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时代制造企业全面预算管理转型路径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6-15
/ 2

数字化时代制造企业全面预算管理转型路径

王荣

山西航天清华装备有限责任公司,山西长治,046012

摘要:制造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为稳定国家宏观经济大盘发挥着关键作用。本文从数字化时代对制造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要求出发,分析了制造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并从针对问题提出制造企业全面预算管理转型的路径。希望本文对制造企业提升全面预算管理水平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和指导意义。

关键词:数字化时代  制造企业  全面预算管理

一、引言

国家在《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明确提出:要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促进经济技术与实体经济相融合,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同时要保持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的新要求。据工信部2022年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球比重接近30%,持续保持世界第一的制造大国地位。全面预算管理在企业日常经营活动中发挥着牵引和资源配置作用,如何在数字化时代实现转型,对于促进制造企业敏捷反应市场需求、实现产业升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数字化时代对制造企业全面预算管理要求

进入数字化时代,制造企业的内外环境发生很大变化:对外,面临的市场竞争异常激烈,产品同质化速度加快,企业盈利空间缩小;对内,面临着制造过程智能化、管理数字化、成本核算精细化的内生发展要求。全面预算管理作为链接战略目标与日常经营的关键环节,承担着贯彻量化战略意图的重要使命,需深刻切入制造企业全业务流程及各个环节,敏捷反馈决策信息,明确风险与机会,推动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三、制造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现状

1.全面预算支出标准体系不健全

预算支出标准是指为实现经营管理目标,由行业或企业统一规定的重要事项的量、金额及比率标准,是制造企业全面预算编制的基本依据,也是实现成本控制的重要手段。目前制造企业预算标准的建设主要集中在财务部门,缺乏业务部门的参与,预算标准体系与业务发展匹配程度不高,同时已建立的预算标准体系未全面覆盖企业主要经营业务。在预算编制过程中,业务人员主要依据历史财务数据和个人经验申报预算,预算松弛及不合理现象时有发生,预算控制和评价作用不强,预算标准体系的完整性亟需提升。

2.产品标准成本测算不准确

制造企业产品成本核算主要是基于财务会计的核算,即直接从财务系统采集构成产品直接成本的料、工、费等数据,并对辅助生产费用和间接费用按工时或工资比例进行分摊,将两者的加和作为产品的实际成本。这种核算方法容易计算出企业利润总额,主要是用来满足财务报告的外部使用者,但是对于企业内部使用者而言,基于财务会计的成本核算无法准确判断各产品真实的盈利情况,特别是对于制造企业新产品的市场承揽,如果无法快速、准确对产品标准成本进行测算并对用户提供报价,很有可能使企业面临亏损风险或在竞标产品中失去宝贵的市场机会。

3.全面预算管理信息化手段落后

制造企业的全面预算管理内容较多,涉及生产经营活动的各个环节。目前大部分制造企业尚未建立全面预算管理系统,部门预算数据的管理仍靠手工统计来完成,工作量较大、效率较低,若企业市场承揽变动幅度较大,则很难对资源投入进行调整,不利于发挥预算牵引业务行为。部分制造企业已意识到数字化对预算管理方式变革的要求,建立了全面预算管理系统,但未与网上报销系统、财务核算系统、ERP系统、固定资产投资系统及其他业务系统实现互联集成,导致各种数据资源过于分散,数据统计口径不一。财务部门无法通过有效的途径获取最真实的业务信息,业务部门无法及时获取最新的财务信息,业务、财务未深入融合,存在信息孤岛,不利于对外部市场做出迅速响应。

四、制造企业全面预算管理转型路径

1.健全预算支出标准体系

制造企业的业务部门应协同财务部门共同开展预算支出标准建设,综合运用调查研究、实际测试、历史数据统计分析及对比先进企业定额标准等方法,以业务流程为主线,按照成本效益原则,分类建立资产类业务与费用业务定额标准,形成预算支出标准体系,并根据实际情况定期对标准体系进行动态调整和维护,财务部门还应做好预算项目与会计科目之间的对应衔接关系。制造企业预算支出标准体系的建立与完善,可有效改善预算编制无依据、不合理的现状,推进预算管理的精细化、标准化和规范化水平,并为建立全面预算管理的信息化打好坚实的基础。

2.建立精细化的成本测算模式

纵观成本核算发展的历史过程,基于生产流程的成本核算是制造业实现成本管理数字化的基础[[1]]。制造企业可按标准成本法基本原理,参考现行材料、人工定额标准,直接计算出单位产品的直接材料成本和直接人工成本;同时按照作业成本法基本原理,对产品价值链进行梳理,利用资源动因、作业动机等要素,将折旧、燃动等间接成本集中到相应的作业成本中心并按作业量进行分摊。将以标准成本计算得出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与作业成本法下求得的间接费用进行加总,得出产品的标准成本。在数字化时代,制造企业的产品已逐步实现自动化生产,

基于生产流程的成本测算模式,既保持了标准成本的控制作用,又引入了成本动因,还可反映产生成本差异的具体作业,有助于制造企业实现降本增效,争取更大的市场机会。

2.建立全面预算管理系统

为适应市场竞争及数字化时代发展要求,制造企业需建立涵盖预算目标、预算编制、预算控制、预算分析、预算调整及预算考核功能的全面预算管理系统,并引入基于市场变化的滚动预算管理体系。在系统建设前期,需做好业务部门属性、预算项目、预算支出标准、会计科目及预算管理流程等信息的初始化工作,形成基于组织+项目+标准+科目+流程的多维、柔性管理模式。预算管理系统在与其他系统进行集成时,需对链接各系统的主数据进行统一规范,从而形成集采购、生产、销售、库存、人力、投资及财务等业务联合互通的运行模式。对于超预算的支出,可在业务端进行预警提示或刚性控制。在预算分析阶段,通过预设的算式,自动实现涵盖时间、组织、项目及产品等多维度的可知可视图形。预算考核时,可将考核结果推送至人力资源系统,作为企业绩效考核的重要依据。全面预算管理系统可推动业务财务数据融合共享,实现数据同源、变化同知。

四、结语

全面预算管理是促进企业实现其发展战略和年度经营目标的有效管理方法,也是实现业务与财务融合的一个管理抓手[[2]]。数字化时代,制造企业可从预算支出标准体系、精细化成本测算及全面预算管理系统等三个方面,推动实现全面预算管理转型。在实际工作中,全面预算管理工作还需要制造企业整体管理制度的支持,包括建立健全预算管理制度,明确预算组织体系的权责等。此外,良好的采购管理、生产管理和人事管理等也是制造企业全年预算管理实现转型的重要保障。

参考文献:

[1]张明明.成本管理数字化变革的探索-理论构建、关键技术与制造业的试点应用[J].财务与会计,2023(02):48-53

[2]孙茂竹 支晓强 戴璐.管理会计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0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