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种门诊开展预防接种知识宣讲对免疫接种工作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6-03
/ 2

接种门诊开展预防接种知识宣讲对免疫接种工作的影响

胡波,李华彩,符标

海南省儋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免疫规划科 571700

【摘要】目的:探究分析接种门诊开展预防接种知识宣讲对免疫接种工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2022年在门诊接种的56例儿童,将给予常规管理的28例儿童设定为参照组,给予预防接种知识宣讲的28例儿童设定为研究组,比较两组干预效果。结果:研究组的疫苗接种知识掌握情况比参照组好(P<0.05);研究组接种不良反应发生率比参照组低(P<0.05)。结论:接种门诊开展预防接种知识宣讲可降低接种不良反应发生率,推动免疫接种工作的顺利开展,因此值得推广。

【关键词】接种门诊预防接种知识宣讲免疫接种工作影响

疫苗接种属于世界公认的预防传染类疾病的最有效、最经济的工具之一,新生儿虽然可从母体获得一些抗体来抵抗传染病,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体内的母体抗体作用随之减弱,大部分儿童根据免疫程序接种后,而形成免疫屏障,减少疾病侵袭几率。如今,我国对儿童的接种工作重视度越来越高,这为传染病的防控提供了可靠保障。然而,部分家长对疫苗接种的认知不足,包括疫苗接种的种类、重要性、注意事项等,这样不但会降低接种率,还容易出现晕针等不良反应,阻碍接种工作的顺利进行。因此,接种门诊需要重视并做好预防接种知识宣讲工作,增进家属的认知,推动接种工作的有序开展。对此,本研究就接种门诊开展预防接种知识宣讲对免疫接种工作的影响进行如下探究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2019年-2022年)56例门诊接种儿童,纳入标准:(1)儿童资料齐全;(2)儿童家属均知晓本次研究。排除标准:(1)存在先天性疾病者;(2)中途退出研究者。按照管理方式的不同分为研究组(n=28)和参照组(n=28),其中研究组男18例,女10例,年龄范围在0.3-6岁,平均为(3.04±0.61)岁;参照组男17例,女11例;年龄范围在0.2-6岁,平均为(2.89±0.58)岁。两组儿童的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参照组:给予常规管理,告知儿童家属疫苗注射的种类、目的、流程和注意事项。

研究组:给予预防接种知识宣讲。(1)常识宣讲。很多家长对传染病和预防接种知识缺乏深入了解,医院可张贴关于疫苗接种的宣传海报,给家长发放宣传手册,同时定期开展知识讲座,由专业的医护人员借助多媒体视频等形式对家属讲解接种知识。包含儿童在不同时期容易出现的传染病介绍,疫苗接种的重要性、接种类型、目的、接种需要注意的内容以及可能会出现的不良反应等[1]。此外,医护人员在讲解过程中可与家属多沟通互动,通过适当提问了解家属对接种知识的掌握情况,对于家属不理解的地方可详细讲解。还可通过答疑环节来增进和家属的互动,对家属的疑问耐心解答,这样便于提高其对接种知识的认知度,从而让其积极配合医护人员,使儿童及时有效地参与预防接种。(2)利用微信平台宣讲,医护人员可通过微信群和微信公众号等形式,定期推送疫苗接种知识,便于家属及时学习预防接种知识点,让家属了解疫苗接种的具体注意事项[2]。接种前:家属要如实告知儿童的健康状况,便于医护人员判断其能否正常接种。接种后需要留观半小时,无特殊情况时可离开,有不良反应时要立即咨询接种医生,必要时及时处理。幼儿接种完疫苗后,当天避免洗澡和剧烈活动。接种后的不良反应一般无需处理,但如果有全身皮疹、高热不退等异常反应时,需要咨询接种的工作人员并及时就医。

1.3 观察指标

(1)分析两组接种知识掌握状况,包含疫苗接种目的、注意事项、不良反应和应对方式等,各项总分为25分,分值高则提示知识掌握状况好[3]

(2)分析两组接种不良反应发生率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根据观察指标和数据的不同,计量资料结果用均数士标准差表示,本组内部比较采用配对 t 检验,两组之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用X2检验,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

2.1 两组接种知识掌握状况对比

研究组疫苗接种目的、注意事项、不良反应和应对方式等接种知识掌握分值明显比参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1:两组接种知识掌握状况对比,分)

组别

n

疫苗接种目的

注意事项

不良反应

应对方式

研究组

28

23.5±1.6

22.9±1.5

21.8±1.8

23.8±1.4

参照组

28

19.6±1.2

18.4±1.0

17.6±1.3

18.1±0.7

t

10.318

13.208

10.009

19.270

P

0.000

0.005

0.044

0.000

2.2两组接种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

研究组发生接种不良反应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57%(1/28);参照组

发生不良反应6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1.43%(6/28);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比参照组低,(P<0.05)。

3讨 论

儿童的免疫力较差,容易遭受传染病的侵袭,威胁个人健康。而疫苗接种可通过对儿童注射免疫原,帮助其增强抵抗疾病的能力,实现对特定传染病的有效预防[4]。但疫苗接种也需要儿童家属的积极配合,如果家属的积极性较低,则无法保证疫苗接种的顺利推进,继而会增加儿童的患病风险[5]。免疫接种作为公共卫生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在预防重大疾病上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需要有关部门引起高度重视,做好预防接种知识宣传工作,增进家属的认知,保证接种有效性和安全性,从而对疾病进行有效防控[6]

本研究发现,研究组的接种知识掌握状况优于参照组,接种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预防接种知识宣讲有助于提高家属对接种知识的掌握度,让其能积极配合进行有效接种,减少接种不良反应发生率。这是因为接种医护人员在工作繁重时可能对儿童接种的关注度有所欠缺,需要家属和医护人员一起做好积极配合,从而保障接种工作的顺利进行,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医护人员通过知识讲座、宣传册和微信平台等多种形式对家属开展预防接种知识宣讲,增进了家属的认知,答疑环节和积极互动可保证知识宣讲的针对性,让家属的疑问得以解决,不但能让家属意识到传染病的危害,还可了解到预防接种对防控传染病和儿童健康成长的重要意义。同时,让家属了解到疫苗接种的注意事项、不良反应和应对方式,这对推动接种工作的高效开展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的降低有积极意义。

综上所述,接种门诊在采取预防接种知识宣讲可提高家属对儿童疫苗预防接种知识的掌握度,减少儿童接种不良反应,保证接种预防工作的高效开展,应用价值高,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刘小娥,王天军. 传染病防治知识的宣传对儿童疫苗接种的影响[J]. 中国保健营养,2019,29(35):101.

[2] 翟爱华. 传染病防治知识宣传对儿童疫苗正确接种的影响观察[J].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20,11(20):10-12.

[3] 杨英. 传染病防治知识宣传对儿童疫苗准确接种的影响[J]. 饮食保健,2019,6(35):257-258.

[4] 杨敏,王旭新. 传染病防治知识宣传对儿童疫苗准确接种的影响[J]. 中国保健营养,2019,29(20):125.

[5] 黄飞雁,张月梅. 传染病防治知识宣传对儿童疫苗正确接种的影响分析[J].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20,8(22):190-191.

[6] 郭继飞,季美娟,张春湘. 传染病防治知识宣传对儿童疫苗接种的影响[J].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9(23):66,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