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信息化上报护理不良事件在医院患者安全管理中的应用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6-07
/ 2

运用信息化上报护理不良事件在医院患者安全管理中的应用分析

闫建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400016

摘要:目的:分析在医院患者安全管理中运用信息化上报护理不良事件模式的效果。方法:在2021.12-2022.12期间运用信息化上报护理不良事件模式前后各选取100例患者数据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采用常规安全管理,研究组采用信息化上报护理不良事件模式,对比患者安全管理效果。结果研究组不良事件上报与处理用时更短;患者满意度更高,差异具有统计价值(P<0.05)。结论:在医院患者安全管理中,运用信息化上报护理不良事件模式可以有效提升医院方面对于患者不良事件的响应度,其对于患者健康的保障具有积极价值。

关键词:医院工作;安全管理;信息化;不良事件;应用效果

Analysis of the application of informatization in reporting nursing adverse events in hospital patient safety management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effect of applying information based reporting of nursing adverse events in hospital patient safety management. Methods: During the period from December 2021 to December 2022, 100 patient data were selected as the study subjects before and after the application of the information based reporting of nursing adverse events model. The control group used conventional safety management, while the research group used the information based reporting of nursing adverse events model to compare the effectiveness of patient safety management. Results: The study group took shorter time to report and handle adverse events; Patient satisfaction was higher, with a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0.05). Conclusion: In the management of patient safety in hospitals, the application of information based reporting of nursing adverse events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responsiveness of hospitals to patient adverse events, which has positive value for the protection of patient health.

Key words: hospital work; Safety management; promo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dverse events; Application effect

在医院日常工作中,作为重要的组织部分之一,安全管理工作的开展对于患者健康具有重要的影响。为了进一步促进患者不良事件的合理应对,大批医务工作者结合医院安全管理工作经验与相关工作方法进行了分析与梳理[1]。在此期间,研究资料表明,通过及时结合信息化的模式进行护理不良事件的上报,可以有效促进患者护理工作响应水平的提升。本文针对在医院患者安全管理中运用信息化上报护理不良事件模式的效果进行了分析,现整理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2021.12-2022.12期间运用信息化上报护理不良事件模式前后各选取100例患者数据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男60例,女40例;年龄24~75岁,平均(60.64±3.25)岁;研究组男59例,女41例;年龄28~76岁,平均(60.48±1.34)岁;差异无统计价值(P>0.0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采用常规安全管理,相关内容如下:①遵循医院制定的各类安全管理标准开展日常服务。②积极开展患者引导工作。

1.2.2 研究组  采用信息化上报护理不良事件模式,相关内容如下:①组织医务工作者对于信息技术进行合理学习,确保其可以有效提升自身信息素养,从而利用信息化系统对于护理不良事件进行上报[2]。②做好对于患者实际情况的系统分析,完善护理不良事件上报工作模式。③定期对于护理不良事件问题进行梳理,分析患者常见问题并总结相应的安全管理工作经验。

1.3 观察标准

1.3.1 患者不良事件管理水平  包括不良事件上报与处理用时。

1.3.2 患者满意度  分为满意、基本满意以及不满意。

1.4 统计学方法

选取统计软件SPSS20.0处理数据,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价值。

2 结果

2.1 患者不良事件管理水平对比

研究组不良事件上报与处理用时更短(P<0.05)。见表1。

表1 患者不良事件管理水平

组别

n

不良事件上报耗时(min)

跌倒

压疮

用药问题

管路事件

研究组

100

8.22±0.54

16.45±1.54

9.45±0.84

10.12±1.54

对照组

100

17.15±1.49

30.65±2.74

18.61±1.49

23.65±2.72

t

-

56.347

45.178

53.553

43.286

P

-

0.000

0.000

0.000

0.000

续表

组别

n

不良事件处理耗时(min)

跌倒

压疮

用药问题

管路事件

研究组

100

6.64±0.55

9.12±0.65

9.17±0.81

10.25±1.54

对照组

100

13.14±1.23

19.34±1.89

17.47±1.15

21.56±1.66

t

-

48.242

51.135

59.006

49.949

P

-

0.000

0.000

0.000

0.000

2.2 患者满意度对比

患者满意度更高(P<0.05)。见表1。

表2 患者满意度

组别

n

满意

基本满意

不满意

总满意(%)

研究组

100

62

37

1

99.00

对照组

100

50

43

7

93.00

χ2

-

-

-

-

4.688

P

-

-

-

-

0.030

3 讨论

为了进一步促进患者安全管理工作质量的提升,近年来,大批医务工作者结合医院日常工作特征与患者群体在就医期间的相关需要对于安全管理模式进行了分析与梳理,其促进了管理模式的多元化发展。大量研究资料显示,通过信息化上报护理不良事件模式的充分运用,医护工作者可以进一步实现对于患者管理工作问题的合理改进,确保其朝着信息化的方向转型[3]。在此过程中,通过结合相关平台及时对于患者问题进行上报和梳理,有助于帮助医院方面更好地实现对于患者管理工作中潜在问题和风险的充分识别并制定相应的策略,这一点对于患者护理工作模式的优化拓展很有帮助[4]。另一方面。通过相关工作的合理推进,医务工作者可以进一步实现对于不良事件管控模式的调整改善并结合上报的事件充分分析患者在日常生活和护理期间容易出现哪些问题,这一点为医务工作者进一步细化安全管理工作水平提供了更多的可能,促进了患者管理工作的持续优化与充分拓展,其对于患者健康的持续改善至关重要[5]。从患者的角度来看相关工作的推进,有助于促进其健康的持续保障,为患者就医期间健康的维护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本次研究结果指出,通过信息化上报护理不良事件模式的开展,医务工作者对于不良事件的上报与处理用时均有所缩短,其对于患者不良事件的妥善应用与健康的保障具有积极价值。基于此,患者对于安全管理模式的满意度水平有所提升。

综上,在医院患者安全管理中,为了提升工作综合水平,医务工作者应积极运用信息化上报护理不良事件模式开展日常工作。

参考文献

[1] 何云霞,戴雨梅,丁燕,等. 信息技术支持下的PDCA循环在降低护理不良事件漏报中的应用[J]. 中华养生保健,2023,41(6):193-196.

[2] 高放,温贤秀,毛孝容,等. 基于云计算下护理不良事件管理系统的构建和运用[J]. 当代护士(中旬刊),2022,29(11):159-162.

[3] 马洪峰,寇文静,苏向单,等. 妇幼保健机构护理安全事件发生特点及影响因素分析[J]. 河南预防医学杂志,2022,33(10):787-790,794.

[4] 何云霞,李爱萍,印锦,等. 护理敏感质量指标信息化系统的构建和应用[J]. 全科护理,2021,19(24):3411-3414.

[5] 陈广兰,肖淑宁,邱兰,等. 基于信息化的基层医院护理管理效果分析[J]. 现代医院,2021,21(8):1230-1233,1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