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中童话教学的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5-18
/ 2

小学语文中童话教学的研究

张晓冬

敦化市第三小学校   吉林敦化(邮编:133700)

内容摘要:小学语文教材中所涵盖的童话类文章十分丰富,在讲述这一类题材的文章时,教师可借助有效的教学工具,唤醒学生的想象力,引发学生创造动机,使得学生的审美情趣得以逐步形成,在运行及落实具体教学方案时,教师应不断发挥童话教学的核心优势,同时针对教学中显现的诸多隐性问题,应及时制定改进方案,应用平时的语言向学生传递故事情节,对此学生将切身感受到人物的喜怒哀乐,感受人间的真情冷暖。另外,在开展学习活动时,教师应挖掘文本中的语文要素,让学生带着探究心理去学习、去创造,教师还要引导学生进行诵读,提升学生的认知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 童话教学 研究

正  文:

童话本身就带有一定的神秘及梦幻般的色彩,是丰盈人类内心世界的载体。小学语文教材中所涵盖的童话类文章十分丰富,在讲述这一类题材的文章时,教师可借助有效的教学工具,唤醒学生的想象力,引发学生创造动机,使得学生的审美情趣得以逐步形成,更让学生发掘及感知到童话的魅力所在。与此同时,聚焦童话教学的多样性特点,教师可创设生动的童话情境,并衔接多措并举的教学体系,使得静态的文本内容更具真实化及直观化,由此学生能够体会其中的蕴意及情感。

一、小学语文中开展童话教学的意义

从字面含义可以看出,童话具有童趣及夸张等特点,其故事情节更是婉转、曲折,这一特点极具符合了学生的心理特点。在深究童话教学特点时,教师应致力于为学生打造童话课堂,带领学生走向奇思妙想之旅,为学生插上想象翅膀,学生可尽情遨游在童话世界的海洋里,以此可焕活课堂气氛,提升教学实效。除此之外,童话世界就像一个梦幻般的国度在虚拟的世界中矗立着,为了凸显童话故事的真实性,教师通过为学生搭建戏剧舞台,使学生通过表演的形式,演绎出人物内心的情感,不仅可激发学生的表演天赋,更提高了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二、小学语文中童话教学的实施策略

(一)巧用戏剧表演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从正面角度进行分析,戏剧表演法是一种能够凸显“人本主义”理念的教学方式,其旨在以学生为导向,让学生在实践中通过表演、歌唱等形式进行演绎,通过群体的不断实践,已在教学中取得了良好的教学反响。同时,对于初级教育段的学生而言,学生的想象力超群,好奇心十分强烈,在童话教学环节中注入相关的戏剧表演元素,可摆脱传统教学观念,以及改善枯燥的课堂学习气氛,一举双得。基于此,教师在谋划教学方案,应立足教学的全面性,促使整个表演环节更具张力与凝聚力。例如:以《小蝌蚪找妈妈》一课为例子,教师可根据班级人数,将学生划分到不同的小组,要求学生扮演小蝌蚪、妈妈等人物角色,并鼓励学生在表演过程中,可穿插舞蹈与音乐等多重元素,使表演氛围更为戏剧化。届时,学生在表演时,将深刻掌握小蝌蚪找妈妈的整个寻找历程,不仅让学生从中收获到了知识与体验,更让学生熟知小蝌蚪变成青蛙的成长之旅,在欢乐的学习氛围中,学生将深刻感知戏剧表演的无穷乐趣[1]

(二)创编续写内容,激活学生的想象空间

从侧面角度进行分析,童话续写作为一种常规的教学方法,被众多教师所引用。续写童话故事不仅可为故事呈现美好的结局,更让学生的写作技能、创造思维得到了有效的发展。童话故事的结局具有开放性及自由性等特点,对此学生的创造思路可不拘一格,在特定的创造空间内,教师应鼓励学生树立勇于创编精神,以及善于挖掘自身内部的潜能,将自己的创作思路与童话故事融为一体,对此学生将内心中所设想五彩缤纷的童话世界形成笔触。例如:以《卖火柴的小女孩》一课为例子。文章通过描述小女孩在大年夜卖火柴,再到小女孩一次次的擦火柴,所幻想的种种美好生活,可以看出小女孩的悲惨生活,更折射出当时穷苦大众的悲惨遭遇。借此,教师可开展续写训练活动,让学生为小女孩的美好幻想画上美满的结局。通过锻炼学生对文本进行续写,可有效帮助学生养成勤于练笔的好习惯。

(三)引导学生进行诵读,提升学生的认知能力

学生在诵读童话的时候,教师要积极地引导学生,让他们了解其中人物的特点,从而更好地感悟文章的意义,提高学习的效率。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诵读的时候,不能将自己的理解强加给学生,而是要引导学生形成自己独特的理解。

例如在教学“小白兔和小灰兔”的时候,教师就要先让学生诵读这篇课文,然后再引导学生在诵读的过程中感受其中人物的心理。教师可以这样问学生:同学们,你们认为应该怎么去评价小白兔和小灰兔呢?虽然学生的观点大致相同,可是理解的角度却有很大的差别,在这种诵读和讨论过程中,学生对这篇文章的理解也会更加深刻,这样他们在再次诵读的时候也会更加有感情。对于学生的观点,教师要给学生足够的尊重,引导学生合理地进行想象,从而让学生更好地感悟课文中各个形象的特点,提升学生的认知能力。

(四)打造童话故事情境,渗透德育教育

从全方位角度进行分析,情境教学的影响力是显而易见的,是一种能够帮助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的高效教学模式。最具影响力的情境教学模式,应是在多媒体教具辅助下而形成的,多媒体教学情境不仅实现了“情景再现”,更为学生还原了童话故事中的梦幻空间,在视觉及听觉双重效应下,学生犹如置身于童话文本的意境中,借此学生对文本内容的感知力及理解力将尤为深刻

[2]。在童话文本素材中,其文章内容所采用的夸张、拟人等修辞手法,可通过呈现动画视频形式予以展示,此时学生可体会人物的多重感官,以及内心活动,进而学生将更容易理解文章的表达手法。例如:在教学《狐假虎威》课文时,教师可播放“狐假虎威”的动画片段,让学生能够深刻感受狐狸“大摇大摆”时的神态,以及“骨碌碌一转”的狡猾心理,由此学生将读懂“狐假虎威”背后的蕴意,深度理解“假”的实质含义,让学生懂得了不应仰仗他人的势力,作威作福,做任何事情都应实事求是,对塑造学生的核心价值观念提供了源泉。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运行及落实具体教学方案时,教师应不断发挥童话教学的核心优势,同时针对教学中显现的诸多隐性问题,应及时制定改进方案,应用平时的语言向学生传递故事情节,对此学生将切身感受到人物的喜怒哀乐,感受人间的真情冷暖。另外,在开展学习活动时,教师应挖掘文本中的语文要素,让学生带着探究心理去学习、去创造,教师还要引导学生进行诵读,提升学生的认知能力,对筑实学生的语文素养提供了支撑,更让核心素养理念在语文课堂上得以延续。

参考文献

[1] 张梦磊. "1+N"教学法在小学语文童话阅读教学中的运用[J]. 教师博览:下旬刊, 2022(3):2.

[2] 揭金花. 微课在小学语文童话教学中的应用——以统编教材语文三年级上册《总也倒不了的老屋》为例[J]. 广西教育, 2022(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