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化护理联合肢体语言沟通在小儿护理中的价值体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6-06
/ 2

个体化护理联合肢体语言沟通在小儿护理中的价值体会

林志蓉

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科   四川成都  610000

[摘要]目的 探讨个体化护理联合肢体语言沟通在小儿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2020年5月-2022年5月收治小儿患者(共92例),作为参考对象。分为参照组和试验组,参照组46例,试验组46例,参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试验组实施个体化护理联合肢体语言沟通,对比两组小儿患者家属护理满意度评分以及小儿患者生理、心理舒适度情况评分。结果 治疗小儿患者采用个体化护理联合肢体语言沟通对小儿患者生理、心理舒适度情况评分及家属护理满意度评分,试验组明显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个体化护理联合肢体语言沟通对治疗小儿患者具有积极作用,提高依从性的同时也获得了家属满意度,值得临床应用。

[关键词]个体化护理;肢体语言沟通;患儿

前言:近年来小儿患病人数居高不下,由于患儿年龄较小,对于自身诉求不能够清楚表达,在护理过程中容易出现焦躁不安及不配和治疗等表现,所以护理人员要加强对肢体语言的重视,并运用合理化的沟通行为促进患儿积极配合治疗,获得家属认同感,在此基础上联合个体化护理,提升护理质量以及职业水平能力。本文旨在探讨个体化护理联合肢体语言沟通对小儿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1]。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我院2020年8月-2021年8月收治小儿患者(共92例)作为参考对象,分为参照组和试验组,参照组46例,试验组46例,参照组:男26人,女20人,年龄3-4岁,平均(4.50±0.50)岁,试验组:男20人,女26人,年龄2-3岁,平均(2.50±0.17)岁。两组一般资料对比,各项数据比较结果差异较小,统计学无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1)参照组选用常规护理模式:护理人员给予患儿饮食护理、皮肤护理以及用药指导并观察患者儿生命体征变化情况。

(2)试验组选用个体化护理模式基础之上联合肢体语言沟通:1、建立肢体语言环境,护理人员要多与患儿进行互动,并根据患儿自身情况,采用合适的语言肢体策略,尽量掌握安慰性语言、示范性语言等,患儿如果在治疗过程中出现紧张情绪可以通过拥抱抚摸的方式来缓解患儿心理负面情绪。2、联合个体化护理干预,首先,护理人员要与患儿家伙沟通,了解患儿性格特点,有利于掌握患儿心理诉求,提高其治疗依从性。其次,根据患儿病情变化情况,指导患儿家属药物剂量使用方法,同时也要将患儿喜爱的饮食进行合理化调整,使其营养均衡。最后,在合理条件下,满足患儿需求,如果患儿抵触注射补液,可以尝试用米汤饮食进行补液。

1.3观察指标

根据调查问卷进行调查,比较两组患儿生理、心理舒适度情况评分以及患儿家属满意度评分,分值越高说明护理效果越好。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统计学SPSS26.0软件进行数据研究,通过(±s)、百分比(%)分别表示计量资料和计数资料,并分别采用t、x2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生理、心理舒适度情况评分

选用常规护理方法,参照组患儿生理、心理舒适度情况评分,组间差异较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选用个体化护理联合肢体语言沟通干预后,试验组患儿生理、心理舒适度情况评分明显优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生理、心理舒适度情况评分(±s,分)

组别

生理舒适度评分

心理舒适度评分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试验组(46)

58.64±5.08

91.24±4.07

62.56±4.27

90.26±4.07

参照组(46)

57.68±4.25

76.53±4.05

63.03±4.25

76.43±5.25

T值

0.983

17.376

0.529

14.120

P值

0.328

<0.001

0.598

<0.001

2.2比较两组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评分

3选用常规护理方法,参照组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评分,组间差异较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选用个体化护理联合肢体语言沟通干预后,试验组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评分明显优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比较两组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评分

组别

例数

比较满意

非常满意

不满意

总满意率

试验组

46

17(36.96)

23(50)

6(13.04)

40(86.96)

参照组

46

12(26.09)

18(39.13)

16(34.78)

30(65.22)

X2

5.974

P值

0.015

3讨论

   现如今,由于患儿患病率居高不下,临床儿科当中与患儿如何沟通以及护理成为了比较棘手的问题。以往采用的常规护理存在一定不足,在形式上过于单一,不能满足患儿心理及生理上的诉求,在治疗患儿过程中受到了阻碍,导致患儿家属的认可程度下降。随着医疗水平不断发展,新型护理模式也相继出现,通过语言肢体沟通联合个体护理能有效解小儿患者护理过程中的难题,它能缓解小儿焦躁不安的情绪心理,提高治疗依从性,也有效获得了患儿家属的认同感。在患儿入院之后给予拥抱及安抚,有利于增加患儿与护理人员之间的互动,促进彼此之间的熟悉感,也助于之后治疗的开展工作,并通过个体化护理干预,注意记录患儿各项生命体征值变化情况,如果患儿体温异常,要做好保暖工作,也要根据患儿自身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治疗策略,在合理化条件下,尽量满足患儿需求,进一步能高护理效果

[2-4]。此次研究表明,两组患儿在护理前的生理及心理变化评分无明显差异,护理之后,试验组患儿生理及心理变化评分优于参照组,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也优于参照组(P<0.05)。

   综上所述,在治疗小儿过程中应用肢体语言联合个体化护理干预取得了显著成效,值得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刘娜. 肢体语言沟通与个性化护理结合应用在小儿护理工作中的临床分析[J]. 婚育与健康,2022,28(1):15-16.

[2]郑慧芹. 小儿护理工作中肢体语言沟通的临床有效性和推广价值[J]. 中国保健营养,2021,31(10):26-27.

[3]陈小凤. 肢体语言沟通在小儿肺炎护理工作的临床应用对患儿满意度的影响评价[J]. 健康必读,2021(30):160.

[4]陈峥嵘. 肢体语言沟通联合个体化护理对小儿护理的效果[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21,13(11):176-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