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则性呼吸训练和排痰护理在肺癌患者术后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6-16
/ 2

规则性呼吸训练和排痰护理在肺癌患者术后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顾芳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青浦分院 上海 201700

【摘要】目的:围绕肺癌患者,分析规则性呼吸训练和排痰护理在其术后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取2022年4月-2023年4月对我院收治的肺癌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0例),其中40例实施常规护理,作为对照组,另40例实施规则性呼吸训练和排痰护理,作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5.00%)显著低于对照组(20.00%),护理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肺癌患者术后实施规则性呼吸训练和排痰护理,可明显改善其肺功能,降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其术后恢复,提高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肺癌;规则性呼吸训练;排痰护理;满意度;康复

肺癌作为临床上多发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病死率居高不下,对人类生命安全构成严重威胁[1]。手术作为当前治疗肺癌的主要手段之一,虽可通过切除病灶延长患者生存期限,但其对患者造成较大创伤,导致其术后身体机能退化,增多呼吸道分泌物,且还可能受到麻醉药物影响使得患者排痰不畅,加大肺部感染发生,产生肺部并发症,增大病死风险[2]。因此,加强肺癌患者术后康复护理尤为重要。通过在手术前、后进行规则性的呼吸锻炼及排痰护理,不仅能够提高排痰量,还可以降低患者肺不张以及肺部感染风险,以确保患者术后早日康复,对于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大意义[3]。鉴于此,本研究选取我院于2022.4-2023.4期间收治的80例肺癌手术患者,分析规则性呼吸训练和排痰护理对其影响,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共纳入80例肺癌手术患者,均来源于2022.4-2023.4期间,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40)与对照组(n=40)。对照组中男:女=22:18,年龄50-75岁,平均(62.43±11.98)岁。观察组中男:女=24:16,年龄52-74岁,平均(62.94±12.03)岁。两组一般资料对比均保持同质性(P>0.05),无差异统计学意义,可分组研究。

1.2方法

1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围手术期护理模式。即:健康宣教讲解呼吸训练、排痰护理方法。心理护理消除其焦虑、不安等负面情绪,建立康复信心。饮食护理少食多餐易消化及高蛋白食物。用药指导讲解药物的药理作用及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生活指导适当锻炼,避免受凉诱发咳嗽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使用规则性呼吸训练和排痰护理,具体为:

1.2.1

规则性呼吸训练。

入院时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利用PPT、彩色宣传册、小视频等强调呼吸训练对术后康复并发症预防的重要,通过一对一指导现场和视频教学等方式教会患者正确呼吸训练,具体方法如下:缩唇呼吸:嘴闭合,用鼻吸气,呼气时以吹口哨状收拢嘴,缓缓地将气体自缩窄口形呼出,每次15分钟。腹式呼吸:患者取半坐位,将双手分别放在腹部、胸部,嘴闭合,用鼻吸气,吸气过程中尽量挺腹,胸部保持不动,呼气时可稍用力按压腹部,保持呼吸频率在7-8次/min,持续训练1分钟。规则性呼吸训练开始时间为患者手术前一日,3次/天,每次15分钟患者术后神志清楚、病情稳定后,进行缩唇呼吸,3次/天,每次15分钟,术后1天进行腹式呼吸,3次/天,每次15分钟。

1.2.2

排痰护理。

术前指导患者进行咳痰训练。具体方法为:患者取半坐位,上半身略前倾,缓慢深吸气5-6次,在深呼吸末屏气,紧闭声门,持续2~3次咳痰,直至痰液处于咽部术后患者神志清醒,病情平稳,取半坐位,指导患者排痰每天2次,每次5-10分钟。排痰前协助指导家属进行叩背,控制叩背速度为 1 ~ 2 次/秒,15分/次。

1.3观察指标

(1)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肺部感染、胸腔积液、肺不张等,以术后胸部CT为准。(2)护理满意度。采用我院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内容涉及责任护士满意度(0-25分)、住院患者满意度(0-25分)、出院患者满意度(0-25分),得分越高,护理满意度越高。

1.4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均采用SPSS20.0软件分析,无序分类资料以率(%)表示,并实施2检验;数值变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实施t检验,检验标准:P<0.05。

2结果

2.1并发症发生情况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5.00%)显著低于对照组(20.00%)(P<0.05),详见表1:

1  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n(%)]

组别

例数

肺部感染

胸腔积液 

肺不张

并发症发生率

观察组

40

1(2.50)

1(2.50)

0(0.00)

2(5.00)

对照组

40

3(7.50)

2(5.00)

3(7.50)

8(20.00)

2

/

/

/

/

4.114

P

/

/

/

/

0.036

2.2护理满意度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2:

表2  护理满意度对比

[]

组别

例数

责任护士满意度

住院患者满意度

出院患者满意度

观察组

40

23.98±0.56

22.62±1.03

23.31±0.97

对照组

40

18.44±0.43

17.85±1.06

17.26±0.85

t

/

49.626

20.411

29.668

P

/

0.000

0.000

0.000

3讨论

肺部手术后,对患者肺部造成的创伤较大,极易导致患者肺部组织、弥散面积缩减,降低膈肌运动能力,容易引起炎症,导致痰液过多,若是未及时清理干净痰液,就会堵塞大小支气管,影响患者正常呼吸,更甚至引起肺不张以及严重的肺部感染,威胁到患者的安全健康[4]。基于此,实施合理有效的措施帮助患者进行规律的呼吸功能锻炼和排除痰液,及时恢复其肺部功能,降低肺部感染风险,临床意义十分重大[5]。目前临床对于肺部手术患者,通常以自主进行呼吸功能锻炼及排痰的方式,常因患者术后伤口疼痛、身体虚弱、方法掌握及落实时间不正确等,导致呼吸功能及排痰落实不到位,使得肺泡扩张欠佳而引起肺不张,难以达到满意效果。

规则的呼吸训练和排痰,通过目的性、规律性、针对性的训练,提高患者呼吸肌力量,使其肺通气量增加,有效改善患者呼吸肌力量不足导致的身体缺氧情况[6]。当机体处于正常呼吸运动状态下,通过收缩、扩张胸膈肌、肋间肌来调节胸廓大小,促使肺脏完成扩张、回缩,其中以胸膈肌为肺部主要吸气肌,故强化胸膈肌主动收缩功能是促进肺癌患者术后恢复的关键。排痰护理通过引导患者有效咳嗽,强化胸膈肌活跃度,增加肺泡换气量,通过指导患者缓慢深呼吸增强胸膈肌收缩能力,恢复其肺部容积,促进排痰,避免由于呼吸道堵塞影响胸膈肌运动幅度,同时也降低了肺部感染发生概率[7]。本研究显示,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5.00%)显著低于对照组(20.00%)(P<0.05),护理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实施规则性呼吸训练与排痰护理可改善患者肺功能,降低并发症,利于肺癌患者术后恢复。经分析:肺癌术后患者由于手术创伤大、伤口疼痛等原因影响,大量痰液堵塞,极易导致肺通气量下降,呼气不畅。而规则性呼吸训练与排痰护理均以时间节段为基础,严格按照时间节点开展针对性的呼吸训练、排痰护理,不断强化呼吸训练强度,提高患者呼吸肌力量水平,改善呼吸功能,避免痰液堵塞,减少并发症的发生[7]

综上所述,在肺癌患者中实施规则性呼吸训练和排痰护理,对于其术后康复效果具有积极意义,值得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张旭.个性化康复护理对胸外科患者术后呼吸功能恢复的影响[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8,10(32):162-164.

[2]孙哲.舒适护理模式及实施流程在胸外科护理中的应用价值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8(32):231-232.

[3]程彩萍,宋丽霞,李少芳,等 . 术前呼吸锻炼专项护理对肺癌患者术后肺功能指标的临床影响[J].中医临床研究,2019,11( 1) : 117 - 119.

[4]张颖. 强化呼吸道护理对ICU肺癌手术患者术后排痰效果及肺部感染的影响[J]. 中国保健营养, 2020,30(17): 266-267.

[5]江金治,吴文裕,王冰冰.胸外科开胸手术患者围术期呼吸道针对性护理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2018,22(30):4227-4228.

[6]钟林霞, 江玲. 围术期呼吸训练器与机械振动排痰仪排痰在胸腔镜肺癌手术患者中护理效果观察[J].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2,10(4):201-203.

[7]万璇, 罗青霞, 袁小妹, 等. 呼吸训练器联合康复护理对肺癌患者术后肺功能恢复及肺部并发症的影响[J]. 实用临床医学, 2021, 22(2):51-5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