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服装表演的社会化功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6-15
/ 2

浅析服装表演的社会化功能

吴子轩,史景旭,黄若山

西安工程大学  710000

摘要:表演源于生活,人类生活中一切刻意展示的行为都可以归纳于表演的范畴,人类生活中的表演既有展示自我个性的一面,又有受到社会规范制约的一面。服装表演作为表演的一种形式,应遵循表演规律,与社会紧密连接,剖析属性中的社会化一面,应该回到社会生活中,以社会化功能回馈社会,服务社会,服务大众。

关键词:服装表演;社会化;功能

1服装表演的社会化功能

1.1矫正体态,健康身心

服装表演技巧是指服装表演者穿着特定的服装在特定的环境下所进行的具体表演,包括站、转、走、演四类动作。站是模特表演的最基本姿态,包括原地站立姿态和原地造型。转是指停步转身,是模特表演中的连接动作,可以多角度全方位的进行表演展示,多作用于造型的前后及上下场时,可细分为停步与转身。走是指模特在表演时的走路步法,也称为台步,是服装表演中的主要环节。演是指演绎,有意的的展现,是模特在服装表演行为中最需要揣摩的一类动作,是服装表演行为的灵魂所在。服装表演对于人体健康最直观的帮助就是对于体态的矫正,是可视化的。服装表演首先强调的是人的体态的正确,通俗来讲就是“站有站相,坐有坐相”。除了对站立、坐下时静止状态的体态有要求,服装表演特别也对于人行走状态时的身体姿态有较高的要求。大众学习服装表演走姿并不需要训练成专业模特的台步,而是矫正错误的走姿,可以正确、规范、自然、优美的行走,使个人看起来落落大方,精神抖擞,并且保持身体的健康。有能力者可以通过对服装表演行走的学习掌握不同节奏、不同步伐大小的行走方式,形成多种走路风格,或优雅,或活泼,或稳健,或干练,在不同的场合切换自如。人身体的健康发展有助于心理的健康发展。学习服装表演在改善人身体体态的训练过程中,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到健康心理的走向。是一个相辅相成、互相作用的过程。体态改变心态。个人的行为举止、身体姿态的变化可以影响或改变人的心理状态。人在运动的时候身体因为身体机能的刺激会产生大量的多巴胺,这种物质可以刺激我们的大脑,是一种使我们感到愉悦的“快乐因子”。所以即使当我们在运动后肌肉分泌乳酸感到酸痛的时候,运动后的轻松和愉悦感也久久不能散去。

1.2提升对美的感知

服装表演是一门具有审美特性的表演艺术形式,姿态优美的表演者穿着蕴含美的服装,集合多种艺术元素共同呈现,为具有审美能力的观看者展示具有美感的表演,在这个创造美、表现美的过程中,既是对现实审美的反应,也对现实的审美产生影响。服装表演的审美表达手法,在形式与内容、主体与客体、共性与个性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促进,走在一条表现美、传递美、体验美、感化美审美路径上,以个体审美影响社会集体审美,帮助推动社会于美的教育。蔡元培在1912年2月所著《对于新教育之意见》中,将美育列为五种教育之一,认为“美感者,合美丽与尊严而言之,介乎现象世界与实体世界之间,而为津梁。”通过美育,可以提升人们的趣味和情操,树立美好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服装表演审美特性社会化帮助大众在社会生活中对美的感受和教育。大众通过观看服装表演,可以认识和欣赏到所展示服装的设计风格、设计细节、面料质地、颜色构成、搭配技巧等服装之美;表演者的身体姿态、曼妙步伐、肢体摆动、姣好面容等体态之美;空间环境的舞台布景、视频图画、建筑艺术、灯光明暗等情景之美;配合音乐的节奏变换、轻重缓急、优美歌声等韵律之美。服装表演所展示出来的审美使大众在认识和欣赏的同时也是在作为观看者体验,更可以自身作为参与者去体验其中之美。大众通过对服装表演的体验,能够更好的感受服装表演的内在之美。服装表演矫正人的体态、挺拔人的身姿、规范人的行为举止等是服装表演美的外化,服装表演的内在美提高人感受美的能力。人穿着美的衣服进行表演行为可以充实和丰富内心和精神世界,穿着不同的服装在不同的环境中展示,扮演不同的社会角色,可以增加人的心理阅历,甚至体验和感受不同的人生人格。

1.3帮助扮演社会角色

服装表演要求一名优秀的模特除了要有完美身材比例,姣好的面容皮肤这些基本的素质外,更重要的是要有一流的表演能力,并结合不同服装类型,不同服装风格等等的综合应用技巧。服装表演的特点之一是扮演一类人,具有代表性,服装表演的社会化功能可以帮助人在社会生活中更好的扮演社会角色。大众在社会生活中都有自己的社会角色,身处不同的环境,面对不同的人物,自我的社会角色也在进行切换。服装表演在舞台上所扮演的人物具有代表性,概括性,扮演时需要揣测和掌握人物的身份属性、性格特点,想象身份特征并将自己带入进去才能呈现出更贴切的表演。如穿着职业装的人在工作时的身体姿态更具约束感,行走步速因需保持高效的工作效率和干练的职业形象而较快,步伐也较大,眼神坚定且表情体现注意力集中;穿着礼服的人在参加宴会时身体姿态高雅且舒展,体现高贵自信之感,走步速度因环境轻松愉悦而虽缓慢却稳步,表情应松弛且面露微笑。服装表演对于舞台上角色扮演的呈现着重于典型的神态动作和心理动作,而非具体到某一个具象的人的外在形象演绎和内在心理揣摩,表演的社会化更贴合大众在社会生活中对于不同社会角色扮演之间的需要。服装表演扮演一类人的特点相较于戏剧表演扮演一个人,更易使大众学习模仿,更易被大众所接受。

1.4提高社会协作能力

服装表演做为一个系统性的艺术活动,其基本构成因素由模特、时装、音乐、场地、舞台美术、灯光等构成。服装表演是一项需要团队协作的集体性活动,涉及多方面人员及工作内容,所以大众参与服装表演可以锻炼团队协作精神和团队协作能力。人在社会中是由单独存在的个体,根据相互之间的关系形成连接,构成一张社会关系网。在现代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彼此协作、相互需要表达的更加密切,社会中的生产、制作、呈现等往往都需要人和人或团队和团队间的共同协作结合高效分工以满足现代社会的高速运转。大众参与到服装表演中有一个相对完整的过程,从认识了解,到学习服装表演的各种表演行为,理论技巧,再到最终呈现出一个阶段性的成果展示或一场完整的服装表演。而在小范围的学习服装表演或自发地参与服装表演时,有时一个人就是一个独立的参与元素。如现在一些中老年或退休的人员,会在一些固定的时间段聚集在一起,或室内或室外,自发的组织一些服装表演的学习或展示活动。其中有经验或表演能力相对较强的人便在其中充当其他人老师的角色,有人负责大家的道具采买,有人负责团体服装的订购,有人负责每次音响设备的保管与调试,也有人负责场地的租赁或清扫等内容。这个过程便很好的体现出服装表演的团队协作性,使个人在独立学习感受服装表演的同时,又在社会层面共同参与到集体的合作中。这样服装表演中人与人之间的互相帮助、互相配合、共同协作的精神和能力可以很好的启发和调动人在其他社会行动中的协作能力,延展到各年龄阶段、各生活层面。

2结语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对精神文化的需求逐渐增强,服装表演作为一种兼具商业性、文化性、娱乐性的表演艺术形式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人民大众的社会生活中,成为大众日常消费及娱乐的一部分,对于服装表演的研究也日益增加与深化。

参考文献

[1]王元.服装表演专业学生就业路径分析[J].化纤与纺织技术,2022,51(01):215-217.

[2]金润姬,韩爽.服装表演舞台美术设计的表现形式[J].西部皮革,2021,43(23):111-112.

[3]金润姬,吕文丰.新媒体语境下服装表演传播的社会功能性研究[J].西部皮革,2021,43(19):142-143.

[4]陈爱云.我国服装表演艺术与音乐发展研究[J].棉纺织技术,2021,49(05):10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