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新市市民生育意愿调查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5-25
/ 3

阜新市市民生育意愿调查研究

赵新昌,张博洋,杨海燕

辽宁省阜新市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123000

【摘 要】:近年来,全国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东北作为老工业基地和我国重要产粮基地,老龄化问题尤为突出;为应对此问题,2021年5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决定实施一对夫妻三个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至此我们即将来到“三孩”时代,实际上我们国家近十年来一直在探索并实施着比较积极的生育政策,但效果却是微乎其微。那么本文将根据调查结果和诸多前辈的文章为参考,结合当今时代的特征,找出阜新市市民的生育意愿状况,并提出相关意见和建议,同时也为其它地区提供借鉴,助力早日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

关键词:三胎   人口老龄化  生育

一、引言:

计划生育政策实行的近三十年的时间内,中国人口的自然增长率从1982年的15.68%下降到2013年4.92%【1】。但是随之而来的问题就是人口红利的持续下降,人口老龄化不断提高,到2013年我国60岁老年人口突破2亿大关约占总人口的14.8%【2】,已经进入到轻度老龄化社会。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总量为2.64亿人,已占到总人口的18.7%,老龄化程度愈发严重。人口老龄化的问题的不到解决会造成严重的社会与经济等诸多问题,比如说:“社会负担加重、社会文化福利事业的发展与人口老龄化不适应、家庭养老功能减弱、老年人对医疗保健和生活服务的需求突出。”从2016年-2020年,阜新市当地总人口从189.2万下降到181.8万人,5年间流失了将近8人,其中2020年的人口增长率为可怕的-5.5%;截止到2020年,阜新地区出生率60岁以上人口为46.5万人,占总人口的25.5%,显然已经步入到中度老龄化社会。但是,依据统计年鉴,2016年到2020年间,阜新市人口出生率,从6.5%波动下降到4.8%;虽说人口出生率有所下降,但是依旧保持着较好的增长态势。于此可见,阜新市的特点是:“未富先老、人口收缩与人力资源供给短缺”,现阶段对阜新市市民生育意愿进行研究,并分并解决影响市民生育意愿的问题,进而减轻生育与养老负担,以至于从长远上来解决阜新市老龄化严重的问题。

现阶段,我国日益严重的人口老龄化问题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但是自《决定》颁布以来,关于三胎生育意愿的调查研究比较少,那么笔者将一些影响二胎生育意愿影响因素作为调查内容进行分析,比如说薄海美与刘彦宾等学者对:”性别、年龄、是否为独生子女、月收入、住房状况、孩子性别及预期子女数”等做了对于影响生育意愿的探讨;学者杨小洋,在《“全面二胎”下我国在婚人口二胎生育意愿及其影响因素调查研究》在提出了以上假设之外提出生育意愿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个人因素、家庭因素、社会因素、环境因素、教育因素等;学者谭雪萍在《成本-效用视角下的单独二胎生育意愿影响因素研究 ———基于徐州市单独家庭的调查 》中特别提到了,父母会担心孩子不能很好的沟通,融入人群比较困难,也就是担心社会包容性的问题;在此基础之上,我将引入:“男女产假实践、生育补贴和子女教育”等配套支持性政策内容进行分析,来得出影响三胎生育意愿的因素,并给出意见与建议。

该研究在全面放开三胎政策的背景下,对阜新市育龄居民进行抽样调查。并且通过查阅大量的相关文献资料,从生育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出发,设计出因地制宜的调查问卷,调查问卷设有17道题,利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与“excel”将调查对象的个体特征、生育状况、生育意愿等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大致地把握了全面放开三胎政策下阜新市居民的生育意愿及影响因素。调查内容包括:调查对象的个体和社会特征,主要调查了被调查者性别、年龄、兄弟姐妹数量、受教育程度、职业类型、收入和对配套支持性态度等。

二、阜新市生育意愿现状调查

(一)、预期子女数:

预期子女数是现阶段、或者对未来养育子女数的预期,体现了人们的生育观念,同时对生育意愿产生较大的影响。生育意愿又是影响生育状况的主要因素,因此调查生育意愿对人口相关政策的变更优化有很大意义。【6】依据调查结果显示(表二),有超过半数(50.7%)的被调查者预期子女数是一个,也就表示半成的被调查者只愿意生育一个孩子;愿意生育两两个孩子的被调查者人数占比接近半成(48.3%);到了三胎这里,对三胎有所预期的仅仅达到了5.5%;其反应了阜新市市民生育意愿不高。同时受原有“晚婚、晚育、少生、优生”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阜新市居民已经从传统的“多子多福”观念转变为“优生优育”。相关研究表明,从上世纪70始,三孩及以上的多孩次生育率在逐年下降,1970年调查结果显示农村的多孩生育率为 59.8%,到1987年多孩生育率大幅下降至20.86%。

频率

百分比

1个

110

50.7

2个

95

43.8

3个及以上

12

5.5

总计

217

100.0

表二  预期子女数

(二)、影响生育意愿因素分析:

1、性别:在被调查的217名调查者中,大体上男女双方对一胎或者二胎的生育意愿偏高,对三胎的意愿较低;但是其中关于对一胎或二胎生育意愿时,男女表现出了不同的态度;被调查者中男性共57人,30人表示愿意生二胎,占比达52.6%,愿意生一胎19人,占比33.3%;女性一共160人中愿意生二胎的人数为65人,占比40.6%,愿意生三胎的为91人,占比56.6%。(表三)

表三

性别 * 您的预期子女数是多少?

您的预期子女数是多少?

总计

1个

2个

3个及以上

性别:

19

30

8

57

91

65

4

160

总计

110

95

12

217

2、居住地:居住地不同,生育意愿差别也比较大;依据表三可以看出,居住在城市的居民生育意愿偏低,在被调查的162个城市居民中,预期子女数1的占比为55.5%,二孩意愿的占比40.7%,三孩只占3%;居住在农村地区的居民,一孩生育意愿占比36.3%,二孩生育意愿占比52.7%,三孩意愿占比10.9%。综上所述,在农村地区,生育意愿高于城市。

表三

居住地区 * 您的预期子女数是多少?

10.您的预期子女数是多少?

总计

1个

2个

3个及以上

居住地区:

城市

90

66

6

162

农村

20

29

6

55

总计

110

95

12

217

3、受教育水平:依据表四,专科、以及高中水平一下的人生育意愿比较高,而本科生育意愿比较低;在本科生育意愿中,一孩意愿占了68人,二孩占,43人,三孩占3人;而到了专科和高中及以下的人群,生育二与孩的意愿要大于生育一个孩子,同时,生育三孩的意愿也高于本科人群。

表四

受教育水平 * 您的预期子女数是多少? 交叉表

您的预期子女数是多少?

总计

1个

2个

3个及以上

受教育水平:

本科

68

43

3

114

博士

1

3

0

4

博士及以上

0

2

1

3

高中及以下

11

13

3

27

硕士

2

4

0

6

专科

28

30

5

63

总计

110

95

12

217

4、兄弟姐妹数量:根据表四可得,兄弟姐妹数介于0-1之间的人群更倾向于养育一个孩子,但是对二孩的偏好也不算低;兄弟姐妹数量在2-3个以上的调查人群中,对二孩的偏好要大于一孩跟二孩,也体现了其生育意愿要高于兄弟姐妹在0-1的人群。

8.您的兄弟姐妹数量是多少? * 10.您的预期子女数是多少? 交叉表

10.您的预期子女数是多少?

总计

1个

2个

3个及以上

8.您的兄弟姐妹数量是多少?

0个

48

30

4

82

1个

35

30

3

68

2个

20

26

2

48

3个及以上

7

9

3

19

总计

110

95

12

217

表五

5、职业类型:大学生作为未来生育的主力军,表现出生育意愿底的状态,在被调查的63个大学生当中,41个同学的生育意愿为一个孩子,对二孩或者三孩的生育意向较低;其中教师、公司职员、农民、医生和批发零售业从业人员的二孩生育意愿要高于二孩跟三孩。

表六

您的职业 * 您的预期子女数是多少? 交叉表

您的预期子女数是多少?

总计

1个

2个

3个及以上

您的职业:

大学生

41

18

4

63

公司职员

35

28

2

65

教师

13

21

2

36

快递外卖员

1

2

0

3

农民

6

8

4

18

批发零售业从业人员

1

6

0

7

医生

4

7

0

11

政府公务人员

9

4

0

13

住宿餐饮业从业人员

0

1

0

1

总计

110

95

12

217

6、收入水平:众多研究表明,收入较高或者收入较低的人群的生育意愿偏高,而处于中等收入群体的一部分人生育意愿较低,阜新地区也大体是这样,2000元以下和4000以上的收入群体生育意愿较高,而处于2001-4000元收入的群体生育意愿较低。

表七

1个

2个

3个及以上

11.您目前的月收入:

2000元及以下

38

15

4

57

2001-4000元

18

16

1

35

4001-6000元

29

36

4

69

8000元及以上

25

28

3

56

总计

110

95

12

217

三、影响生育意愿的因素

(一)、影响因素的确定

1、影响三胎生育的主要因素的假设:根据现有生育意愿调查文献,影响生育意愿的主要因素主要包括:性别、年龄、性别偏好、兄弟姐妹数量、受教育程度、职业类型、收入等等。依据已有文件发现在生育意愿的调查研究中“配套支持性政策”因素被提及的比较少,所以在本次三胎生育意愿的调查研究中应在根据以往文献中的主要假设再加上“配套支持性政策”这一重要因素。

2、选取上述影响因素的主要原因:

(1)性别: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女性在家庭及社会中的地位不断提升,生育的决策权由男性主导的落后思想已经发生改变,女性对生育决策影响越来越大【3】,所以在三胎生育意愿中性别因素可能会产生重要影响。

(2)年龄:由于所调查的育龄人口出生的时代背景及年龄跨度较大,进而导致生育观念不同,再加之一些女性人口由于年龄的不断增大身体机能不断下降,导致生育风险升高,可能会导致三胎生育意愿下降。

(3)性别偏好:多项调查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育龄群体的性别偏好差异在不断缩小,出现了一种“无偏好”的趋向【4】。但是由于中国传统思想“儿女双全”的影响,在许多二胎生育意愿调查研究中就出现了许多人选择生育二胎来达到一儿一女的目的,那么“儿女双全”思想就有可能三胎生育意愿有所影响。

(4)兄弟姐妹数量:在生育意愿的调查研究中,多数学者提到了兄弟姐妹的数量会对生育意愿产生一定影响,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周云.中日两国生育意愿、生育水平及影响因素比较”中提到的兄弟姐妹数量越多则生育意愿越强【5】

(5)受教育程度:受教育程度会对可能会对三胎生育意愿产生影响,可能受教育程度越高,生育意愿越低。可能因为越高学历的人群对子女的教育更加重视,教育成本过高,进而拉低其生育意愿。

(6)职业类型:一些职业节奏较为慢的人群可能更有生育三胎的意愿,因为他们有较多的时间教育孩子、陪伴孩子,比如一些就职于政府部门等公共部门的女性生育意愿更高。

(7)收入: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随着生儿育儿成本的不断提升,收入较低的群体可能对三胎望而却步,那么可能三胎生育的主力军就是那些高收入群体了,所以说可能收入越高的群体生育意愿更高。

(8)配套支持性政策:在这里所说的配套支持性政策也就是一些福利政策,比如向国际某些国家一样提供生育津贴,延长女性产假并给与男性适当的育儿产假,推动教育资源平等化等等政策,进而提高人们得生育意愿。

(二)、被调查者基本情况:

以本市18-45岁人群为调查对象,所涉及的群体主要为:在校大学生、教师、医生、公务员、住宿餐饮业从业人员、批发零售业从业人员、快递外卖员、农民,共发放问卷300张,收到有效问卷217张。

四、结论与建议:

通过对阜新市生育意愿的描述性研发现,阜新市市民生育意愿普遍不高,不论从性别角度或者从还是其他角度,多数人都偏向生育一个孩子,随着阜新市人口的流失,人口问题将日益突出,所以,根据调查结果,笔者给予以下建议:

加大经济补助:可以根据家庭养育孩子的数量划分资助等级,资助水平随着养育数量的增加可以适度提高。虽然阜新作为一座资源枯竭型城市财政可能面临吃紧的问题,但是,我认为为了人口增长进行“投资”是值得的,人口增长所带来的红利是长期的,作为一个地区的领导者要有远见去看待此问题。完善社会再分配功能,促进教育、医疗等公共供给均等化,当前由于人原来越重视孩子的教育与医疗,由于我国公共服务质量存在着一些问题,由此给适龄生育人口造成了很大的焦虑,他们可能面临新时期的“想生却不敢生”的问题。增大对农村地区的资助与建设,给农村地区给予相应的生育政策优惠,依据上述调查分析,农村地区人们生育二胎三胎的意愿要大于城市地区,我们可以对农村生育人口实行政策优惠,可以在教育上对多育家庭提供免学区房等的政策优惠,解决其子女教育质量问题。政府应该做好政策宣传的主体,深入群众,与群众多交流多沟通,讲解政策排解难题,争取早日提高人口出生率。

[1]中国国家统计局

[2]人民日报

[3]田瑞靖,2016

[4]《城市青年夫妇生育意愿与行为的差异及影响因素》——基于南京、保定调查的实证分析 贾志科1,2,罗志华3,风笑天4

[5]周云.中日两国生育意愿、生育水平及影响因素比较[J]. 人口与社会,2016(1):72-82.

[6]全面放开二胎政策下河北省居民生育意愿调查研究 薄海美,丁俊杰,张婧曦,王一超,罗晓雯,魏鹤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