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未来生物课堂教学有效载体——学科与劳动技能的融合创新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6-16
/ 2

浅谈未来生物课堂教学有效载体——学科与劳动技能的融合创新

岑柳圆

中山市第一中学    广东省  中山市 528403

摘要:生物学是一门重要的自然科学,它为农业、医学、药学、生态学等领域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劳动教育与学科教学融合,既能促进劳动教育的深入,又是学科核心素养的具体体现。符合国务院颁发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坚决克服重智育轻德育、重分数轻素质等片面办学行为,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之思想。所谓“未来课堂”指的是以培养能适应未来发展的学生为目的的课堂教学模式。学生面临当今工业化、信息化进程的挑战,必须加强科学知识和技能手段的结合教学,特别是学科知识和劳动技能、动手能力的融合,该理念符合未来课堂发展的新趋势。

关键词:未来课堂 生物教学 劳动教育 学科融合

前言:根据国务院印发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再次强调,教育需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观念并未过时,且反复强调。可见,国家现今对于学科结合,全面发展的重视可见一斑。中山市在此大方针下制定了《中山市新时代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作方案(2021-2025)》旨在推进中山市中小学“未来课堂”项目建设,力争在广东省乃至全国的“未来课堂”项目建设中做示范引领作用。

学生面临当今工业化、信息化进程的挑战,必须加强科学知识和技能手段的结合教学,特别是学科知识和劳动技能、动手能力的融合,该理念符合未来课堂发展的新趋势。

然而,受到学生时间和考试评价体系以及学校等教育部门的重视程度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现行的教育下,学生的学科知识和技能实践的融合时间远远达不到国家所提出的要求,教育理念往往是流于形式。提起劳动的内涵,又往往被固定化思维的认为是扫地,倒垃圾,拖地等体力性的重复行为,劳动教育被淡化和窄化以及误解的现象严重。想要改变这种固化思维,就需要将劳动教育与学科知识的学习相融合,这是实现未来课堂理念的重要手段。

一、生物学科学习与劳动教育结合可能性及时代意义

在2015 年 7 月 24 日,我国教育部正式颁布的《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少工委关于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就已经明确指出,要明确并保证劳动教育课时,同时应加大在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教学动手操作和劳动技能的训练,并有意识的融入劳动教育内容。由此可见,学科知识技能与劳动教育的融合是突破传统劳动教育局限性的有效方式之一,是探索未来课堂如何实施的途径之一。其中,生物学科以其独特的生命性、实验性和多样性等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宜尽可能多与劳动教育相结合,从而充分体现其较强实践性的学科特点及教学要求。作为备受瞩目的诺贝尔奖,在2018年三大科学奖项:物理学奖、化学奖、生理学或医学奖中,颁发的研究内容全都与“生物”相关联。19次诺贝尔化学奖,而11次诺贝尔化学奖的获奖者都是来自生命科学的杰出学者,这一数字远远高于1/3的诺贝尔化学奖得奖者。1901年到2018年,110次诺贝尔化学奖的获奖者都是来自于37个不同的学术领域。这也从另一个角度验证了“21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的说法。

1.未来,需要生物学科与劳动技能相结合的人才

生物学是一门重要的自然科学,它不仅仅涉及到生命的本质,而且还涉及到生命的运行机制、规律以及其他与之相关的学科,它为农业、医学、药学、生态学等领域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现如今,生物科学在方方面面领域发展都非常迅速,并且,与工程技术的结合日益紧密,对社会、经济和人类的生产生活影响越来越大。

随着国家和社会发展,中学生物学教学目标和标准也在随着时代的发展,发生着连续性的变化。1956年,教育部正式批准颁布了《中学生物学大纲(修订草案)》,重视了理论联系实际,开展了各种园地性的教育实习活动与劳动教育,取得了很多良好的实践成果。1978年,国家教育部推行《全日制十年制高校中学生物教学提纲(试用草稿)》,以此来抑制政治化教育运动带来的不公平,使得教育更加注重实践和实践能力的教育。2001年,国家教育部推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教案,以此来强调教育的实践能力,同时也将“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教案作为教育课程的主导思想,以此来推动教育课程的改革,使教育课程更加注重实践能力的教育课程,更加注重教育课堂的实效,更加注重教育课程的实用价值,以及教育教学的实效性。随着国家教育部2017版《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的颁布,生物课程的理论性和实践性的融合变得更加迫切。为此,课程中特别注重生物课程的核心素养的培育,生物学的核心价值观包括:对生命的尊重、对科学的热爱、对科学的探索和对社会的贡献。其中生命观念和科学思维的形成是我们进行科学探究和履行社会责任的基础;生命观念和科学思维侧重理论性系统的学习与指导,而对科学探究以及承担社会责任则离不开实践劳动的开展。

为了更好地提升生物课堂教学的质量,我们应该采取多种措施,包括:加强实践课程的设置,引入多种探究性学习的方法,并将其融入到课程内容之中。同时,我们还应该积极开展各种活动,如农科劳动实践基地,让课程更加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让他们更加深入地了解到劳动的价值,并从中获得更多的启发。通过将劳动教育的思想贯穿于课堂教学之中,我们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工作技巧,还能够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因此,将这两者紧密联系起来,才是我们“未来课堂”项目希望让学生所获得的完整人格、精神和社会技能的关键。

2. 生物学科与劳动教育融合符合未来课堂发展趋势

习近平主席强调,面临当今工业化进程的挑战,必须加强科学研究,积极推进科研究院第十七次研究员会议、国家工程院第十二次研究员会议,以期培养富有创造力、全面、素养优秀的科学家,以满足当下及未来工业化进程的需求。因此,未来的科学与工程技术实际应当紧密结合,以满足当下及未来工业化进程的需求,并以此为基础,打造一套综合性的科学与工程技术实际相结合的科学与工程技术实际相结合的科学课程。习总书记从新时代特点和国家发展的战略高度,提出劳动教育和学科融合的迫切性。

近几十年来,国外也不断探索新的教育理念和模式。起源于美国的STEAM课程,包括科学、技术、工程、艺术、数学等方面。其中除数学这一基础性学科外,其他课程的开展,都需要劳动技能的培养做基础支撑。

在这个高速发展的时代,特别是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对未来社会的人才类型的需求带来了革命性的改变,但根本性需要是不会改变的,如:创新性、沟通合作能力等。而纯粹的课堂上被动性接收知识,很难培养出符合未来社会发展的人才。

未来社会需要的不仅是知识型人才,更是知识与技能相结合的全面型复合人才,由于生命科学在21世纪的重要地位,在生物教学中贯彻劳动教育既是时代发展趋势,也符合生物学科素养的培养需求。

二、未来课堂的设计可考虑在劳动教育中深化生物学科核心素养

《新课标》强调了四个重要的领域:认识自然、培育创新能力、激发实践活动、承担起公民义务和履行社会职能。这四个内容可以分为两种类型,生命观念和科学思维;只有当我们拥有健全的生命观念和科学思维,并且将其融入到日常的实践劳动中,才能够真正掌握生物学的核心素养,既培养出具有学科素养,有学科思维习惯的创新型人才。

  1. 培养学生学科创新精神   

当下,对于绝大多数学生来说,知识的获取95%以上都来源于课堂,初高中学生更是如此,实际上,需要聚精会神的在课室里完成一天的紧张学习,是非常枯燥而辛苦的事情,久而久之,学生对于学习就逐渐丧失了兴趣,更谈不上创新思维,毕竟创新的思维也是从实践劳动中汲取经验与灵感才能获得的,所以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必须紧密联系生产生活实际,让学生利用生物学的知识去探究自己感兴趣的劳动生产上的问题,这样不仅有助于引导学生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更重要的是能够让学生通过劳动,体验到学习生物知识在实际生产劳动过程中是生动有趣且对自身生活是积极有意的过程,体会到什么是学有所用,增加学习内驱力。

在实践劳动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提前做好调研,收集学生对该部分知识点感兴趣的课题,分组进行实践劳动,并在劳动过程中进行展示,指导,评价,组织学生进行总结等。

任何生命科学规律的发现都是劳动的结果,例如孟德尔进行豌豆杂交实验,发现出了令人惊叹的基因规则,这些规则被记录于高中生物课本2的第二节。而该法则的发现是建立在孟德尔十数年进行豌豆杂交种植劳动的基础上,倘若孟德尔只有理论知识而没有真正的劳动实践能力,那么两大经典遗传学法则的建立还要往后推迟十数年。

2.树立社会责任感

在课堂上,科学技术的学习是通过教师讲解或教材学习直接获取的,对于科学技术成果获取的艰难过程理解不到位,在日常生活中,承担的社会责任感就不强。但学生通过实际劳动,切实一起感受科学技术的发展成果是来之不易的,哪怕是简单的种植劳动都需要考虑如何除虫,如何防止果实被老鼠啃食,如何防止病虫害,更不用说在此基础上进行相关的生物科学研究。

任何一门基础性学科,都应该以实践为导向,以承担社会责任为指导,以深入探索人类生命的奥秘为目标,以生命科学为基础,以承担社会责任为指导,以此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核心素养的建立,课堂上的潜移默化固然重要,但根本上,只有经过切实实践,所产生的责任感才具有持久性。

所以对未来课堂的探索中要注意,学校课程体系的培养不应该是割裂的,课程体系在建立的时候,考虑的是个人综合素养的发展,各学科的核心素养培养也不应该割裂来谈,所以,如何将各学科的核心素养建立联系,应该是我们今后重点实践的课题。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少工委. 教育部 共青团中央 全国少工委关于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 教基一〔2015〕4 号

[2] 卓晴君.劳动教育: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关键工程田[J].创新人才教育,2017(03):14-16.

[3]石文昊,童梦莎,贺福初.诺贝尔科学奖何以“生物化”[J].中国新闻网,2019.14

[4]李恩艳,焦晨红.未来课堂畅想——基于STEAM教育理念的跨国桥梁课程设计[J].理科爱好者,2021年第16期:254-256

[5]姚彤.浅谈智慧背景下的未来课堂及教学新特征[J].教育界,2022年第31期:2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