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思维导图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5-25
/ 2

小学数学教学中思维导图的应用

关洪玉

曹禺小学  433100

摘要:思维导图作为思维可视化的工具,主要是指利用图形展示的方式,将知识中原本看不到的思维结构和方法以树状的形式呈现出来,在中央向分支方向反射的图形中,找到知识的层次关系,完成对知识的立体化搭建。将这种思维可视化工具应用到数学教学中,以达成减负增效的要求为目标,完成知识的立体化呈现。这不但可以降低学生的理解难度,还可以实现零散知识集中化、隐性思维显性化、解题过程规模化,促进学生的数学学习更为科学,数学解题更加准确高效。

  关键词:思维导图;小学数学教学;应用

  小学数学的知识内容丰富,但比较零散,而且大部分都是抽象的,各部分之间存在着某种内在的联系。针对小学数学教学的这一特点,尤其要帮助学生将其中的知识进行系统地梳理和系统地学习。运用思维导图,能够将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以直观、清晰、生动的方式表现出来,使他们能够在不同的角度,建立起逻辑性的思维,从而减轻他们在某些方面的压力。基于此,对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一、以实践为基础,科学选题

  很多老师都把知识的传授当成了重点,把自己的知识传授给学生,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能充分地发挥自己的作用,从而影响到他们的整体发展,让他们找不到合适的学习方法。因此,教师要根据教学实践进行分析,科学地选取教学内容,并巧妙地将思维导图与思维导图相结合,激发他们的主动学习和探究的积极性,从而促进他们的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从而有效地提升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数学学习内容。比如,在实施条形统计图的教学时,作者针对这门课程的重点和难点,将条形统计图的概念、制作方法等部分进行了合理的总结,形成了一幅思维导图,并在课堂之前用多种材料制作了现代的多媒体。

  二、思维展示,形成初步解题能力

  在应用思维导图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要利用思维展示来引导学生初步形成解题能力。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要想将整个逻辑思维的内容展示出来,最佳的处理方式就是利用思维导图来形成。例如,在学习“用方程解决问题”的时候,很多学生不习惯方程这种“顺势思维”的思考方式,甚至出现了在列方程的时候用“x=?”的形式来展现,依旧用逆势思维思考问题,而没有将方程的应用价值落到实处。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教师就可以利用思维导图来展示顺势思维的形式,让学生初步形成解题能力。教师可以利用思维导图来设立解决方程问题的基本流程,按照这个基本流程来规范学生的每一步计算活动,最终形成对问题的全面整理与规范。按照这个相对固定的思维模式,学生就能很快适应方程顺势思维的基本特征。从这个案例就可以看出,思维导图作为一种有效的辅助工具,在数学课教学中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在内容多、时间紧的情况下,思维导图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形式,能促进建构性学习和学科知识整合,能够改变学生的认知方式,提高学习效果,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及解题能力的有效途径。另外,思维展示也是帮助学生形成逻辑分析的有效措施。例如,在解决分数应用题的过程中,学生对于“埃及最大的金字塔——胡夫金字塔由于受到风雨侵蚀,现在的高度约是136米,比建成时低了5/73。胡夫金字塔建成时的高度约是多少米?”对于这类问题,学生总是出现失误,这时教师如果用思维展示的形式来绘图分析,学生就会很容易发现金字塔建造完成时的高度和建造后的高度,特别是关注现在的高度比建造完成时的高度低了几分之几,这个几分之几是建造完成时线段图的几分之几。通过分析,问题迎刃而解,这就是思维导图的优势所在。

  三、在知识结构梳理中的应用

  数学知识是一个螺旋上升的结构体系,不同知识点均有着紧密的联系,要搭建系统的数学知识结构,往往需要通过一定的实践,耗费极长的时间,对于学生而言,学习往往是阶段性的,学生无法自主搭建完成知识结构。为了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提高整体教学效率,教师要注重引导,借助有效工具让学生主动地搭建知识结构,才能让学生立足整体性的学习意识。搭建知识结构,梳理知识,可以以单元知识为基本单位搭建知识体系,实现对知识结构的优化,面对较为分散的知识点,学生缺乏自主构建知识体系的意识,无法自主完成知识点的梳理。基于此,教师可以借助思维导图和学生一起展开知识梳理,进而强化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例如,在学习《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一课时,为了深化学生对这一章节知识的理解,教师可以和学生共同梳理知识点,形成体系化的数学知识结构。在梳理知识点时,可以以“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为结构核心着手绘制思维导图知识图式,形成以核心知识点为中心的知识体系结构。在绘制前,教师可以先讲解思维导图的特点和应用,让学生对这一工具先有一个简单的了解,然后引导学生回顾知识点,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形成思维导图,完成对本单元知识点的归纳和梳理。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单元知识的复习是低效的,复习后学生没有形成自有的知识体系,也没有完成拓展性的学习,发散性的思维导图大大拓宽了学生的学习范围,打破学生的固有思维,突破了传统知识归纳模式对学生思维的限制,提升了单元教学的效果。

综上所述,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想真正的提升教学质量,就要借助有效的教学工具,以教学活动为核心,合理利用思维导图,帮助学生分析知识结构,建立知识结构体系,促使学生从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让学生完成主动式的探究,进而发展自身数学能力。

参考文献:

[1]李晓美. 减负增效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应用思维导图的策略探讨[J]. 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3,(02):49-51.

[2]尹琦. 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 文理导航(中旬),2023,(03):55-57.

[3]唐致彦. 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 学苑教育,2023,(06):27-2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