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小学德育教育与心理教育的融合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6-15
/ 2

试论小学德育教育与心理教育的融合策略

李娜真

南安市国专中心小学

摘要:小学德育教育与心理教育的融合,使德育教育的开展更加契合这一年龄阶段儿童心理发展的客观规律。通过更加本质化、具象化的心理要素探究来抓取学生的心理发展的阶段特点,并以此为切入点重新安排与划分德育教育内容,通过二者世界观与方法论的融合统一,形成心理发展与道德养成之间的相互推助力,促进少年儿童身心健康的良性发展。

关键词:小学德育教育;心理教育;融合策略

引言

随着现代教育学与其他学科的研究领域不断交融,德育教育理论也在不断被注入新的理论支撑,教育心理学的深入研究,为小学德育教育提供了更加专业的教学角度建议及部分心理学方法论,使得小学德育在与心理教育的融合之中更具系统性与科学性,能够通过更加专业的教育心理分析,探寻更加深刻而有效的德育教育方式。

1小学德育教育与心理教育的相互作用

1.1情感共鸣与联结作用

在心理教育中,师生均作为相互独立的思维个体,要想做到思想意识的准确传输,则必须通过情感方面的互通与共鸣,以此为纽带进行心理状态上的调整与改变。因此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应极力在与学生的沟通中做到感同身受,从情感角度抛却师生身份差异,以情感上的平等,尊重、信任并理解学生,如此才更能接近或直接触碰到学生内心深处的真实想法,再进行下一步的分析与调整。如教师在面对学生因心理问题诱发过失行为时应秉持三不理念,即不责怪、不训斥、不张扬,通过耐心开导与安慰引导学生表达出事件发生的心理诱因,再以此为突破口进行劝导与教育。同样,道德与情感具有天然的连结性,小学德育教育与心理教育在开展过程中应优先把握住外在现象的情感原理,以此为通道探寻本质上的心理状况与问题。德育教育不仅是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指向,更是教师职业精神与情感道德的传承,教师关爱学生,本身也是一种美德。小学阶段的儿童,对于情感与情绪的接收感知较为简单且直白,教师与父母作为日夜伴随其成长的陪伴者与守护者,更易与其建立情感上的沟通。因此,成功的德育教育是以情感为切入点,通过关爱、信任、鼓励、尊重等积极的情感基调建立起思想交流与共鸣的桥梁,再以此进行有效的价值观念、行为规范与心理习惯的传输,效果会更加显著。

1.2双方动力转化作用

道德行为与心理变化的产生具有精神层面的转化关系,即学生的心理状况会影响其道德认知,进而改变其行为习惯,同样对于他人现实行为的观察与道德观念的接收,也会相应改变学生的心理状态。两种因素的转化间必然存在着相互作用力,而在小学阶段的德育教育与心理教育融合过程中,要充分利用这一转化关系,以道德传输与心理辅导作为外力推动二者在学生精神层面进行积极的相互转化,以此来为学生构筑正确的价值观念与道德理念,养成良好的思维方式与行为习惯。过去的德育教育中,学校与教师对于德育的理解大多侧重知、情、意三个方面,在德育教育范畴中其涵盖的思想内容已较为全面,但在德育教育于心理教育的融合过程中对于二者内在精神力相互转化这一概念的忽视,使得德育教育的推进缺少了一支强劲的推动力量,也侧面反映出当下小学德育教育进行过程中,在面对一些带有特殊心理问题的学生时会产生乏力感的现状。小学阶段的学生心理大部分都较为纯真透明,对于外界道德传输于心理指导的接受都较为直接,因此在教学实践中多以明确而直白的德育信息传输为起始手段,直接告知学生是非对错与行为准则;而在后续教学中则根据学生具体的行为表现,进行心理因素方面的引导,如对拾金不昧、帮助学生、尊重师长、主动劳动等具体行为进行鼓励与赞扬等情绪激励与心理暗示,使德育标准在学生内心进行了与心理状态见的转化,以积极形态进一步对现实行为产生推力,实现德育教育与心理教育两个支点在行为规范上的共同受力,在融合中收获切实有效的德育效果。

2小学德育教育与心理教育的融合对策

2.1构筑科学教育理论基础,合理安排课程

义务教育标准规定的小学教育时长为六年,对于儿童成长的阶段划分而言跨度较大。一般来讲,小学生受生理年龄发展限制,大多处于心理健康、道德品质、是非观念以及行为习惯培养的启蒙时期,还无法直接消化过于深刻的观念与道理。而由于儿童的成长发育速度较快,对于中高年段的学生而言,其信息接受能力、情绪感知能力以及道德观念辨别能力都会得到显著提升,对于德育教育广度以及心理教育关注的密度都有了更高层级的要求。因此学校与德育教师不仅要在整体德育教育与心理教育理念上进行统一深化,从学生生理年龄发展的实际入手,通过教育观察、数据收集及对比分析,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心理特征进行德育教育内容的重新梳理及安排,如《道德与法治》教材对于一至三年级学生群体,所安排的德育内容即为热爱家庭、关心父母、文明礼貌、养成独立生活习惯等偏向道德启蒙的内容;而对于高年段学生则在课程中加入关于国家文化、社会文明、公共道德、精神传承等更加广阔而抽象的道德概念,从国家的历史、地理、文化等常识知识入手,试图为学生构建起中华德育文化传承、民族自信以及公共社会范畴内的行为规范教育框架。

2.2重视情感教育心理疏导,进行个性关注

教育心理学研究者艾里克森曾在其研究的人格理论中揭示,教育期间的个体发展是一个充满危机的过程,学生的健康心理与完整人格的塑造需要经历机体成熟、自我成长与社会关系三个连续而不可分割的过程,在德育教育与心理教育的启蒙阶段,儿童内在的精神世界中对于信任感、安全感、自我控制能力、自我价值认同、亲密关系感知能力以及与外界接触与交流能力等方面都有着较为严苛的基础教育要求,即在对这些精神力与道德观念的培养过程中,任何缺失都可能对学生的成长造成不可逆的伤害。因此小学阶段的校园德育教育不仅要面对整个学生群体进行基础的思想品德教育普及,同时还要充分借助心理教育学理论及研究成果,对学生进行更加深入的心理状况细分,加强对于个体道德培养与心理状态的关注,以小范围学生分组为单位进行个性化疏导,或在日常教学中通过敏锐观察及时发觉学生个体的心理状态变化,及时联系家长进行共同疏导。

3结束语

综上所述,目前的教育对学生的德育发展有着更高的要求,而学校作为教育的主要场地,更要对学生的思想进行引导以及塑造。本文探讨了小学德育教育与心理教育的融合策略,以供参考。

参考文献

[1]卢竹君.小学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整合研究[J].华夏教师,2020,(06):82.

[2]戴洪芳.试论小学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整合[J].当代家庭教育,2019,(10):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