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跟着课本去研学”的研学实践课程实施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6-16
/ 2

高中生物“跟着课本去研学”的研学实践课程实施研究

孙光秀

巴楚县第一中学    邮编:843800

摘要:本文通过探索高中生物研学课堂构建的策略,提出教师在教学过程应摒弃教师主体性,发挥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研学方式巴楚县第一中学处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是一个以少数民族学生为主体的民族性高中,在高中生物传统教学中,主要也教师授课为主的教学方式,本文以生物研习课堂为契机让学生学会从追问到思辨奠定课堂构建基础,从记忆到理解丰富课堂构建内容,从表象到本质提升课堂构建品质,从理论到实践实现课堂构建目标,引导学生在深度学习中更容易达成学习目标。

关键词:高中生物;深度学习;研学课堂;

引言:在过去的高中生物教学中,对学生的主体性缺乏足够的重视,使学生的潜能不易被激发从而对学生的发展有着不利影响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教师做好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已经成为必然要求让学生展开深度探究学习。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引入研学型课堂教学主张,能够达到以生为本的教学目标,提高学生的生物学习能力,笔者结合自身经验提出以下几点教学思考,希望可以为其他少数民族地区的教师提供教学意见,以便其他教师在授课中能鄙弃老式教学方式,从而更加激励学生对高中生物的探索之心

一、“深度学习”是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的必然选择

传统教学模式存在各种弊端,不能有效解决“生物概念繁多,难以理解,实验流程难掌握”等问题,无法延伸教学广度与深度。对此,必须顺应新课程改革理念,充分引入“深度学习”模式,全面发展学生的高中阶段科研思维。教师应关注学生的生物知识基础与学习过程,针对学生的学习状况做好指导工作,引导学生主动建构生物知识框架,灵活实现知识迁移。同时,教师应定期组织学生参与生物小组实验活动,为学生打造生物研究课堂,让学生在合作实验中培养生物研究精神与合作能力,不断升华“深度学习”效果。

当前高中生物教材中涉及30个生物实验与生物学历史知识,教师应通过构建“研学课堂”来提升教学效果,与学生一起追溯生物历史,激发学生的领悟能力,指导学生做实验,高效掌握实验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思维。

二、高中生物教学中“研学型课堂”教学主张的实践

(一)营造情境,调动研学兴趣

情境教学和情境引入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研学型课堂中的情境指的是教师针对教学内容打造的富有情感、资源和相关活动的场景,能够帮助学生建立起知识体系,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新版教材高中生物课本中有很多情境素材与对科学历史的讲解,比如光合作用的发现、遗传物质是DNA的发现、生长素的发现等,在课堂教学中,生物教师可以在不同的环节中借助情境引发学生自主参与研学活动的意识。

比方说,在《渗透作用演示实验》一节中,我呈现生、熟两盘苋菜图片,同学们很容易地把它们进行对比发现,第一盘红苋菜活细胞中花青素没有释放出来,而第二盘菜中,死细胞中花青素释放出来了。那么这个时候我并没有给同学任何的提示和解答,而是紧接着给他们呈现了一幅图片,这是一幅海水淡化处理系统的图片,告诉他们:中东地区因为缺少淡水,目前正在对海水淡化处理系统做大量的研究,并且有很多基础设施已经开始投入使用。教师在讲解《生态工程基本原理》这部分内容时,设计了2个情境,第一个情境串内容主要有:传统农业、石油农业以及生态农业的发展史;古代无废弃物农业的小短片;针对三角洲地区桑基鱼塘的新闻报道。让师生在情境感知的基础上展开研学,引导学生深度思考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第二个情境串的内容主要有:社会主义新农村介绍视频;生态示范区小短片等,促进学生的深度研学。

(二)从一味提问思考辩证研学课堂奠定基础

生物教学是一门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教学科目,因此,教师在设计教学计划时,需要做好必要的对接工作。一是深究教学内容。教师需要深入研究教学材料,找到教学设计的切入点,为研究行动和规划提供设计参数。二是结合学生学习生活状况。学生的学术基础存在巨大差距,这是一个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教师在前期可以以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学生对生物学科的理解,对症下药,从而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不仅能有效提高研究质量也可以提升学生对生物学科的兴趣。最后是课堂讨论的组织。教师以问题参与课堂讨论,组织课堂讨论,进而在课堂建设环境中引发研究与学习,促进教与学这一过程的进一步融合

自古而来,教与学是矛盾的话题,此前,大部分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处于主导地位,学生处于被动地位。例如,在高中生物教学版中,要求三个学生阅读“三细胞生命环境”中细胞外液中细胞的重要内容,教师可以通过提问逐步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身体体液?血液都是体液吗?血液等于血浆吗?随着问题的提出,学生开始独立思考并进行互动。老师继续问:细胞内的液体是什么?什么是细胞外液?组织液、血浆和淋巴液之间的关系是什么?血细胞的内部环境是什么? ……随着老师提问的深入,同学们的思考越来越深刻,课堂上的研究氛围也越来越热烈

。教师随后安排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对个问题进行总结,并让学生集体讨论,使学生在问题解释过程中逐渐掌握主题知识。经过多轮讨论,学生的学习逐渐提高,对实践功能的影响也显现出来。

教师用它来提问,同时对学生的想法进行编程,不仅给学生上课过程带来全新的课堂体验。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教师主要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交流,也不发表任何偏袒性的意见,这可以使学生在学习中顿悟,并可以导致他们在学科学习中的认知提高。教师提问,学生揣摩,对教与学达成暗中理解,以建立更完善的研究体系,推进研究室建设。此外,教师具有更多的前瞻性思维,这也可以为个人和课堂教学的发展带来更多动力。

(三)通过合作学习实现研学课堂

合作学习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不仅能学生的团结意识增强,而且对学生的主体作用的发挥也是有百利而无一害可以让学生和学生之间建立平等、和谐、友好的关系;展示学习能够让学生畅所欲言,分享个人经验,提出见解与困惑,设置有价值的探究专题。在高中生物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注意通过合作与展示来激发“深度学习”,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让学生合作探究,运用生物实验解决问题,展示自己的实验成果。

例如,在“鉴定脂肪”这一实验专题中,让学生合作运用花生种子来完成实验作业,每个小组五名学生,组员之间分工合作:一名学生负责采集花生种子,并浸泡去皮,通常要浸泡3到4小时;一名学生将花生种子制片,即用刀片在花生子叶的横断面上平行切下若干薄片;一名学生制片,选用最薄的切片,用毛笔取放在载玻片中央;一名学生在花生子叶薄片上滴两到三滴苏丹Ⅲ染液,进行三分钟染色;另一名学生协助组员去掉浮色,完成临时切片制作。然后,小组成员共同观察,在低倍镜下找到花生子叶的最薄处,接着用高倍镜观察被染色的脂肪颗粒。该实验结论是花生种子里存在脂肪。需要注意的是,在学生做实验前,教师应做好点拨提示工作,如告诉学生:浸泡花生种子的目的是利于徒手切片,切片要薄,否则影响实验效果。此外,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分享实验心得,提出新的实验方法,探讨有价值的生物问题,论述该实验与所学知识的关系。这样不仅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价值,激发学生的思考意识,提高学生的生物实验研究能力,而且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再造能力,创造团结、合作、科学、和谐的生物大课堂,全面推动高中生物教育事业的持续发展。

结论:综上所述,高中生物教学中“研学型课堂”教学主张的实施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自愿的主动参与到生物学习活动中,可以保证课堂教学的效果。为此,高中生物教师可以充分参考上述教学方法,激发高中生的主观能动性,推动学生思维向着更高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玉莹、夏青、赵卓.微专题教学在高中生物复习中的实验对比研究[J].科技视界,2020(23):158-159.

[2]陈建兴.高中生物“预、讲、练、评”学案导学课堂模式研究[J].考试周刊,2018(07):158.

[3]游松.试论高中生物“学案导学”型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考试周刊,2015(54):156-157.

[4]林一萍.高中生物“目标导学”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5.

[5]肖三.高中生物“学案导学”型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初探[D].华中师范大学,2011.

[6]张晓艳(导师:周义发);东北师范大学,硕士(专业:教育);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