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市政综合管廊施工技术运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5-09
/ 2

探讨市政综合管廊施工技术运用

陈翠玲

中国五冶集团有限公司  成都市 610000

摘要: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市政工程建设规模日益扩大,人们对市政工程质量要求随之提高。市政综合管廊作为市政工程的生命线,综合管廊能否稳定运行,对城市基础设施有着重要影响。通过综合管廊,能够解决基础设施建设问题。作为施工人员而言,必须充分认识到综合管理施工的重要性,通过先进施工技术、施工工艺,确保市政综合管廊的稳定、安全运行。

关键词:市政工程;综合管廊;施工技术

引言

市政综合管廊,可将周边区域所有的供应管线进行汇总综合安置,其具有承载能力强、节约城市土地资源及地下空间资源、延长市政管线寿命、提高城市防灾能力的突出优点,近年来在我国的城市市政建设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故此需要结合当前施工技术的运用,对于施工段的重点技术控制部位,进行更为深入的探讨。

一、综合管廊的背景

在城市建设工程中,综合管廊是一种大型隧道,可实现供电、排水、供热的有效集合,也具备了隧道口、电子检测设置,可实现各类管线统一管理、实时监控。在传统管道建设中,一般在道路下方设置管道。在管道运行阶段,如果发生损坏状况,需进行及时修理,并挖开道路。使得许多资源浪费,影响到周边交通。利用综合管廊建设,在一个隧道中设置各类管线,可防止开挖道路的基础上,有效节约地上空间,建设应用价值极高。
我国综合管廊建设现状分析
2.1地下管线的综合规划不足
    目前我国城市关于地下管线的综合规划不足,使得各管线各自进行独立规划,缺少详细的综合管线规划,直接导致管廊空间浪费;或者考虑建设综合管廊,也为管廊建设与养护管理遗留了较多隐患。
2.2我国针对于综合管廊的法律法规不完善
    在西方国家,如德国、英国等都有针对于管廊完善的法律法规。对道路的开挖实行很严格的限制,如果因为市政管线的建设需要开挖道路,则必须经过严格审批流;通过层层的审批,汇总多方的意见,通盘考虑管廊的建设和使用方面的问题。日本也出台《共同管沟实施法》,对于综合管廊建设与施工中涉及的资金、技术、管理等做了具体规定。而我国这方面的法律法规却相对滞后,除一些关于地下管线的指导意见外,尚无针对综合管廊的建设管理办法。
2.3我国综合管廊在建设和管理方面存在困难
    因为我国以往的地下管线建设中,各家管线互不牵扯、互不交叉,在施工与管理中不存在矛盾冲突;对于综合管廊而言,建设以及后期运行管理都存在多方面的问题及隐患,需要进行综合协调管理;而对于综合管廊的多种管线就牵扯多个利益集体,一旦涉及利益纠葛和责任问题,缺乏统一的协调管理,很容易造成各家踢皮球,实际问题不能得到解决。
三、探讨市政综合管廊施工技术运用
3.1钢筋技术运用
    管廊维护、主体结构施工前应当根据设计图纸尺寸要求以及施工图纸设计用量,并结合施工实施进度,在钢筋加工厂将拟施工段落所需钢筋进行预制,并将制作完成的半成品进行分类整齐堆放,随时便于现场调用。为保证成品质量,应当运用编制明确的技术控制项目,对进场钢筋予以严格把关。施工底板钢筋时,应在底板钢筋下方设置好垫块,从而保证预留足够厚度的保护层;采用双层钢筋时,则应当采用钢筋支架,并将上下层钢筋焊接牢固,支架落脚应植入基坑,从而避免混凝土浇筑时,由于混凝土的冲击导致上下层钢筋出现移位等情况;若是钢筋网采用绑扎成型,则应当要求将上下两层钢筋四周接头区域钢筋进行逐点绑扎,而中间部位则按梅花形进行绑扎,绑扎钢筋人员应当在绑扎完毕之后,确保钢筋整体绑扎牢固。具体施工过程时,还需要为侧墙钢筋预留足够长度的搭接钢筋,对侧墙钢筋进行施工时,应当先行调好钢筋的垂直度,从而确保后续施工的钢筋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而顶板钢筋则可参照底板钢筋施工技术要求执行,并在钢筋安装阶段做好相应预埋件安装。
3.2综合管廊盾构法施工关键技术
    针对综合管廊节点井尺寸、间距、结构形式等特点。为了克服管廊节点井尺寸小于盾构机整机长度而无法整体始发的困难,研究盾构机及后续台车的拆分方案及始发施工顺序,形成适用于综合管廊的盾构分体始发技术。针对盾构传统过站方式,需解决重复建立后靠、二次始发重新调整姿态等工序烦琐、效率低的问题,研发出高效过节点井施工技术,利用全环管片提供反力,通过弧形钢导台调整盾构机二次始发姿态,快速、高效地通过节点井。为了克服个别节点井施工进度落后于盾构推进而严重影响总工期的问题,研究并采用先盾后井技术,盾构先行穿越节点井基坑围护后,开挖基坑完成井体结构,大大缩短了建造周期,最终实现了旧城区综合管廊的快速、高效施工。
3.3顶管法施工应用
    顶管施工划分为三大施工阶段,各阶段划分、控制重点和部署如下:第一施工阶段:管材预备阶段。管材预制满足龄期要求,在顶管施工前一个月开始预制管材,按施工进度计划安排制作。同时规划好储管区域、运输车辆、以及吊装的人员配备。确保管材供应及时、连续、龄期满足要求。第二施工阶段:顶管工具头制安。在基坑底板及衬墙施工完成后开始后靠背浇注、顶铁制安、导轨制安、线路敷设及工具头调试。第三施工阶段:管道顶进施工。主要有管材的吊装、进出浆的调运、管道监测与纠偏。工程施工应有完整体系统一指挥安排施工,各专业部门配合协调,各施工阶段和分项工程视实际情况安排穿插施工。通过应用该施工方式,能够对管廊施工整体施工流程进行简化,减少各种施工设备投放量,能够降低各种因素影响,获取理想的施工效果,让整个施工过程更加便利、快捷。3.4基坑支护技术


    为确保管沟基坑在开挖过程以及后续管沟施工阶段的安全稳定,应当在管沟基坑开挖之前编制一套完善的支护方案,以便于在施工技术运用上形成积极有效地控制。如:可采用放坡开挖支护方案、型钢排插封闭支护方案、灌注桩+内支撑等单一形式或组合模式进行基坑支护。具体支护技术方案的选定,应当充分结合施工现场基坑自身地质环境以及基坑周边环境的不同,通过多方案对比效果进行选择,以保障施工技术可行及支护体系可靠,可采用放坡开挖单一形式进行管沟的支护,除了施工技术相对简单之外,还可在施工成本上形成较大的节约;然而对于施工现场受到周边环境约束明显,如管廊基坑开挖区域周边有大型建筑物或行车通道等;或施工区域基坑自身地质情况相对较差,如周边地下水源丰富及基坑土质松软等不良情况时,则需要采用多项施工技术进行方案组合,从而保证管廊基坑的长期稳定,故此下面就针对各项具体技术运用内容进行探讨分析。
3.5、市政综合管廊施工技术展望
在城市市政工程建设中,综合管廊作为一种新型基础设施模式,需抢抓机遇,朝着建设高效和功能齐全方向发展。与智能化技术相结合,通过GIS、BIM技术的运用,为管廊建设前期提供更为可行性分析。利用传感设备、数据分析技术,为后续管理提供方便。同时,要坚持系统性原则,注重以人为本,实现地上和地下的空间协调,科学划分功能。
结语
市政综合管廊的施工技术创新及运用,依托市政综合管沟施工技术人员的精心施工以及勇于创新,为此在后续的施工过程当中应当充分运用相关施工技术对市政综合管廊进行管理以及把控,以求在保证施工品质的前提下,不断完善各项施工技术的运用以及创新。
参考文献
[1]郭莹征,胡露,黄冲.浅析市政地下综合管廊结构工程防水的施工技术[J].居业,2021(5):88-89.
[2]康长波.超大直径地下综合管廊顶管施工技术及控制要点研究[J].中国标准化,2019(06):62-63+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