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质量改进对外科护理满意率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5-31
/ 2

持续质量改进对外科护理满意率的影响

王倩

重庆市沙坪坝区天星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400030

【摘要】目的 探究在外科实施持续质量改进后对临床护理满意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7月-12月至2022年1月-6月期间于医院外科接受诊疗的40例患者为试验对象。将持续质量改进之前(2021年7月-12月)设为对照组(n=20)、持续质量改进后(2022年1月-6月)设为试验组(n=20),比较分析外科持续质量改进前、后患者的护理满意率情况。结果 试验组医疗护理质量与总满意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将持续质量改进应用于外科临床工作中,可明显减少医疗不良事件发生,增加整体护理质量及预后满意率。

【关键词】持续质量改进;外科;护理满意率

外科疾病具有起病突然、发病率高、进展快、病情复杂等特点,因此外科护理工作量较大,并要求护理人员拥有较高专业素养与护理服务质量[1]。持续质量改进(CQI)指的是基于常规质量逐步延伸、发展起来的一种持续性、全程性的质量管理方法,更注重过程管理和环节质量控制。目前,在外科医疗工作中采用持续质量改进,初显成效,显著提高了临床整体医疗护理质量。基于此,为进一步探究在外科实施CQI进后对临床护理满意率的实际影响,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1年7月-12月至2022年1月-6月期间于医院外科接受诊疗的40例患者为试验对象。将CQI之前(2021年7月-12月)设为对照组、CQI后(2022年1月-6月)设为试验组,每组各有20例患者。其中对照组男女病患性别比9:11,年龄均值(43.67±1.25)岁;试验组男女病患性别比10:10,年龄均值(44.56±1.19)岁。对比此次纳入病患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可进行对比(P>0.05)。

1.2方法

对照组仍行常规质量管理。

试验组基于对照组进行CQI。(1)评估标准:①基础护理:将患者生命/健康安全置于首位,以病情为基准,尽可能满足患者临床护理需求;②护理质量:制定对应的护理质量既定标准,护理人员需全程为患者提供舒适、高质量服务,用良好的护理态度为患者解决难题,同时积极响应患者或其家属的护理需求。(2)全程管理:为强化医疗护理质量,需针对患者需求与护理人员服务态度对整体临床护理过程进行持续质量管理,把控好每项护理细节。(3)评估方式:综合外科实际的临床护理情况及患者调查问卷实施医疗护理质量改进。总结护理工作问题、拟定有效计划,再通过全程管理来增强整体护理管理质量。(4)反馈与改进:根据每月护理满意率调查结果进行相应改进,包括技术操作、服务态度、工作时效等,将改进内容及实践效果反馈到相关负责人处后,进行汇总分析,并重点跟踪重复性、屡发性问题,确保改进成效。

1.3观察指标

(1)对比两组医疗护理质量情况,包含病房管理、技能操作、心理压抑、疾病状况等4项,单项30分,共120分,所得分值高,则医疗护理质量高、CQI成效佳。

(2)对比两组满意率情况,包含满意、一般满意、不满意。

1.4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24.0行统计学分析,计量(x±s),结果t检验;计数(%),结果x2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对比两组医疗护理质量情况

试验组医疗护理质量高于对照组(P<0.05),如下表1。

1 两组医疗护理质量比较[x±s),分]

组别(n=20)

试验组

对照组

t

P

病房管理

改进前

15.43±1.22

15.27±1.31

0.400

0.691

改进后

27.69±1.20

22.56±1.34

12.754

0.001

技能操作

改进前

18.39±1.41

18.62±1.40

0.518

0.607

改进后

25.39±1.56

21.71±1.63

7.294

0.001

心理压抑

改进前

12.13±1.04

12.52±1.46

0.973

0.337

改进后

26.25±1.29

22.08±1.51

9.390

0.001

疾病状况

改进前

15.27±1.60

15.41±1.07

0.325

0.747

改进后

24.20±1.55

20.36±1.15

8.898

0.001

2.2 对比两组满意率情况

试验组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如下表2。

2两组满意率比较 [n%]

组别

例数

满意

一般满意

不满意

总满意度

试验组

20

11(55.00)

8(40.00)

1(5.00)

19(95.00)

对照组

20

5(25.00)

10(50.00)

5(25.00)

15(75.00)

x2

8.022

P

0.002

3 讨论

外科是医院中一个重要部门,其主要研究的是患者所患外科疾病的具体病因、临床表征、诊断方法、分期治疗和预后水平,以及术前/术后症状评估和护理等问题[2]。随着现代化医疗制度的持续革新,临床护理服务模式也在不断转变,常规质量管理方式已无法满足现阶段服务需求,因此临床决定将常规质量管理方法与现代化先进管理模式相互整合,以强化护理服务质量、提升技术操作。

CQI是一种以PDCA循环原则新型质量管理方法,其通过制定质量管理计划、并组织将改进方案落实到临床实践工作中,实现医疗安全、护理工作质量的持续改进及医护人员的服务意识。此次探究试验主要从评估标准、全程管理、评估方式、反馈与改进等步骤持续开展质量管理与监控,并让患者参与考核评估,对相关医护人员的工作进行整改。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病房管理、技能操作、心理压抑、疾病状况等各项医疗护理质量评分及总满意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本次试验结果与窦竹云[3]等学者所获结果一致。由此可见,在外科临床开展CQI能进一步强化整体管理质量,提升工作效率,同时还可对预见性问题予以及时、有效的控制,从而提高医疗护理质量与家属/患者满意率。

综上所述,在外科实施持续质量改进后,可明显强化预后,减少医患或护患纠纷,避免医疗事故,提升总体临床护理质量及护理满意率,加速患者康复。

参考文献

[1]童筱雅,刘淑慧,敖志萍,等.持续质量改进规范护理对静脉留置针患者满意度及并发症的影响[J].《医疗装备》,2022,00(22):138-140.

[2]赵成龙,王丽,贾海盼,等.持续质量改进在降低肝胆外科住院医嘱不合理率的应用[J].《河南职工医学院学报》,2021,33(3):380-384.

[3]窦竹云.持续质量改进对肝胆外科护理满意率的影响[J].《养生大世界》,2021,00(10):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