的视频素材,比如,学生沉迷游戏、误吸毒品等视频,在课堂上利用信息技术展示。视频播放完毕,教师给学生分配父母、长辈、旁观者和主人公等角色,让学生按照视频播放的内容进行角色扮演。学生可从中直观了解父母和长辈对自己的期待以及个人行为对旁人造成的不利影响,加深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理解程度。教师还可告诉学生在生活中的哪些方面容易遇到不良诱惑,不良诱惑的类型有哪些,为学生详细讲解为什么要拒绝不良诱惑,提高学生自我保护的意识。

2.以课堂为载体,发挥育人实效。

道德与法治课坚持价值引导和学生主体建构相统一,建立校内与校外相结合的育人机制。道德与法治课不是“坐而论道”的抽象课,也不是“死记硬背”的洗脑课,而应该是将育人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之中,注重启发式教育,做到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发挥道德与法治课的育人实效。在道德和法治课程教育实践过程中,很多地方可以融合我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比如民间习俗、经典故事等,并利用它们来加深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理解,从而提高对中华文明的自豪感和认同感。例如,学习“感受生命的意义”时,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将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与道德与法治的教学内容相结合,通过多媒体课件播放一些城市的环卫工人、默默守护边疆的战士等相关视频材料,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展示生命的意义,让学生在理解生命意义的基础上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在感悟生活中认识社会,学会做事、学会做人,把道德与法治教育的方向引领和学生发效有机统一起来,达到育人的目的。

3.以活动为载体,加强学生互动交流

通过小组教学能达到教学共享,促进学生间的交流,从而培育他们的自主学习理念,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形成积极活跃的教学氛围。例如,在“认识自己”学习时就可以根据学习内容开展“认识多面的我”的主题活动。教师先要求学生创作自画像,指导学生从性格特点、外貌特征和人际关系三个维度出发,总结自身的优缺点。再指导学生自由分组,要求学生分别写下对每个小组成员的第一印象和现场印象。最后,教师要求学生互换想法,并鼓励学生进行深度交流。这样的小组活动形式的教学通过开展自我评价与小组评价,既能够帮助学生更加清晰地认识自我,还能够增强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锻炼学生的沟通能力,培养学生健康的社交心理。

四、结语

综上所述,教师要反思现行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弊端,在反思中加以改进。同时,教师要改变墨守成规的教学策略,利用多种教学方式为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注入全新的活力,从而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引导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发散创新思维,提升综合能力,以更好地适应当前“双减”背景下的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

参考文献:

[1]王阿丽.“双减”背景下初中道德与法治高效课堂的构建[J].中学课程辅导,2022(23):15-17.

[2]徐元旦.“双减”背景下初中道德与法治高效课堂构建研究[J].试题与研究,2022(18):56-58.

[3]李杨.浅谈如何构建初中道德与法治高效课堂[J].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2022(05):43-46.

[4]王崇峰.立德树人背景下初中道德与法治高效课堂的构建[J].科学咨询(科技 管理),2021(01):194-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