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小组合作的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构建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5-24
/ 2

基于小组合作的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构建策略

李星

普利庄中心学校  河北省 072750

摘要:小学数学教学的开展,不仅要培养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与掌握能力,同时也要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素养,并逐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究的能力。同时,相对于其他学科而言,小学数学学科知识的逻辑性和抽象性相对较强,而小学生正处于逻辑思维发展的关键时期,如果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将教师的思维传授给学生,不仅会导致部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难以集中注意力,影响到课堂教学质量,同时也会影响到数学知识对学生思维的锻炼。小组合作教学法的应用,不仅能够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进行自主探究,强化学生的数学思维,同时也能够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和展示能力,形成以教师为引导、学生为主体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能够在合作探究中掌握课程重点和难点,打破单一的育人主体机制,释放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活力,推动高效课堂教学体系的构建。

关键词:小学数学;小组合作;数学教学

引言

小组合作学习主要是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让多名学生组成一个学习小组来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学生们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能够进行独立思考、自主探究以及和组员之间进行合作与交流,进而在互相交流的过程中展开头脑风暴,使得他们的思维与想法进行互相的碰撞,从而找出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这样的学习方式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与教师的教学质量。因此,小学数学教师们在对学生进行教学时,可以在数学课堂上让学生们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学习,以确保在数学课堂上能够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在小组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勇于探索、乐于交流、善于合作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们在学习相关数学知识点的同时,能够互相交流与总结学习数学知识的最佳方法,以期达到“学以致用”的良好效果。

1通过创新课堂教学形式,探究小学数学合作主题

师者可以根据当前的教育方针,创新课堂教学模式,这样能更好地进行课堂数学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课题的数学内容设计一个共同的课题,提出一系列的问题和教学要求。在这个课题和问题下,学生可以通过组团研究自己所学的数学课本的内容,或通过小组成员进行互动讨论,解决教师在课堂上提出的数学问题,从而协助学生掌握有关的数学知识,提高自己的成绩。例如,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让学生扮演超市中的售货员以及顾客,“顾客”买了一些文具用品,然后到“柜台”“售货员”这里进行结账,“售货员”给“顾客”开具了一张发票。此时,“售货员”可以将发票中的具体内容写在黑板上,然后“顾客1”不小心将一滴“墨水”洒落在发票上,“售货员”此时可以将发票上的部分物品金额和商品的总额用黑板擦抹掉。另一位“顾客2”和“顾客1”买的物品类型完全相同,但是数量不同,发票同时也被“墨水”污染了,但是只有两件物品的价格看不清,商品总价可以看到。由此教师便可以引导角色扮演中的“售货员”和“顾客”,对黑板上两张“发票”中被“墨水”污染的部分金额进行计算。通过此类新颖的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记忆更加深刻,理解更加透彻,从而达到更好的效果。

2合理的学生分组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教师首先应具备足够的专业知识和掌握学生的学习能力,合理地将学生分成不同的组。在实施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过程中,学生合理分组是保证这种教学模式有效性的关键。若数学教师对小组合作学习的分组不合理,则不能充分发挥这种教学策略的优越性,直接影响到小学生数学学习的最终效果。因为每一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对问题有自己的理解和想法,教师应该认识到学生的个性和各种能力的个体差异,在分组时,形成优势互补,最终达到预期的学习效果。每一组的成员可以是4至6名学生。老师可根据学生的能力,对每一位学生进行小组分工,实施组长轮换,给每个学生实践机会。给每一组一个统一的任务,保证每一组成员都能掌握教师传授的新知识,让学生认识到小组是一个集体,让学生在相互帮助中共同发展。

3因材施教,推动课堂教学精准化发展

在构建数学高效课堂的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实施差异化教学,兼顾到班级中每个学生的学习需求、学习水平,推动课堂教学精准化发展,逐步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具体来说,数学教师要在合理划分学生层次之前摸清班级中学生的计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理解能力、个性特征,然后据此将学生划分为三个不同的层次,即“第一发展层次”“第二发展层次”“第三发展层次”。其中,“第一发展层次”的学生理解能力强、学习习惯好、学习自觉性强;“第二发展层次”的学生具有发展潜能,其学习自觉性和学习主动性与“第一发展层次”学生有差距,需要一定的指导和督促;“第三发展层次”的学生往往缺乏学习主动性和学习积极性,甚至存在学习信心不足等情况,需要数学教师重点帮助和重点指导。

4安排合作内容任务

苏联著名数学教育家斯托利亚曾经说过:“在教学的每一步,不估计学生思维的水平、思维的发展,就不可能进行有效的学习。”教师要仔细甄别课堂教学的内容,包括内容多少、难度大小等。在学生合作学习开始之前,教师必须先要明确所设计的问题有没有开展合作学习的必要。如果有必要,什么时间开始合作最合适?问题要如何提?前后要持续多长时间?会有哪些情况出现?结合学生的分组情况指定有效的合作学习方案,充分做好准备工作,发挥教师引导作用,保证合作学习顺利有效地进行。因此,教师在设计小组合作学习内容时,一定要深入研究教材,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精心选择适当的合作学习内容,注重合作内容的开放性和探究性,充分激发每一个小组成员的智慧和潜能。例如,教材中很多内容都可以设计为实践活动,这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因此,教师可以选择此类教材内容开展合作学习。如低年级教学内容“摆一摆,想一想”环节,教材是这样设计的:让学生将一定数量的圆片分别摆在数位表的十位和个位上,从而得到不同的数字,以巩固学生对100以内数字的认知;通过引导学生对每一组数字的观察来探究其中的规律,以培养学生的总结与归纳能力。这一活动具有很强的开放性,对学生提出了几点分工要求:小组中的几名学生摆圆片,几名学生对摆出的圆片进行评价,最终得出结论,其他几名学生对结果进行记录和总结。类似的活动是开展合作学习的重要载体,所以要抓住契机。此外,这类活动内容能够让小组成员积极参与其中,从而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探究能力。例如,在教学“7的分解”时,就可以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先将学生按4人一组进行分组,给每个小组发一套小棒和一张记录表,然后提出合作任务:将7根小棒分成两部分,有几种分法?由小组成员分工协作,有的负责分组,有的负责记录,还有的负责总结。通过学生的合作学习,最终得出结论:有6种分法。实践证明,通过这种合作学习,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印象,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结语

综上所述,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能够帮助学生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在培养他们自主学习能力的同时,还激发了他们的团结协作意识、集体意识以及竞争意识,进而有效地提高他们的学习成效。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以此来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李德娟.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中国农村教育,2019(35):87.

[2]邹冰秋,程翠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应用策略研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9(7):227-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