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21课《大自然的声音》教学设计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6-16
/ 2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21课《大自然的声音》教学设计

马梦璐

江苏省无锡市新吴区春阳实验学校 214000

教学课题与课时】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21大自然的声音(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分析

本单元语文要素是“感受课文生动的语言,积累喜欢的语句”。这是对第一单元语文要素“关注有新鲜感的词语和句子”的延伸和发展。《大自然的声音》是一篇充满韵律的写景散文课文运用了人格化的写作手法,将大自然中的“风”“水”“鸟”比作音乐家、歌手,展现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体现本单元的人文主题“我与自然”。

本课词句大多是表示声音的拟声词“滴滴答答”“叮叮咚咚”“淙淙”等7个拟声词组成了一个“声音系列。这些词语生动形象,表达准确,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率高。

本课结构清晰,第1自然段写了大自然有许多美妙的声音,总领全文。第2至4自然段分别从“风是大自然的音乐家”“雨是大自然的音乐家”“动物是大自然的歌手”三个方面写了大自然声音的美妙结构清晰,语言丰富,富于想象,易于模仿。文章采用总分的形式谋篇构局,读起来清楚明白是第六单元语文要素“借助关键词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的体现,也是课后练习的要求。

作者从内心的独特感受出发,展开系列想象,运用了系列词组“轻轻柔柔的呢喃细语”“轻快的山中小曲”“波澜壮阔的海洋大合唱”等,把风声、水声写得和人一样具有灵性,一会儿充满温柔,一会儿充满力量,一会儿哼着小曲,一会儿唱着大合唱,向我们展现了大自然声音的奇妙和美丽。与此同时,描写风声和水声,作者的写法也有差异。

本课用文质兼美的语言带领学生走进自然,聆听声音之美;呈现音乐,感受文字之妙,充分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学生学情分析】

年级上学期是学生从第一学段过渡到第二学段学习的阶段学习重点转移到“学阅读”和“学表达”给他们的学习带来了些许的困难和不适尤其是“体会大自然声音的美妙”的阅读训练为此做好课后练习的任务分析,设计好任务链步骤能更好地帮助学生学习,使教学目标顺利完成。

教学目标

1.学会正确认读生字新词,并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掌握课文总分结构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结合生活实际,品读描写大自然声音的有新鲜感的语句,体会大自然声音的多和美妙。

4.体会描写大自然的声音特点的语句,感受课文生动的语言,积累喜欢的语句。

教学重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结合生活实际,品读描写大自然声音的有新鲜感的语句,体会大自然声音的多和美妙。

2.体会描写大自然的声音特点的语句,感受课文生动的语言,积累喜欢的语句。

教学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结合生活实际,品读描写大自然声音的有新鲜感的语句,体会大自然声音的多和美妙。

2.体会描写大自然的声音特点的语句,感受课文生动的语言,积累喜欢的语句。

教学过程

课前预习单

1.出示预习单。要求:读准蓝色通道和田字格里的字。

2.读字,说说有什么发现。

设计思路

本课学习由学“字”为起点,引导学生关注蓝色通道与田字格的生字,发现有很多口字旁的字,引导学生发现口字旁的字大多与声音有关,

直接引出课文关键词——“声音”,水到渠成。此项任务不仅检查了学生的预习情况,更为拟声词的学习埋下伏笔,自然地开启了课文的学习。

课中学习

学习任务一:循声找词

1.进入任务一:循声找词。出示要求:自由大声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找课文中带有这些字的词。

2.交流带有这些字的词:呢喃细语   叽叽喳喳   唧哩哩   虫鸣 。

(1)学习生字“鸣”。    

(2)交流拟声词,出示:叮叮咚咚   哗哗。

3.学习第三组词:滴滴答答   淙淙   潺潺。

4.用喜欢的方式读第一自然段。

学习任务二:众里寻他

1.出示绿精灵、邀请函。

2.快速浏览2—4自然段,找到音乐会的嘉宾。

3.填空课后练习二。

4.明确三句话是段落中心句,全文总分结构。

【设计思路

创设情境。让大自然的使者——绿精灵,带领学生聆听了一场特殊的音乐会,缩短了学生与文本的空间距离,让学生置身于自然之中,俨然是大自然中的一员,在情境中感知,体会到大自然声音的美妙,与文本产生共鸣,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绿精灵的邀请”情境任务,将教学环节和课后习题中的思维导图巧妙串联。为学生的读提供学习的“支架”,帮助学生理清文章内容和结构,找出课文中分别写了谁的声音。课后习题在教学中有效串联,提高课堂效率。

学习任务三:嘉宾档案

  1. 出示任务三:嘉宾档案,要求:默读2—4自然段,完成嘉宾档案。

森林音乐会嘉宾档案

嘉宾

身份

特长

动物

2.出示相关句子,理解选择风、水两位音乐大师的原因。

学习任务四:锁定金曲

1.进入任务四:锁定金曲。要求:研读第2、3自然段,确定两位音乐家的代表曲目。

2.一首微风曲,一首狂风曲。交流喜欢的曲子。

3.为这两首曲子命名。

4.找到“水”这位音乐家的代表作,为曲子命名。

【设计

思路

任务驱动。构建“美妙的森林音乐会”情景任务场,通过邀请学生来设计这场音乐会,让学生“进入”大自然。通过完成“循声找词”、“众里寻他”、“嘉宾档案”、“锁定金曲”等情景任务,品词析句,深度思考,从而感受到大自然各种声音的美妙,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学生始终置身于音乐会的情境之中,体验策划人为曲子命名的有趣经历。

通过品读微风、狂风和水的代表作的美妙,以课后习题第三题为教学支架,以学生的主观体验为主,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和理解,重点指导学生美读课文,抓住描写声音的词,边读边思考,在读中生成自己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感受风声的美妙,水声的有趣,同时培养学生的语感。

打开学生想象的闸门,想象微风和狂风的场景,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达到理解背诵的目的。

课后拓学单

1.课后完成一张拓学单。拓学单上有两个任务,任务一:节目单曲目顺序的编排。三首曲子怎么安排位置,说出理由。任务二:读第四自然段,寻找大自然的“天籁之音”。

2.两个任务任选一个感兴趣的完成。

【设计思路

任务延伸。课后布置学生课后在大自然找一些新发现,着意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扩大视野,增长知识,使语文学习从课堂上蔓延开去,让学生在课内外的学习中提高语文素养。

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并对本课的知识予以强化,延展至课后,读思结合,充分发展学生思维品质。

【板书设计】

21大自然的声音

风   小夜曲   交响曲

美妙      水   变奏曲                         鸣 

     围绕中心句     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