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教育在高中生“五育”中的重要性:基于实证的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6-13
/ 2

劳动教育在高中生“五育”中的重要性:基于实证的分析

杨万桥

甘肃省古浪县第一中学 (733100)

摘要:劳动教育在高中教育中的地位愈加重要,其对学生的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的促进作用不可忽视。本文从实证分析的角度出发,探讨了劳动教育在高中生“五育”中的缺失、迫切性以及对学生发展的重要性,从培养责任感、发展合作能力、激发创造能力、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等方面展开论述。

关键词:劳动教育;高中生;五育;责任感;合作能力;创造能力;

一、劳动教育在高中生“五育”中的缺失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人们对于教育的需求也越来越高。高中生的“五育”教育(即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在实现学生全面发展和提升方面起着重要作用。然而,当前的高中教育中,劳动教育的开展还存在一些问题。根据统计数据显示,全国高中阶段学校中有35.2%的学校开展劳动教育的时间少于每周一节,有17.5%的学校根本没有开展劳动教育(数据来源:《2019年全国中小学劳动教育发展报告》)。针对某农村中学家长及学生的调查也反映出类似的结果。接受调查的家长中,92.6%的家长支持学校开展劳动教育,但只有4.85%的家长反映自己的孩子干过农活;被调查的学生中,98%的学生劳动活动仅限于“洗衣服”、“洗碗”、“打扫卫生”,在职业取向意向中,选择“农林矿业类”的达到了0%。要知道,该校77%的学生来自农村。这些数据反映了目前劳动教育,尤其是体力劳动教育,在高中生“五育”中的缺失情况。在高考“唯分数论”的指引下,许多学校的劳动教育名存实亡,劳动教育课只存在于课表中;劳动教育仅限于“学雷锋日”的一些公益活动。全社会对劳动教育重视度不够,“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观念依然根深蒂固。家长对学生的劳动教育的忽视与弱化,以及“分数至上”的观念,导致家长即使有鼓励孩子参与劳动的机会,也不愿让孩子在其上“浪费时间”。中考对学生的分流,不但没能扭转对劳动教育的错误认识,反而强化了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对立。

二、劳动教育在高中生“五育”中的迫切性

劳动教育在高中生“五育”中的迫切性不容忽视。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年轻一代越来越缺乏基本的生活技能,例如缝纫、修补、烹饪等等。根据《2019年全国中小学劳动教育发展报告》数据,仅有35.1%的学生会进行基本的家务劳动,而这对他们未来的生活将造成不良影响。在2020年3月20日发布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中明确指出“近年来一些青少年中出现了不珍惜劳动成果、不想劳动、不会劳动的现象,劳动的独特育人价值在一定程度上被忽视,劳动教育正被淡化、弱化。对此,全党全社会必须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强劳动教育。”该《意见》表明,在国家层面上,党和国家已认识到劳动教育在高中教育的严重缺失,并对纠正这种缺失提出了相应的方案。此外,劳动教育还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培养责任感和自我意识。在未来就业和社会生活中,这些技能和素养将对他们的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

三、劳动教育对高中生发展的重要性

1.培养责任感

劳动教育可以让学生通过劳动实践,深入体验到劳动的重要性和意义,理解自己的责任和义务。例如,在校园里,学生可以参与到环境整治、植树造林、文化墙维护等活动中,增强责任感和自我约束力。据调查显示,在参加劳动教育的学生中,有76.8%的学生表示他们更加珍惜自己的时间和劳动成果,更加注重卫生和环境保护(数据来源:《劳动教育在中小学生身心健康和品德修养中的作用研究》)。通过劳动教育,学生们不但可以增加生活经验,更能体会到父母劳动的艰辛,进而激发自己努力学习的精神与斗志,增强学习与生活中的责任感。仍以上文提到的该农村高中为例:2010年前后的学生对学习的态度有明显不同。2010年前,城镇户籍学生对学业不感兴趣,学习成绩不太突出。农村籍的学生学习更刻苦,高考成功的几率更高;2010年后,城镇籍的学生考上名校的人数超过农村户籍学生。深层的原因在于,随着城乡居民经济收入差距的缩小与家长教育程度的分化,城镇籍学生的努力程度远高于农村籍学生。许多来自农村的学生,一年中竟然一次农活都不曾干过。责任感的降低,与学业表现欠佳之间有密切关系。

2.发展合作能力

在劳动实践中,学生需要与他人合作完成任务,这种合作需要有明确的分工和协调,促进了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例如,在农村实践中,学生需要与当地村民一起完成耕种、收割等工作,这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农村的现状,同时也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技能。据统计数据显示,在参加劳动教育的学生中,有85.3%的学生认为劳动教育可以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协作能力(数据来源:《劳动教育在中小学生身心健康和品德修养中的作用研究》)。合作精神的重要性,在现代社会得到充分体现,越来越多的工作需要合作。合作精神不是与生俱来的,它需要在劳动实践中培养。而劳动教育,正是培养合作精神的重要途径。

3.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劳动教育可以让学生通过实践体验,了解社会、了解自己,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例如,在社区服务中,学生可以了解社区的文化和特点,理解社区的重要性和意义。在义务劳动中,学生可以了解弱势群体的生存现状,学会关爱他人,树立人道主义精神。据调查数据显示,在参加劳动教育的学生中,有92.4%的学生表示劳动教育可以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数据来源:《劳动教育在中小学生身心健康和品德修养中的作用研究》)。

四、劳动教育对高中生德智体美教育的促进

劳动教育是德智体美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在多个方面促进高中生的全面发展。陶行知先生认为,劳动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人的健全发展,它需要把培养人的健康体魄、科学的头脑、艺术的兴味、改造社会的精神结合起来。将劳动教育作为整体教育的一部分才能培养孩子自己动手,发现劳动机会,学会看事做事,养成自主劳动的品质和能力。在德育方面,劳动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意识,提高学生的自我约束能力。在智育方面,劳动教育可以让学生通过实践体验,了解科学技术的应用,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动手能力。在体育方面,劳动教育可以锻炼学生的体魄,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在美育方面,劳动教育可以让学生感受到美的存在,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素养。综合来看,劳动教育对于高中生的全面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结论

综上所述,劳动教育在高中生的“五育”教育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劳动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同时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合作能力、创造能力,提高学生的自我约束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然而,目前高中生的劳动教育存在缺失,需要引起高度重视和改进。

因此,我们建议高中教育机构在教学计划中加强劳动教育的实施,包括增加劳动课时、扩大劳动实践领域、丰富劳动实践形式、提高劳动教育的教育质量等。同时,学校应该加强对劳动教育师资力量的培养和教学资源的投入,提高劳动教育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约翰·杜威. 民主主义与教育[M]. 王承绪,译.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0:10.

[2]杨杰. (2016). 劳动教育在中小学生身心健康和品德修养中的作用研究. 现代教育论丛, (5), 63-65.
[3]肖红, & 钟立敏. (2018). 我国中小学劳动教育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教育发展研究, 4(11), 37-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