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经济背景下高校大学生金融风险认知水平及提升策略研究——基于长沙8所高校的调研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5-12
/ 3

数字经济背景下高校大学生金融风险认知水平及提升策略研究——基于长沙8所高校的调研

赵萍萍, ,李旦, ,罗晶晶,孙喻琦,曾鑫宇

(湖南工商大学  湖南长沙  410205)

摘要:本文旨在探究高校大学生在数字经济背景下的金融风险认知水平,并提出其提升策略。通过问卷调查和数据分析,研究发现大学生的金融风险认知水平较低,自我防范意识较为薄弱。在此基础上,对高校大学生金融风险认知水平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主要从大学生自身特征家庭背景、受教育程度、网络媒体等因素的影响,并从自身提升、树立正确意识、外部干预角度来提升大学生金融素养水平。

关键词:数字经济高校大学生金融风险认知

一、引言

数字经济时代,金融创新不断增加,使得金融服务更加便捷和安全,金融产品普及度也进一步上升,而这也意味着由数字经济带来的金融风险也在不断的增加。大学生不仅是未来潜在的金融从业者,也是未来金融的消费者,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也增加了大学生对金融知识的需求,因此当代高校大学生拥有较高的金融风险认知水平显得尤为重要,与此同时,如何提升高校大学生的金融风险认知水平,也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一项重要问题。在数字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通过对高校大学生金融风险认知水平的测度,可以更好地了解大学生对金融风险的认识情况,一方面可以提高大学生金融素养以及金融安全意识,防范金融风险的发生,促进其金融知识的提升,另一方面也可以为政府和社会提供重要的决策参考,从而促进数字经济健康发展。

二、大学生金融素养现状调查与分析

本文通过调查问卷收集长沙8所一本高校大学生金融认知能力的第一手数据,从大学生对金融知识的把握程度以及金融行为的规范程度和对金融风险防范意识及掌控度等多维度探究大学生金融风险认知水平的影响因素并作进一步分析。

(一)受调查大学生样本基本特征

本文样本抽取采用随机抽样方法,问卷发放采用线上方式,在排除异常数据后,得到可分析样本数据总计223份,其中受访者女生占比49.78%,男生占比50.22%;金融及其高度相关专业学生占比45.74%,非金融及其高度相关专业学生占比54.26%;大一学生占比25.56%,大二学生占比21.52%,大三学生占比33.63%,大四学生占比13.45%,大五学生(医学、建筑学、工程)占比5.84%。样本数据来源涵盖各专业各年级大学生,性别、学历、专业等方面构成合理,较好地体现了本次调查抽样的随机性,因此具有一定代表性。

除基础信息外,问卷内容主要侧重对于大学生对金融知识的把握程度、金融行为的规范程度对金融风险防范意识及掌控度三个维度展开调查从而方位评估大学生的金融风险认知水平

(二)大学生金融知识水平测度


问卷总计23道测试题,以c1~c23为序号,其中c10.c11.c12.c13为评估大学生金融知识把握程度的客观题,c14为受访者自我评估大学生金融知识把握程度的主观题。如图1所示,除c10外,c11c12c13的正确率均达到了40%以上,但仍未达及格水平线,其正确率相对来说基本与客观题难度水平匹配,故结论稳定性高。

1金融知识水平客观题正确率


结合图2可以看出在被调查的大学生中,对金融知识水平自我评估“非常好”的比例为7.17%“比较好”的占3.59%,两者累积百分比只达到 10.76%,其余绝大部分同学自我评估金融知识水平处于一般更差水平区间,其中一般的比例为36.77%,超过总量半数的大学生认为自己金融知识水平比较差或非常差。

2 金融知识水平自评

以上数据整体上表明在大数据背景下,金融行业对大学生的影响显著,互联网经济时代大学生接触金融知识方面信息的渠道多样化程度高,十分便捷,但大多数学生不会进行专门学习,因此认知水平并不足以支撑大学生有效识别各类金融风险、规避金融风险及合理承担金融风险,大学生金融风险认知水平有待提高

(三)大学生金融行为规范程度

1、大学生金融理财能力培养前景可观


从本次问卷调查结果发现,47.09%的大学生会选择采取银行存款方式处置闲置资金,大学生购买的金融产品以基金为主,其中选择货币基金的大学生占36.77%,债券及债券基金的占31.84%,股票及股票基金的占30.04%,这一比较可以体现出大学生对常见的金融产品类型风险大小有一定基本了解。然而,受访者中选择理财型保险作为自己的金融产品选择的大学生仅有18人,占问卷总数的8.07%(详见图3)。同时该数据结果可以说明大学生专业水平与受教育程度对其投资偏好具有重要影响,受调查大学生投资品种多样性好,大学生金融理财能力培养前景可观。

3大学生购买或使用的金融产品


4理财产品期限偏好

如图4所示,偏好随时可取的金融理财产品的大学生占到总体47.98%,选择一年以内金融理财产品的大学生也达到了47.09%比例。

通过上述对大学生参与金融理财现状的分析,认为大学生对金融产品类型风险大小有一定认识,由于大学生身份的特征,对于流动性的选择,大学生偏向流动性较强的理财产品,且大学生的金融理财能力培养前景可观,但对理财产品期限的把控以及对金融不同风险大小的产品类型比例的把控仍有待提高。

2、
大学生金融风险行为不规范

图5大学生选择金融产品时主要参考的方面

在行为规范方面,我们从大学生选择金融产品时的谨慎程度、以及大学生对金融风险的现实把控度进行调查测度和分析。关于大学生选择金融产品时参考方面的问题,大部分大学生自己利用相关金融专业知识分析行情或参考网络综合数据以及亲戚朋友的经验,少部分大学生跟随职业经理人推荐购买金融产品,但由于职业经理人的专业性以及根据不同客户进行推荐的多样性和差异性,职业经理人的推荐有较大的参考价值,事实上推荐大学生将职业经理人的推荐列入考虑中,这一结论需要依赖更有效渠道对大学生进行有力推广宣传,同时鼓励大学生积极学习相关金融知识,加强自身辨别信息可靠性的能力,不盲目跟从。


图6大学生在购买理财产品之前是否会仔细查看相关合同和协议


关于大学生在购买理财产品之前是否会仔细查看相关合同和协议,20.18%的大学生因为不关心或看不懂或内容冗杂而从来不看、46.19%的大学生简单浏览但看不懂、29.6%的大学生认真阅读并了解主要条款,有较大比例的大学生在选择金融产品时从来或基本不看主要条款,因此大学生在选择金融产品过程中的谨慎程度不足、行为规范有限;

图7大学生在购买金融产品或服务前是否会和同类型产品和服务进行比较

59.64%的大学生在选择金融产品时会进行同类型产品或服务的比较、36.32%的大学生没有进行同类型产品比较,只有大约一半的大学生进行了同类型的产品比较,说明了大学生对于金融风险的认知和把握依旧浅显、不重视金融风险导致在作决策时谨慎程度不足、行为规范有限;

3、大学生金融风险防控意识待提高


关于大学生通过哪些途径接触过金融风险知识的问题,61%的大学生曾通过互联网接触到金融风险知识,39%通过电视对相关知识进行了解,大部分学生曾通过互联网普及相关知识的文章或视频学习或了解金融风险。

图9大学生接触金融风险知识的途径

大学生资金需求的筹集途径包括问父母或亲友借、打工赚钱、信用贷款等,其中,问父母或亲友借和打工赚钱的占比较大,利用信用卡透支或银行贷款以及花呗白条等网络信用贷款的途径的占比相对较少,说明当大部分大学生有事先消费的需求时能够以较为理智的手段获取资金。


10大学生有事先消费的资金需求时的解决方法


另外,只有30.94%的大学生知道在使用蚂蚁花呗、京东白条等借款服务未缴足最低还款额时,需要额外支付的违约金是如何计算的;关于是否知道使用的金融产品一旦发生逾期违约情况,记录将会上传到征信系统的问题,只有63.23%的大学生能够基本了解逾期违约的后果,能了解征信系统的信用分数评估机制的大学生更是寥寥无几,因此,对于借款逾期违约的后果及违约金的计算,大学生的重视程度不足,理论知识不够。

图11大学生认为自己是否需要提高金融风险认知水平

通过上述三个方面的统计分析,表明大学生的金融风险认知水平仍有待提高,但只有64.13%的大学生对于是否需要提高金融风险认知水平持肯定态度,仍有31.39%的大学生认为自己不需要提高金融风险认知水平,比预期的比例要多,对于大学生关于金融风险的自我防范意识仍不够理想。

三、高校大学生金融风险认知能力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自身特征对大学生金融风险认知能力的影响

自身投资经验对大学生金融风险认知能力会产生一定影响。数据可得,有无投资经验是影响大学生风险认知水平的重要因素,经常进行投资活动的学生在风险认知和理财方面积累的经验较多,对提升大学生金融风险认知能力有一定促进作用。

性别和学历对大学生金融风险认知能力会产生一定影响。在调查中发现,那些学历没有达到本科、非经济学专业且工作经验少的学生往往金融认知水平较低,同时还发现男性的金融知识水平明显高于女性。性别会对大学生金融技能有一定影响,并且与大学生对金融的态度有所关联。相比较,男性对金融产品的接受程度较高,女性则偏向保守。

(二)家庭背景对大学生金融风险认知能力的影响

数据显示,在一定程度上,父母的投资理财经验会对大学生风险认知水平产生一定影响。有投资经验的父母可能会对自己的子女普及与金融相关的知识,提高子女的风险认知水平,父母受教育程度高的大学生无论是在对金融工具的接受程度,还是在风险意识方面均优于其他学生。

(三)受教育程度对大学生金融风险认知能力的影响

在问卷调查中,在金融类或其高度相关专业的学生中,知道金融产品一旦发生逾期违约,记录将会上传到征信系统的占66.7%,而在非金融类或其高度相关专业的学生中,知道的占62.4%。可见,专业不同,对金融知识的了解程度不同,金融类或其高度相关专业的学生对金融知识的掌握程度相较于非金融类或其高度相关专业的学生高。

(四)媒体网络对大学生金融风险认知的影响

随着我国的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与金融行业深度结合,金融科技与互联网金融发展迅速,深刻影响着新时代的大学生。数据显示,61%的大学生曾通过互联网接触到金融风险知识,大部分学生曾通过互联网普及相关知识的文章或视频学习或了解金融风险。当前互联网上传播信息的准确程度参差不齐,容易导致大学生在互联网进行金融活动的过程中产生错误的行为。

四、提升大学生金融素养水平对策建议

(一)规范投资行为

首先,大学生需摒弃超前消费、过度消费、从众消费等错误消费行为,树立合理的消费观念,培养绿色、环保、节约的消费习惯。目前大学生尚未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作为主要经济来源,日常消费支出主要来源为父母给予,因此大学生缺乏基本的消费预算约束。在大学生的消费支出金额中占比最大的为生活必需开支,其次为娱乐活动消费。不合理的非必要消费支出导致消费结构性失衡,促进过度消费、超前消费等不良行为的产生。

(二)树立正确意识

在进行金融产品交易过程中,大学生需提高自我认知能力,形成合理的自我定位、评估自我投资能力,明确投资目的。不够清晰的自我认知会导致大学生在投资过程中过度自信,从而导致盲目投资以及其他非理性投资策略,大大提高金融风险。提高自身金融投资能力,增强有关金融风险识别、预防、化解方法的具有针对性的知识储备。

(三)外部干预

从学校层面,学校可以完善勤工俭学平台,鼓励大学生通过劳动创造收入,增强大学生独立经济的积极性,在实践中形成消费预算观念,促进合理、健康的消费观念的培养。在大学生金融活动中,学校需要增强学生金融素养提高的重视程度,加大金融风险相关知识的教育力度。学校可以利用讲座、知识竞赛、通识课程等多样化的教育方式扩大金融风险知识的普及范围,通过塑造轻松的学习氛围增强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得专业化、略显枯燥的金融风险知识学习更生活化,更具有趣味性。

从家庭层面,家长要做好正确、合理的金融投资的榜样,发挥自身在家庭投资理财中的模范作用。在日常生活中,家长需要向大学生灌输健康、合理的消费观念、正确的金钱观,帮助孩子树立勤俭节约意识、形成符合学生自身实际经济情况的消费行为。

从社会层面,相关部门需要完善数字经济金融风险管理系统,加大金融诈骗等违法犯罪行为的监管程度以及惩罚力度。同时还需加快金融风险管理技术革新,制订完整、有效的金融风险预警机制,从根源上减少金融风险的产生,削弱金融风险带来的不利影响。广播电视台、新闻报刊等媒体相应国家号召,加大金融风险知识的普及力度。

参考文献

[1]王宇熹,范洁.消费者金融素养影响因素研究:基于上海地区问卷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J].金融理论与实践,2015,(03):70-75.

[2]胡国生,宋伊芸.大学生金融知识教育与金融认知行为研究[J].商业观察,2021(34):53-56.

[3]龚玉,徐妍焱,杨文熠.大学生互联网金融知识发展现状及提升对策研究[J].市场周刊,2021,34(05):138-140.

[4]张文娟.大学生金融行为调查与金融素养培养机制研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20,36(11):108-112.

[5]吴娟.“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大学生金融素养培养[J].时代金融,2020(30):115-118+121.

[6]代晨阳.大学生互联网金融行为影响因素调查[J].合作经济与科技,2020(14):78-80.

[7]肖经建.消费者金融行为、消费者金融教育和消费福利[J].经济研究,2011,(01):4-16.

[8]宋志刚.关于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高校大学生互联网金融安全防范意识教育策略的探讨[J].智库时代,2019(43):34+36.

基金项目:2021年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数字经济背景下高校大学生金融风险认知水平测度及提升策略研究——基于长沙8所高校的调研”(项目编号:S202110554009);指导老师:管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