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跨学科融合初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5-25
/ 2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跨学科融合初探

谢艳华

安徽省蚌埠市五河县双忠庙中心小学  安徽  蚌埠  233336

摘要:古诗词是对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传承,也是小学语文的重要教学内容,在培育学生文化底蕴、学科素质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长期以来,各学科坚持“学科本位”的教学理念,割裂了学科间的内在联系,课程结构不均衡。伴随新课程改革的稳步推进,愈发强调学科融合,旨在发展综合教育,增强教学实效性。

关键词: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学科融合

古诗词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在语文学科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教育者要清楚,提高小学语文的古诗词教学质量是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同时也是加强学生文化底蕴培养的有效途径,需高度重视。传统的古诗词教学形式单一,缺乏深层次的领悟和解读,使得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出现偏颇,不利于学生对古诗词文化的掌握。为拓宽学生视野,提高古诗词教学有效性,教育者应当注重跨学科之间的联系,采用整合式教学促进学科之间的高度融合。

一、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跨学科融合的对策

(一)古诗词与音乐学科的融合

古诗词抑扬顿挫,极具古典色彩,整合古诗文和音乐资源,可以让古诗词更富韵味及美感。古诗词原本是文字叙述的形式,通过音乐的融入,文字叙述变成视觉想象,便于学生在脑海形成具体感知,加深对古诗词的体会和记忆。音乐元素的运用适用于课前及课中,首先是进行课前准备时,为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教师可以依托多媒体设备的优势,借助音频、图片或视频素材来作课堂导入,帮助学生用视觉、听觉去体会古诗词所传达的意境、思想,引发情感共鸣,为后续教学铺垫良好的教学基调。其次是进行课中授课时,要积极探索音乐元素跟古诗词内容的适配度,创设教学情境,促进学生对古诗词的画面联想,让其能更好地理解文本内涵。新课标中指出,诵读优秀诗文时,特别要注重诗词的情感体验,展开想象,领悟诗文大意。因此,教师需要遵循“由外及里”的方式,从以下方面开始古诗词教学与音乐元素的结合。第一,配乐朗诵,深化感知。例如,在学习《山行》这篇古诗时,教师可以添加音乐伴奏,目的是让学生跟随音乐的旋律朗诵诗词,慢慢走近古诗描绘的画面,体会枫树林的美景,在音乐、诵读和想象中深化对古诗词文本的感知。第二,低吟浅唱,达到共鸣。传统的教学方式专注于字词的分析,多是使用口头讲解的方式,但是语文教材中包含着很多类型的古诗词,有些古诗词可以通过“唱”的方式去学习,例如《七律·长征》。这首诗创作于红军长征时期,传达的是越过岷山的喜悦,让人感受到满满的豪情壮志。教师可以将“讲诗歌”变成“唱诗歌”,带领学生哼唱这些歌曲,让学生在音律中深刻感受到“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第三,联系知识,迁移理解。古诗词教学不仅是注重诗词文化的讲授,也注重对学生道德意识和行为的培养。

(二)古诗词与美术学科的融合

美术学科主要是通过对事物的描绘,以图画形式传递思想内涵。古诗词素来有诗情画意的特点,教师也可以借助美术元素,采用诗画结合的方式进行古诗词教学。具体来说,就是让学生根据诗词描述的内容,用简单的线条勾画,复原出自己对诗词理解的画面。因为小学生想象力丰富,诗画结合的授课方式比较契合学生的学习心理和认知规律,可以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兴趣。如《古朗月行》这首古诗,教师可以依次展示月亮不同形状的图片,并配乐引导学生朗读诗词,让学生了解古诗描绘的意境,以及想表达怎样的情感。接着让学生用画的形式描绘出古诗文本的内容,并说说自己看到月亮时内心又有怎样的感受。通过上述方式,由文字到图画,古诗内容变得生动立体,学生可以深入体会到作者想要传达的思想感情,有效提高了教学效率。除《古朗月行》之外,向《望庐山瀑布》《咏鹅》这些古诗都可以采用诗画结合的方式展开教学。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也可以陶冶情操,让学生领略到古诗词中蕴含的意境美,感悟古人的文化底蕴。

(三)古诗词与道法学科的融合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学科属性为综合性课程,具有科学性、思想性的特点,强调以道德知识的讲授和传递,完善学生思想素质和行为规范。中国古诗词博大精深,蕴含着浓重的文化价值,跟道法学科在培育道德修养方面有着异曲同工的作用,因此,做好古诗词教学与道法学科的融合是顺势而为的。以《竹石》这首古诗为例,作者通过描写竹子的坚韧来暗喻仁人志士遇到困难时是怎样的顽强不屈、坚韧果敢,具有显著的育人作用。教师可以在讲解完诗词大意后,向学生普及作者的生平事迹,了解作者是在何种境况中创作出这首古诗,从而加深学生对古诗的理解,切身感受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并让学生学习作者的精神,遇到困难不要畏惧,做事情要有百折不挠的态度,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除《竹石》之外,还有很多古诗词都有着别样的含义,如《寒食》《迢迢牵牛星》《十五月望夜》,这三首古诗涉及中国传统节日,教师应当以此为契机,向学生介绍关于寒食节、乞巧节和中秋节的节日风俗,丰富学生眼界。等到课后的时候,再让学生自行查找资料,了解节日的来源、风俗以及其他相关的诗词,接着让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汇报。跟教师讲解相比,学生通过小组进行合作探究的形式,既能够弥补理论教学的缺陷,又可以发挥学生主人翁意识,让其体会到民族文化的本质,自觉树立文化自信,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跨学科融合的注意事项

加强古诗词教学和其他学科的联系,旨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师在进行学科融合时要注意区分主次关系,避免出现本末倒置的情况。古诗词教学的重点还是在于解析诗词内容,引导学生感悟诗词传达的思想,其他学科的资源仅仅是作为辅助,最终目的还是为古诗词教学创设有利条件。

三、结语

综上所述,古诗词作为文化载体,承载着古代文学智慧的结晶,具有非常显著的教育价值。特别是古诗词教学还面临着新的发展困境,作为教育者,需要加强学科资源间的有效融合,坚持以生为本,积极创新教学方式,让学生能更加深入地了解古诗词的文化底蕴,完善语文学科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曾福建.促进"语文+X"跨学科融合提升小学生综合素养实践策略初探[J].华夏教师,2019(15):14.

[2]黄艳香.基于文化传承的"语文+三声部民歌"跨学科融合教学实践初探[J].语文课内外,2020(20):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