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泥塑课程与小学数学课程融合的教学实践案例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27
/ 2

黄河泥塑课程与小学数学课程融合的教学实践案例研究

刘蓓

滨州经济技术开发区里则街道张集小学

摘要:数学课程目标包括结果目标和过程目标。相对于现行数学课程中已得到很好落实的结果目标,过程目标的课程呈现效果亟需探索。教科书呈现过程目标需依靠载有数学过程及过程经验的数学活动,或指向数学过程及过程经验的活动引导。小学数学教科书较多地呈现其所创新的“‘感官’经历”,同时重点关照“探索”。

关键词:黄河泥塑课程;小学;数学课程;融合

引言

论文从小学数学课程改革的原因入手,论述数学课程改革的原则,提出从教学设计到教学评价等几个方面去进行数学课程改革的方法,希望能对小学数学教师有所启发。

1黄河泥塑课程内容选取的影响因素

我园将幼儿的学习特点、发展规律、班级主题特色、育人目标等作为黄河泥塑课程内容选取的重要因素,并结合黄河文化与黄河精神选择适宜的泥塑课程内容,进行主题式环境创设,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发展。一是以幼儿兴趣为切入点。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对幼儿具有强烈的吸引力。班级教师可以从幼儿对黄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兴趣出发,延伸出主题活动“黄河非遗在我身边”。通过认识了解泥泥狗、虎头鞋、木版年画、黄河澄泥砚、开封盘鼓等欣赏艺术之美,以黄河泥塑为载体对黄河非遗进行再创作,激发幼儿了解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二是利用班级主题教育活动。我园开展主题式班本化课程,为幼儿创设适宜的班级环境。班级教师结合本班主题活动,对黄河泥塑课程内容的选取进行构思设计,通过走进黄河博物馆、黄河地质博物馆等实践活动,了解大禹治水、精卫填海、愚公移山等故事,并用泥塑作品表达个人的感受和理解。幼儿在直接感知和实际操作中体会黄河精神,培养大胆想象、传承创新、积极专注、合作探究的学习品质。三是充分展现育人目标。班级教师紧紧围绕园所“惠美教育”的育人目标,立足传统、放眼国际,培养具有民族情怀、国际视野、创新能力的全面发展的“惠美儿童”。如班级架构“智慧黄河”主题活动,通过黄河泥塑将无人机、机器人、黄河大桥等展现出来,利用活动向幼儿渗透黄河文化,启发幼儿用科技治理黄河的畅想,让优秀传统文化与科技结合浸润童心。

2黄河泥塑课程与小学数学整合的重要性

2.1黄河泥塑课程有助于学生了解抽象数学

黄河泥塑课程可以丰富教学资源,对于抽象化的数学知识做出合理的解释,便于学生们理解与学习,掌握抽象化的知识可以帮助学生打下坚实的数学基础,同时在小学阶段接触信息技术可以帮助他们对于科技有一个提前的了解,便于培养高素质学生。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进行整合主要目的在于将相关知识在数学的教学过程中进行引入,帮助教师使得学生深层理解教学内容,在新课标的背景之下,将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进行整合无疑就是一项教学模式的改革。其改革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快速理解知识内容,传统的灌输式教学已经不满足于时代发展的需求,学生应该主动的进行学习,教师在上课的过程中应该将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帮助学生独立思考提出问题以及解决问题。此种新的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同样主动接受相较于被动接受加快了课程的进度。在进行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的整合过程中,教师要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方式,对于自己上课后的缺点进行反思,发现整合的之后的规律。例如,学生在学习《射线》的时候,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放映一束光线照亮天空的视频,让同学们切身观察,便于学生的理解,同时区分线段、射线与直线。

2.2优化教学体系

将黄河泥塑课程与小学数学进行整合是教学体系优化的一个表现,但是教师在上课的过程中要注意了解学生们的兴趣爱好,通过了解学生们的学习水平与感兴趣的事物更好的掌握学生们的基本情况。与此同时解决现存的基本问题,对于课程针对性的革新。将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进行整合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提高其数学成绩,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教学的思想,更加注重对于学生进行信息化的培养。在新课标的背景之下对于小学数学的教学更有针对性,一改传统的灌输式理论教学,而是转向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的能力。此外,此种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主动性,让他们做课堂的主人,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勇敢发问。让学生不再是被动接受,而是主观的进行学习,有目标的进行上课,同时可以采用小组合作等形式,培养学生的能力。

2.3将数学信息化整合紧随时代潮流

传统的教育方式随着时代发展已然跟不上时代的潮流,传统的教育方式侧重于理论知识的讲解,并不注意应用于实际,导致学生的实践能力比较差。并且教师只是单方面的传授知识,并不注意学生是否对所学内容进行消化吸收,导致被过来的理论并没有实质性的用处,从而打消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将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进行结合,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提出问题,在教师的帮助下解决问题。通过这种方式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

3黄河泥塑课程与小学数学课程融合的教学策略

3.1以多元学习方式,提高教师对园本课程实施的理解力

理念是意识的先导,教师的教育观、课程观和儿童观对其教育行为有着直接影响。培训学习是教师更新课程理念的重要途径。我园教师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学习和多元交互式学习相结合的方式,提高自身对园本课程实施的理解力。而通过自主阅读课程建设与实施的相关书籍、课程小组定期研讨、班级教师落实改进后的课程等形式,我园教师对黄河泥塑课程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3.2架构课程体系,提高教师园本课程实施的执行力

从课程目标的建构到课程资源的开发,再到活动的组织实施,我园每位教师都是园本课程建构的设计者和执行者。以“黄河文化润童心,惠美教育伴成长”为例,我园挖掘黄河文化的时代价值,以黄河沿岸乡土生活为主题,开发设计“黄河生态湿地公园”主题课程。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教师制作主题板报、设计主题活动、组织游园游戏等。这一切都是紧紧围绕黄河泥塑课程进行的。

3.3完善激励措施,提高教师园本课程实施的内驱力

我园在建构园本课程的过程中,采用多元化的激励措施,提升教师园本课程实施的内驱力,注重教师专业成长。教师只有真正认同了课程的理念,才能将课程理念落实落细。在教研活动、课题活动、优质课评比等教科研活动中,我园对不同层次的教师实行分层激励,为教师量身打造专业成长方案,切实提升了教师课程实施的内驱力。

3.4借助专业平台,提高教师园本课程实施的研究力

教师需要针对保教工作中的现实需要与问题,进行探索和研究。因此,我园教师要转变角色意识,增强课程开发与实施的主动性,提高园本课程实施的研究力。为达成这一目标,我园将“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双管齐下共同提升教师的研究力。一方面,我园邀请课程专家到园所为教师做专题讲座,解答教师在课程实施中的困惑;另一方面,我园借助“国培”“省培”平台,对黄河泥塑课程进行辐射引领。

结语

总之,基于学生数学核心素养提升的小学数学课程建构,以提升素养为根本目标,更倾向于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更着力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让学生积极、自主地进行学习,更能满足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更能发展其审辩思维、创新精神、合作与沟通的能力,进而发展学生未来生活所需要的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陈汉东.新课标下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整合的策略思考[J],考试周刊,2020(49):53-54.

[2]蒋兵红.浅谈新课标下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整合的有效途径[J].考试周刊,2019(36):97.

[3]吴晓霖.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的整合探索[J].中小学电教,2018.本论文系山东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教育高质量发展”教育教学专项课题《“黄河泥塑”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研究》阶段性成果,课题编号:2022HHZX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