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双减背景下的初中数学分层作业优化策略的实践研究--以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第一章为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5-23
/ 3

基于双减背景下的初中数学分层作业优化策略的实践研究--以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第一章为例

李浩兰

贵州省贵阳市观山湖区第七中学 贵州贵阳 550009

摘要:作业是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它是一堂课的延续和补充,分层作业难度呈梯形分布,可以降低学习数学的难度,使各层次的学生都能完成与之能力相符的课外作业,满足个体差异,并且符合新课标提出的“不同学生在数学上要得到不同发展”的教学理念,契合因材施教的教学理论、满足最近发展区的教学依据。2021年7月2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本人在各位前辈研究的基础上,根据所在学校七年级学生的特点,通过将学生分层、设计合理的分层作业及不同的评价方式等策略,改善和实施分层作业的具体过程,形成完整且可行的分层作业优化方案。

关键字:双减政策分层作业;优化策略;

1.研究背景

数学是义务教育中的基础课程,在教育中一直受到极大的重视大部分教师在引入新课,情景教学,思考探究等数学教学环节都煞费苦心,下了很多功夫,但在作业方面的准备却微乎其微,布置作业内容单一,形成“一刀切”的局面,对于优秀的学生来说,没有挑战性,满足不了他们的“胃口”,作业量的不断增加,让学生,甚至于家长苦不堪言。这样的作业不能激发他们最大的潜能,而对于学困生来说,难度太大,没有思路没有头绪,一片茫然,提不起学习的兴趣,久而久之,使学生积极性下降,不重视自主完成作业,抄袭情况越来越严重。

1.1问题提出

世界著名的数学家莱布尼兹曾说:“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同样的,世界上没有相同的学生,任何两个学生都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差距,这些差距影响着学生的各个方面,它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率、学习速度、学习能力、学习兴趣等等,在实习过程中,我深有体会,在教学中,一个模子的教学,不适应所有的学生。

分层作业是分层教学的一项具体的实施策略,也是保护学生心理建康的需要,是提高教学效率的新途径。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教师的教学模式从“填鸭式”教学逐渐向情景教学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也从机械式学习向探究式学习改变;课堂也逐渐趋于多元化、多样化、与生活和学生的已有水平有了紧密的联系,而作业改革,也备受关注,但迫于师资紧缺、学生数量和层次较多,组织的难度过大,教师们都把大部分精力放在教学的改革上,对作业的改革上关注相对较少。

基于以上原因,在基础教育改革的情况下,我觉得有必要研究分层作业的价值,解决当下布置作业存在的问题,优化分层作业的具体实施策略,构建一种新型的作业模式,为基础教育改革提供一点帮助,充分发挥教育的各个职能,固选取“七年级数学分层作业优化策略与思考”。

1.2研究内容

调查初中生对分层作业的认识,分层作业的概念就现在的数学教学而言,只有极少部分学校稍有涉及,学生对分层作业了解甚微。通过对学生的观察,将学生分为不同层次,完成所对应的分层作业,从中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的策略以及分层作业实施策略的优化方案。

1.3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理论意义

(1)此课题是从作业的角度研究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强调尊重学生个性的发展,要求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方面都得到发展,而分层作业恰恰符合这一理论,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依据学生不同的学习特点、学习习惯、心理特征去合理的设计分层作业,从课外作业的角度去促进素质教育的发展。

其次,课外作业得不到好的改革与发展,依旧是来源单一、形式单板、难度统一,那么孩子的学习兴趣提不起来,达不到教师布置作业的目的,知识的内化与孩子各个方面的发展也将受到桎梏,尤其在部分学校,课外作业甚至成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程中的一个盲点,制约着我们国家素质教育的发展与前进。

(2)此课题切合“因材施教”的教育理论

“因材施教”是我国从古至今提倡的教育思想,著名的教育家孔子主张“因材施教,因人而异”,提出要“深其深,浅其浅,益其益,尊其尊”。面对全体学生,我们既要提出统一要求,希望学生在德、智、体方面全面发展,又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采取不同的教学措施,使学生的个性也得到发展。将统一要求和“因材施教”有机的结合起来。因此本课题对分层作业的研究,是将“因材施教”的理论运用起来,并且拓展到课堂之外,丰富这一理论。

(3)此课题符合“最近发展区”的教学依据

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提出“最近发展区理论”,指学生的发展水平分为两种水平:一是学生的现有水平,指独立活动时所能到达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二是学生可能的发展水平,即是通过教学所获得的潜在能力。两者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教学应着关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学生设计具有一定难度的内容,增强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潜力,完成最近发展区并且超越最近发展区,达到下一个阶段,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下一个发展区发展。而分层作业关注学生的现有水平,在此基础上,布置与之相对应的课外作业,即难度在其“最近发展区”,对每个学生来说既不会太难,而毫无思路;又不会过于简单,而毫无兴趣。

(4)此课题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是对《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中基本理念的丰富

初中数学课程以学生发展为本,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我们从学生的认知规律来看,遵从从简单到复杂、从浅显到深入,一种循序渐进的学习过程。学生通过归纳总结、观察思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学习方法学习数学,逐步形成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1.3.2实际意义

(1)分层作业的实施可以帮助教师教学的发展

分层作业较以往的作业而言,需要教师投入更多的精力,在分层作业的设计方面,布置形式,作业内容等等,在无形中更加的熟悉数学知识,也更加的了解学生,那么在数学教学中,就可以有针对性的备课,因材施教。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的同时,也提高了自己的教学技巧以及教学形式,总体而言,分层作业可以帮助教师教学的发展。

(2)分层作业的实施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分层作业的布置方式较以往“一刀切”的作业布置更合理,将作业的形式、内容进行分层,有针对性的布置作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完成作业的同时巩固所学的知识,提高学习的效率,而非传统的作业形式,对优秀的同学作业过于简单,对学困生作业难度有过大,以致学习的效率不高,事倍功半。

2、初中数学分层作业的优化策略

分层作业难以与传统作业相抗衡,而其主要原因是因为其操作难度大,教师实施起来有各方面的阻碍因素,例如如何设计分层作业、如何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分层、如何批改或是评价分层作业等等。 所以,要想有效的实施分层作业,我们要解决以上问题,就此提出以下优化策略。

2.1转化教师布置作业的理念

教师在数学教学中,需要转变传统的教育理念,作业是教师与学生自主学习的一个桥梁,要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存在的个性差异,对学生进行合理地分层,布置与其学习能力、学习特点、知识构建能力等相符合的适量的作业,促进不同层次学生的思维能力、知识水平的有效发展。同时在作业实施中注意,要突出分层的要求并且体现统一规划。不能机械地理解“分层”的蕴意,分层不等于抛弃“统一”。如果只是简单的把作业分为若干层次,让学生自由选择,部分学生会选择简单的与自己学习能力不相符的作业,这样会导致无序的分层,达不到我们分层的目的,便会有练习的“盲区”。不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所以教师在具体的分层实践过程中,既要明确分层的意义,又要灵活把握,掌握分层作业的实施过程。

2.2对学生进行正确分层

(1)以学习能力的标准分层

学习能力是指学生通过教师的指导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通俗的说就是“会学”。可以按照学生能用自己的方式灵活的掌握学习的知识、学生按照老师的方式理解基础知识、学生不能用恰当的方法理解基础知识这几个标准进行分层。

(2)以学习态度的标准分层

学习态度是指学生对学习及其学习情境所表现出来的一种比较稳定的心理倾向。主要由情感、认识、行为意向三种心理成分构成,可以按照学生学习态度是积极,还是消极进行分层。

(3)以学习成绩的标准分层

可以通过学生的测试进行分层,为分层的合理性一般采用多次测试的结果,以平均分作为标准,分为优、良、中、差四个层次。

2.3分层作业设计应该遵循的原则

2.3.1主体性

人本主义启示教育强调教学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性,以学生为主体。作业是教师为学生构建的自主学习环境的载体,作业设计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鼓励学生自主探索、独立思考。所以设计分层作业应符合主体性原则,以学生为主体多层次的设计课外作业,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自主选择,从“要我学”变为“我要学”;从“要我做”变为“我要做”。

2.3.2层次性

素质教育应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让每个学生在不同方面有不同的发展,我们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状态、学习习惯、学习特点等,根据学生的差异以及现有的知识基础和水平,设计与之相契合的作业,力求让每一位同学的素质得到全面开发,并构建良好的结构。分层作业应从以下因素考虑是否合适所有学生。

(1)作业量

素质教育较以往的应试教学,不同之处之一,减少学生的负担,那就作业方面而言,作业量的多少是教师应该考虑的问题。作业量过多,会造成学生负担太大,精力浪费,失去学习数学的兴趣;作业量过少的话,会让学生产生懈怠心理,对学生的提高帮助不大。用分层思想布置作业,应该考虑学生完成作业时间的长短、已有的知识水平和掌握基础知识的差异,布置适量的作业,使每位同学完成作业的时间差不多,都在合理的范围之内。

(2)作业难度

对不同的学生来说,难度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对于基础好,学习能力强的同学,可以适当的添加思考题,强化他们的思维方式、激发他们的内在潜质;基础相对薄弱的学生,更应该注重基础知识的巩固。教师应该把握好学生的能力,分别布置难度适当的作业。

(3)作业形式

作业的呈现方式包括表达方式和类型。同样的知识点,学习能力较强的同学,可以设置一些灵活度高的作业,锻炼他们的思维能力,学习能力较弱的同学,可以帮助他们理解知识的应用范围。传统的作业几乎都是课本或练习册上的习题,对于好动而不喜欢作业的学生,我们可以改变作业的形式,将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例如让学生应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测量湖的宽度、建筑物的高度等。

2.3.3趣味性

作业的趣味性是指作业是否有趣,作业的趣味性依赖作业的类型和呈现方式以及学生对相关知识把握。如何让作业有趣味,理论指导教学要有生活化,即教学要取材于学生熟悉的生活环境或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在熟悉的环境背景下,锻炼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尽量避免全是大篇幅枯燥乏味的计算,偶尔策划一些小竞赛、小游戏等,唤起学生的好胜心,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获得更多的成就感。

2.3.4多元性

根据多元智力理论指导教育,作业的形式应该趋于多元化,秉持“全面发展”的教育观,每个学生都有独特的智能优点和类型。现代数学教育中,作业的形式应该趋于改变它的规范化、程式化,分层思想的目的之一便是如此,针对不用学生的智力优点和学习特点,设计不同类型的锻炼方式,以学生的知识、困惑、能力、需要、问题、兴趣作为设计分层作业的出发点,改变作业以往的刻板影像,多给学生一些自由发挥的空间。

2.3.5开放性

有时可以利用学生自己提问的方式布置作业,使作业更具有开放性,答案不唯一。对于基础薄弱的同学,掌握基础知识是关键所在;对于学习能力强的同学,应该多鼓励他们自主探究,寻找不同的解决途径,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逻辑思维以及想象力。

2.4分层作业的评价方式

2.4.1分层作业的评价应遵循的原则

作业的评价是指老师对学生作业的批改或是评判,是了解学生学习情况的途径之一,为课堂教学及时地提供反馈信息,通过作业可以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分层作业的评价也应该体现分层的思想,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是否达到了预期的目标,去评判每个小组学生的作业情况。对分层作业的评价应该遵循以下的原则:

(1)分类原则

与分层思想相符合,分层作业的评价方式也应该分层评价。不同层次的学生我们应以不同的标准去评价。针对学习积极、基础扎实的学生,应鼓励他们进一步思考、探索;针对基础一般、积极性差的同学,应该多鼓励并敲警钟,督促进步;针对没上进心、成绩不稳定的同学应恩威并济、严苛要求。

(2)平等原则

教师在批改时,要一视同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以平等的心态对待每一位学生,不偏袒、不歧视、不主观的评价学生作业。

(3)多元化原则

教师评价要多元化,不仅仅是评价作业的结果,更要衡量好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式。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要选择适合其自身特点的评价,也可以采取学生自评或是学生互评的评价形式。

2.4.2分层作业评价方式

(1)精改细批

教师可以将不同层次学生的作业集中批改,这样学生的差异较小,可以减轻教师的负担,所有的作业又教师一人批改,可能会出现部分学生的细小错误没有被发现,但教师也可以从整体上掌握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情况。

(2)学生互评

可以将班级分为几个不同的小组,每个小组都有不同层次的学生,选择学习较为优秀的学生作为组长,小组之间相互评价,同时可以通过每周选组长的方式,争强小组间一定的竞争力。

(3)学生自评

初中新课程标准提出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初中生有一定自控能力,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作业自批,给出作业的答案和解决方法,让不同层次的学生讨论他们的解题思路和想法

(4)个别批阅

一个班级总有落后的学生,教师可以选择当面批改的方式,当然,要采用耐心讲解和鼓励赞赏相结合的方式,改正他们不良的习惯,帮组他们进步。

  1. 分层作业案例分析

案例一

教师是作业的设计者和发布者,要想合理有效的开始实施分层作业的教学策略,首先要改变教师对作业的陈旧观念,特此针对教师对分层作业的看法做了一份问卷调查。从调查数据来看,大部分数学教师采用统一布置的形式到达了89%,只有极个别的教师对作业又不同的要求。大部分的教师无法始终布置分层作业,因为较统一布置作业来说,分层作业需要花费太大的精力,其次分层作业需要不断调整分层,而教师急于见成效,从而使分层作业的实施难度加大。调查数据如下:

调查类型

作业形式

人数

所占比例

作业布置方式

统一布置

30

85.7%

分层布置

2

5.7%

统一布置与分层布置相结合

3

8.6%

案例二

本课题研究以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第一章《整式的乘除》为例,

通过问卷调查及数据分析,调查表明,对于传统,有33.3%的人喜欢做数学作业、36.7%的人不喜欢做数学作业、30%的人持无所谓的态度;但有70%的学生认为作业对提高数学成绩有帮助。

有40%的同学希望教师分层布置作业、32.2%的同学希望教师统一布置、16.7%的同学希望有自己布置作业、11.1%的同学持无所谓的态度。

此案例根据学生的基础知识的差异,将学生分为三个层次,设计与之层次向适宜的分层作业,并统计完成度和准确度。

4、总结与反思

通过七年级的分层作业的实践研究,分层作业收到了学生的欢迎,对学生学习数学有好的影响,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学生成绩。但教师对分层作业不能做到准确无误,由于分层作业目前采用的学校、教师都还十分稀少,以致没有借鉴的范例,教师实施起来比较困难。实质上,教师没有那么多的精力为每一位学生量身定做一套适合他的课外作业,学生的动态分层,也只能按照某一个标准进行分层,不可能考虑到每一个方面。如果想要效果更加明显的话,那么分层就应该更加的细致,增加不同层次的学生,学校应该更加重视,教师间的合作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