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信息技术为依托,构建新型小学语文课堂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6-15
/ 2

以信息技术为依托,构建新型小学语文课堂

蒲志峰

甘肃省天水市甘谷县新兴镇姚庄小学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早已进入了信息时代,这也给教育改革和创新提供了有利条件,教育信息化成为必然发展趋势。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可巧妙运用信息技术这一助手实现课堂上师生的实时互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语文课堂更加高效、直观。基于此,本文结合教育教学实践,在语文教学中深度融合信息技术,并重点阐述了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信息技术;高效课堂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新课改要求大力推进信息技术运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为教与学活动的有效开展提供有力工具,以此改革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促进高效课堂的构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将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相融合,创新语文教学模式,让学生获得最大的学习收益,有助于构建出高效的语文课堂。下面笔者就结合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为例,从以下几点主要对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深度融合与运用策略进行阐述。

一、运用信息技术,进行课堂导入

在以往的小学语文教学导入环节,教师常常以回顾上节课知识或者提问的方式导入新课,这样的方法较为单一,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偏低,很难发挥课堂导入的作用。而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课堂导入,在课堂开始借助信息技术图片、声音、动画的功能向学生展示语文知识,一方面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另一方面可唤醒学生的学习意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语文知识,进而为后续后续课堂教学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础,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例如,在《富饶的西沙群岛》这一课教学中,这是一篇精读课文,作者通过对西沙群岛地理位置和美丽富饶的描写,表达了对西沙群岛的热爱之情。但由于学生没有真正见过,如果只是让学生单纯地阅读课文,很难真正想象到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更无法深刻体会到作者的情感。对此,在课堂导入环节,我便借助信息技术向学生展示了西沙群岛丰富物产的视频,其中有海里的鱼、还有珊瑚以及五光十色的物产,构建了一个与课文内容相贴近的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感受西沙群岛美丽的风光,然后引导学生阅读课文,这样一来,学生就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从而实现高效的课堂导入。

二、运用信息技术,激发学习兴趣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乐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充分说明了学习兴趣是影响学生学习效率的重要因素之一。而且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培养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学习兴趣,是小学语文课程教育的一大重要目标。将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课程教学的融合,为学生打造一个动静结合、图文并茂的教学情境,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很大的积极作用。学生对语文学习有了兴趣,自然就能为高效课堂的构建打下基础。

例如,在《观潮》这一课教学中,在课堂上,教师充分利用电子白板EN5进行展示课前所搜集到的与钱塘江大潮有关的资料、视频,同时配有音频,打造了一个兼具视听的教学情境,给学生一种身临其境质感,学生立马对这篇课文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而且学生通过视频可直观感受到钱塘江大潮涨潮奔流的阵势,与此同时,教师可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并对照所播放的视频,学生通过对比对钱塘江大潮的壮观有了更深刻的感受,更真切地感受到钱塘江大潮的雄奇壮丽,非凡的气势,以此达到优化语文教学的效果,使学生在视频的激发下主动学习语文知识,进一步实现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

三、运用信息技术,突破教学难点

我们都知道,小学语文教材中大多数课文中都有相应的教学难点,学生理解起来难度较大,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只是凭借教师讲授很难攻克这些教学难点,既不利于学生的理解,也会影响教学质量。基于此就要求教师采用有效的教学手段解决这一难题,如果教师能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将教学中的重难点转化为具体的事物,以生动、直观的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不仅能降低知识难度,促进知识理解,还能大大优化语文课堂教学的效果,更好地实现课堂教学目标。

例如,在《赵州桥》这篇课文教学中,以往信息技术不发达的时代,任凭教师口述讲的天花乱坠也无法让学生精准地体会到赵州桥的特点,无法体会到作者所表达的情感。但在信息时代下,利用授课助手辅助课堂教学,制作精美教学视频,不但比教师天花乱坠的讲授更快捷、高效,还能有效突破教学重难点,同时能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赵州桥坚固且美观的特点,体会到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另外,利用希沃授课助手辅助课堂教学,分享资料给学生,为课文教学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性,使学生对课文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有效攻克了教学重难点。

又如,在讲《题西林壁》这首诗时,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以语言讲授为主,由于语言讲解过于苍白,不利于学生对古诗的理解,若能巧妙运用信息技术,则可有效突破教学重难点。如“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一句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为了让学生有更准确地理解,我就给学生播放了与这首诗相关的情景图片,然后询问学生的感受,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这两句的意思,并与同伴对这句诗进行讨论,思考“岭”和“峰”有什么不同?结合多媒体显示的情景体会作者表达了这样的情感。在多媒体辅助的基础上,学生之间经过讨论得出这样的结论:一说明作者身在庐山中,视野狭窄,看不清庐山的真正面目。另外一层意思说明要想对某个事物有全面的认识,就必须站在客观的立场上进行分析。如此一来,通过学生观看图片和视频,仿佛能真正感受到当时作者的处境,从而突破了教学重难点。

四、运用信息技术,帮助课后巩固

依托信息技术帮助学生课后巩固知识,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果只是让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知识,不进行课后掌握很难真正掌握所学知识,而且如果只是给学生布置作业让学生进行练习,枯燥的作业模式无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利于课后作业目标的实现。而如果依托信息技术,将课堂上学生学起来比较难得内容以及学生理解不透彻的内容制作成微课视频,并分享给学生,让学生对自己没有理解的内容进行反复观看,或者遇到不懂的问题时可在线咨询教师,实现在线实时交流互动,从而为构建高效课堂奠定坚实的基础。

例如,在《火烧云》这一课教学中,课堂教学结束之后我发现,学生对课文中描写火烧云的写作手法掌握不是很好,针对此情况,我就将课文中的描写手法以微课视频的方式分享给学生,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时间和情况观看微课视频,并学习其中的描写手法,与此同时,为了让学生扎实掌握,可引导学生模仿其中的手法对身边的景物进行描写,并将其上传到班级平台中,教师及时给予指导,帮助学生熟练掌握,继而达到这节课教学的根本目标,促进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

总而言之,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深度融合与运用,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大有裨益。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实现了语文教学的数字化,教师采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创新语文教学模式,可有效增强师生之间的互动,调动学生学习参与积极性,使学生在课堂上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继而提高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进而实现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

【参考文献】

[1]张亚丽.在信息技术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模式的探索研究[J].知识文库,2021(02):85+87.

[2]孙娟娟.浅谈信息化教学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有效运用[J].考试周刊,2021(03):4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