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心理危机事件的干预与反思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6-12
/ 2

突发心理危机事件的干预与反思

何烜

(天津中医药大学,天津,300000)

摘要:随着高等院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大学生数量逐年上涨,心理危机突发事件越发频繁,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也越来越受关注。笔者以工作中的实际案例为基础,介绍了解决突发心理危机的干预手段和反思,以增强辅导员处理突发心理危机事件的能力。

Abstract: With the continuous expansion of enrollment in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 the number of college students is increasing year by year, and psychological crisis emergencies are becoming more frequent. The psychological health of college students is also receiving increasing attention. Based on practical cases in work, the author introduces intervention methods and reflections to solve sudden psychological crises, in order to enhance the ability of counselors to handle sudden psychological crisis events.

心理危机是指个体在遇到了突发事件或面临重大的挫折和困难,当事人自己既不能回避又无法用自己的资源和应激方式来解决时所出现的心理反应。而突发心理危机事件是指当事人将心理危机付诸行动。近年来大学生群体确诊抑郁、焦虑等心理疾病人数越来越多(1),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尤其是疫情封控的社会背景下,高校学生通过新媒体开展线上课程等越来越多,导致了学生对新媒体依赖的程度越来越深,对书本以外的知识了解的也越来越多。但由于阅历过少,许多学生缺乏明辨是非的判断力及能力,其价值观容易被一些错误的言论所误导。另外由于当代大学生沉迷于互联网的时间大幅度增加,与父母以及周围同学交流大大减少,导致部分学生自身的社交圈不断恶化,从而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巨大的负面影响,心理问题日益增多,严重影响高校及学生的基本安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辅导员在对大学生群体开展管理及服务的相关工作中,要重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积极探索当下00 后大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遵循与其相匹配的教育规律,加强其心理品质的塑造和培养,帮助其形成自尊自爱、自信自强的优良品格,提升其直面挫折、克服困难的能力。(1)辅导员作为与大学生接触最多的群体,更易于发现学生出现异常状况,及时恰当的介入及干预可以尽可能的避免心理危机的发生,从而将突发事件对大学生的伤害降到最低。从辅导员角度而言,增加应对心理危机事件的处理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是一项必不可少的基本课程。笔者就亲身经历的真实案例阐述处理突发心理危机事件的干预全过程和从中引发的反思。

学生基本情况:大一女学生,18岁,本地生源,班级的心理委员,尊敬师长,待人友善、谦和,乐观向上,乐于助人,有良好的群众基础;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多项课外实践活动,并及时与班级同学沟通做好心理委员的工作,与周围同学相处融洽;学习刻苦,成绩优秀,大一第一学期在专业排名第一;家庭物质条件优越,父母均为公职人员,无生活压力。学生本学期心理测评为二级风险,经过谈话发现:由于父母曾常年忙于工作与学生交流较少,导致学生与父母产生一定的隔阂,偶尔会出现矛盾。学生表示这些情况已持续多年,自己早已习惯因此不会影响自己。曾数次与家长联系,家长回应表示会持续关注学生,但询问学生后反馈效果不明显。平日喜欢在QQ上花费大量的时间与他人交流,否认自己存在心理问题和自杀倾向。

突发事件情况:某天上午10点左右,该生在课上因与好朋友吵架而情绪失控,站在教学楼楼顶楼窗台上意欲轻生。附近的老师得知情况后第一时间前往现场,在现场安抚学生情绪,并寻找合适的机会将该生解救,及时制止了恶性事件的发生,未给学生造成实质性的伤害。后带回办公室立即展开谈心谈话工作。

解决方法:首先安抚了学生过激的情绪,杜绝该生轻生的行为。该生表示自己本学期明显感觉到学习压力增加:高考学的是文科,对本专业理科的学习内容接触较少,无相关知识储备,因此学习的难度越来越大。学生本人表示对自己严格要求,希望能保持住现在的成绩和排名,因此本学期的学习压力也越来越大。学生自身长时间与父母相处不融洽,认为父母对自己的关心过少,更加上前一天由于与父母言语上产生矛盾。今日早晨由于情绪低落而让自己的好朋友对自己产生了误会,于是该生认为自己对家人、周围同学以及社会都造成了一定程度的伤害,遂因一时情感冲动产生轻生的想法并付诸行动。

随后联系该生父母赶往学校,并向其讲述了该生的情况及现状。家长首先对学院的及时救助表示了感谢,同时也承认之前由于工作过忙疏忽了与学生的沟通,也未对之前辅导员老师的电话提醒予以重视。学生父母表示该生多年与父母相处不睦,认为父母对其关心过少,中学时发生过数次的轻生行为。学院领导多次强调家长与学生之间沟通的重要性,同时要求家长一定要引起足够重视。学生家长表示认可与感谢,通过现场与学生谈话安抚好学生情绪并带回家,待调整好状态后去医院进行心理疏导及治疗。

重点学生一对一帮扶计划:与该生及其父母保持密切联系,做好后期疾病诊治及休学等相关工作处理;

其他涉及学生做好情绪安抚及心理疏导;

辅导员老师定期与该生谈话,了解思想动态,并对其不稳定的情绪及思想动态予以批评指正,做好正确的思想引导工作。与其父母沟通,建议家长在家做好心理疏导工作,积极与学生交流谈心,并及时去医院进行系统治疗。建议该生休学一年,以便进行调整与治疗,与该生及其父母交流表示同意与认可。在休学期间仍要密切关注学生心理变化,以观察学生是否符合复课的基本条件。

在一年的休学调整中,学生父亲找到多位心理咨询医生为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和药物治疗,经过一整年的治疗,心理医生认为学生已基本恢复正常,并表示可以继续回校完成学业。学生母亲也用了一整年的时间陪伴学生,在这一年的时间里带学生外出旅游,在家一起做家务、学习做甜点等学生喜欢做的事情,母女之间的感情更加深厚,学生母亲也多次表示感谢这一年的时间,拉近了母女之间的感情,也消除了学生与父母之间的隔阂。学生本人返校后也第一时间和辅导员当面道歉,表示自己今后不会再有任何冲动的行为,有问题和困惑会第一时间与辅导员和家长联系。现学生通过自己优异的成绩已成功转入自己喜欢的专业。

反思与总结:

在心理危机中辅导员起着重要的作用,在突发事件中要第一时间赶往现场确保学生人身安全,随后要问题评估、制定并实施帮扶计划、总结反馈效果等几方面实施干预。具体总结如下:

1、要做到与时俱进,拉进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新时代辅导员要学会运用微信朋友圈、微博、抖音等网络途径,及时了解掌握学生的思想状况及基本动向。(2)通过进班查课、走访宿舍等活动深入学生学习生活,围绕学生亟待关注的需求定期举行班会,全方位掌握学生情况。对于人际交往层面、学业压力层面、家庭条件方面等存在特殊况的学生给予重点关注,及时与学生、家长联系,实现家校帮扶机制。

2、重视心理测评反馈结果,及时跟进存在风险等级学生的谈话,要深入细致地谈话,从而保证学生的谈话真实,不能偏信学生的一面之词,浅谈即止。辅导员是学生工作的管理者,但更是学生的知心朋友,在日常工作中要通过真心换取学生的真心,要成为学生可以真正信赖的人。在与学生谈话时要表现出足够的亲和力,学会尊重学生的隐私,与家长联系时掌握好方式方法,提高学生对自己的信任程度,从而更深层次地了解学生的真实状态。提高发现心理问题的敏锐性,尽早进行干预。

3、摒弃错误的传统观念和传统模式,对学习优秀和人际交往正常的学生也不能放松警惕。很多学生表示大学学习的课程与自己高中学习的内容完全不符,导致了这部分学生的学业压力增大。此案例的学生沿袭高考时的状态,上大学后仍然严格要求自己,在保证学习成绩的同时还积极参加各项活动,因而造成心理压力过大,最终形成恶性循环。因此谈话时也要格外注意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此类学生也存在由于对自己要求过高、过分在乎成绩和排名等原因,从而产生学业方面的压力。

4、充分发挥辅导员的沟通枢纽作用,尤其是其家庭之间的联系。在大学生入校后,大学生辅导员都会对学生及其家庭情况进行摸底,在日常管理工作中,对学生在校的日常表现情况均要进行积极的沟通,建立家校共同育人的理念。父母对学生家庭环境的改善具有重要的影响,通过介入其父母开展工作,整合其父母的有效资源,从而进一步服务到学生。同时,帮助学生整合其自身所处的外部环境资源,改善自身社会支持网络,提高应对心理危机突发事件的能力,最终顺利度过危机,健康成长。

    大学是人生的关键阶段,不仅是最后一次系统性接受教育的机会,也是对未来步入社会的一种准备。虽然摆脱了高考的重担,离开家独立参与团体和社会生活并亲身实践,有了更加自由和可支配的空间,但也同样面临着适应性、情感、学习等问题,产生自卑感、失望感、焦虑感、恐惧感等情绪,甚至产生抑郁、自杀等问题发生。作为高校辅导员,应关注学生生活,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引导,帮助学生合理规划大学生活。上述案例作为学生日常管理中的特殊案例,但是并非学生管理中的个案,需要引起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关注。

参考文献:

[1] 戴赟. 高校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的现状及相关文件解读[J]. 心理学通讯,2022,5(02):97~105.

[2] 时莎莎,黄舒清,侯美羽. 学校社会工作介入大学生心理危机突发事件的建议与反思——以北京B高校辅导员工作为例[J]. 北京城市学院学报,2022(03):10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