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音乐教育中学生性格的培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6-15
/ 2

浅谈小学音乐教育中学生性格的培养

胡靖净

重庆市江津区四牌坊尚融小学校   重庆  402260

摘要

音乐作为一种艺术,在培养学生个性、陶冶情操、抒发内心情感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对小学生而言,正是各方面发展的关键时期,家长、学校要把握好时机,对其进行全方位的培养。所以,学校在重视学生知识学习的同时,也要注意培养学生的个性。本文主要谈谈通过音乐来培养孩子的个性,使他们的审美意识得到升华,从而让他们的学习生活变得更加充实。

关键词:小学;音乐教育;良好性格;培养方法;

引言

随着国家对教育的关注,整体教育水平不断提高,但在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只注重智力培养、注重应试,忽略了学生的品德与个性的形成,致使部分学生的道德水准较低。因此,要加强对学生的性格培养,对学生进行音乐教育也是一项重要的教学内容。但是,单凭家长之力还远远不够,学校作为学生教育的另一主体,也要担负起教育引导的责任。学校的大力推动和家长的大力扶持,才能在全社会营造一个和谐的教育氛围,促进教育的全面发展。音乐可以舒缓人们的心情,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可以用音乐来舒缓压力。音乐是一门美丽的艺术,它能使学生在欣赏和学习的过程中体会到美,所以老师在教学中要使学生有一种放松的感觉,并能体会到它的美妙。

一、创设有趣的情境教学

众所周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要注意找到能引起学生兴趣的故事,并能创造出有趣的情景,从而使课堂气氛更加活跃。因此,音乐教学中,要将音乐、视频和故事结合起来,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比如《外婆的澎湖湾》,老师可以在教室里播放一段录像,让学生们聚精会神地听,当他们学会了这首歌,就会把视频里的小女孩唱的“澎湖湾澎湖湾,外婆的澎湖湾”和这首歌结合在一起,让学生们能够感受到其中的美妙,从而激发他们对音乐的热爱。

通过老师设计的情景,使自己置身于音乐的魅力之中。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气氛。因此,在小学的音乐教学中,要多采用情景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将音乐具体形象教学

小学生对事物的认知与学习都是从表象、感觉中进行的。所以,在小学音乐老师讲授时,往往要运用生动、具体的音乐意象,使学生对音乐有更深刻的认识和体会。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化、多媒体的社会,所以老师们在讲课的时候,要顺应时代的发展,要充分利用多媒体和音乐的优势,设置一些场景,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受。

比如《鸭子拌嘴》,老师可以让学生在欣赏的同时,从录像中找到鸭子的特征,然后根据各种乐器的声音,判断鸭子的性格,比如鸭子的怯懦,鸭子王威武,还有鸭妈妈的温柔等等。此时,学生能够充分调动自己的听觉和视觉,并运用自己的观察和动听能力。

多媒体教学能让课堂教学更加有效,并能顺应时代的步伐。因此,老师们可以利用多媒体的特殊音乐,让学生们充分发挥自己的听力和视觉潜能,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他们的音乐水平,提升他们的艺术修养,培养他们的个性。

三、聆听优美的音乐

音乐的美要通过听觉去发现,而音乐的审美观培养则是一个很长的过程,要有耐心地去体会。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多给学生们放一些音乐,让他们去欣赏,去体会音乐的美妙,培养他们的音乐情感,体会到音乐的魅力。音乐之美,在于倾听,而非口耳相传。

比如《早晨的歌》,老师会带着学生们学习歌曲的主旋律,等他们熟悉了之后,老师会给他们播放一段音乐,让他们安静的倾听,然后跟着老师一起哼唱,这样能让他们更好的掌握这首歌的旋律。因此,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孩子们多听,让他们去欣赏,去挖掘其中的美,去体会它的乐趣,从而培养他们对音乐的热爱。

四、引进相关文化教学

有意义的音乐常常令人难忘,而大多数的音乐都来自于一个文化,一个故事,一个角色。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让人回味无穷,这也是文化赋予音乐的内涵,是文化赋予了音乐生命的活力,是文化赋予了音乐一种让人亲近的力量。因此,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老师要从音乐中发掘出文化,从音乐中认识文化,然后用文化来表现其内在的意义,从而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

比如,在学《长城长》的时候,同学们能从字里行间体会到中国长城的雄伟,体会到长城建设的艰苦,从而为这些伟大的建筑而骄傲自豪。同时,通过欣赏这些歌词,可以让你对中国的文化有更深入的认识和了解,感受中华的博大精深、悠久的内涵,开阔学生的眼界。

所以,这就要求老师具备足够的音乐知识,同时也要懂得中国的文化。这种音乐课程是丰富多彩的,既可以欣赏优美的音乐,也可以学习中华传统文化,既可以增强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也可以增进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因此,在小学音乐老师讲授的时候,要把这两个方面有机地结合起来,既能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又能促进教学的质量。

五、音乐教育对学生性格发展的意义

(1) 对自我的态度。音乐教学的实质是学生的主体经验与情绪评估。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欲望、兴趣和价值观来掌握音乐,并享受它。通过聆听,你会发现你的心灵世界是多么的丰富和复杂。通过多种形式的音乐教学,营造轻松、愉悦、自由的音乐环境。其个性特征是以内在感受为中心,渴望精神愉悦,情感追求的稳定、积极、乐观、自信。

(2) 对劳动、社会、集体、他人的态度。这种集体音乐是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需要友情、帮助、合作、尊重。音乐游戏、合奏、合唱都是音乐实践中的一种特殊的行为,在这种行为中,每位参与者都要有一种共同的、平等的精神。团体演出不但可以使表演者领略到音乐之美,提升其技艺,更可增进其文化的组织性与纪律性,增进团体与团体的协作精神。另外,优秀的音乐教学材料,要有不同的题材和流派,要有一定的思想和情感,要有具体的、生动的语言,这样才能使学生对美有更多的认识,使他们对客观的事物有更多的了解,从而培养出正确的、良好的性格。

六、小学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性格的途径分析

新课标提出了小学音乐教育的目标,即:教师的教学已从完成基本的教学任务,转向了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和团队精神,使他们在音乐教学中获得心灵的解放。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小学音乐教师必须认识到德育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充分发挥现有教育资源,加强德育,使其渗透到学生的成长环境,从根本上改变其不良的行为习惯,养成积极、健康的人生态度。

选择适当的乐曲。首先,在选择音乐教材时要考虑学生的音乐鉴赏心理。一般来讲,6-12岁是一个人的童年,在这段时间里,孩子的分辨能力会越来越强,对声音的变化也会越来越敏感。在这个时候,机械记忆可以帮助孩子形成良好的音乐记忆,从而培养孩子欣赏和创造音乐的基本能力。

其次,选择作品时要注意节奏独特、旋律优美、歌词高昂的歌曲。它既可以塑造学生的人格,又可以直接震撼学生的思想,直接引导学生的情感世界、思想情感和道德价值。

对孩子进行器乐技巧的培养,既是培养孩子将来的美术创作的基本条件,也是培养孩子学会表达情感、集中注意力等方面的重要手段。乐器是一种学习的工具,它能很好的训练儿童的自我控制能力和适应能力。在器乐教学中,老师要充分认识到课堂教学的局限,选择一件或两件较简单的乐器作为学习的开端。在教学的过程中,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适当地插入一些专业的音乐知识,并在课后进行交流。

结束语

总之,我们可以看到,小学音乐教学与学生个性的培养是密不可分的。小学音乐教学既是对老师的一种考核,也是对学生全面发展的一种培养,因此,在音乐教学中,老师要给学生创造一个生动的教学环境,把音乐具体化,让音乐与文化融为一体,在这种情况下,让学生学会倾听,体会音乐的美感,体会音乐的愉悦,从而不断的陶冶自己的心境,养成良好的性格。

参考文献

[1]李娅.论述小学音乐教育中儿童性格的培养[J].新课程(上),2018(05):83.

[2]徐轩.探析如何在小学音乐教育中培养儿童良好性格[J].新课程(中),2018(01):245.

[3]周小芳.关于小学音乐教育中儿童性格的培养探讨[J].北方音乐,2017,37(24):98+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