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小学数学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6-17
/ 2

新课改下小学数学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策略

叶恰之

浙江省乐清市城南第一小学

【摘要】传统的数学教学注重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对学生进行技能和能力的培养,导致了教学方法的僵化。小学数学试题具有较强的抽象性,学生对题目的理解变得更为困难,从而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所以,广大小学数学教师必须转变和更新传统的教学理念,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从多个方面提升学生的解题水平,并指导他们学会思考,从而不断提高解题效率。

【关键词】新课改;小学数学;解题能力;教学策略

一、引言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解决问题”是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途径,“解决问题”的培养应渗透在数学教学中去。因此,数学教师应当结合先进的教学思想,采用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来锻炼学生的思维,进而激发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二、新课改下小学数学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策略

(一)标记关键词,提高学生阅读分析能力

由于小学生年龄较小,自制力不强,大多数学生遇到数学问题时,因为缺乏耐心,所以通常在没有看明白题目的情况下,就着急下笔解决问题,导致学生将题目做错的概率加大。同时,部分学生数学基础没有打牢,数学学习能力较差,在遇到数学问题时,通常理解不了题目所说含义,长时间导致学生对数学失去兴趣。还有小部分小学生是心理作用,受到其他人言语影响,认为数学知识过于抽象,自己难以理解,而产生排斥心理,导致题目做错。因此,教师可以结合学生情况,一步一步带领学生分析数学题目,并引导学生分析数学题目,找出其中关键词,从而帮助学生提高解题效率。

例如:教师在进行《长方体》的教学时,就可以设置练习题:“小奇的父亲要在客厅中摆放一个长35厘米,宽28厘米,做成一个没有盖子的鱼缸,那么长方体鱼缸所需玻璃要多少呢?”接着,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寻找题目中的关键词,学生纷纷举手回答“关键词有长方体、长 35厘米、宽 28厘米、没有盖”等关键词,教师对学生的回答给予表扬。教师指导学生根据关键词解决题目,学生在关键词的引导下,很快正确解出了答案。之后,教师给学生再出几道类似的题目,让学生先找关键词再简答,逐步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多角度思考,提高学生数学思维能力

小学阶段中的大量数学题,往往可以用不同解题思路解答出来数学问题,这就对学生掌握数学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指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寻找数学问题的突破口,从而快速解决数学问题。小学阶段的学生由于接触的数学问题较少,还未能具备完整的数学解题思维,思考问题的方面也往往较为片面,从而导致学生在面对复杂数学问题时出现无从下手的现象。因此,教师在教学时,要根据每一位学生的数学基础,引导学生用不同方法解决问题,发散学生思维。

例如:教师在进行《鸡兔同笼》的教学时,就可以指导学生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解决鸡兔同笼的数学问题。教师可以先为学生设计一道简单的问题:“笼子里共有 12个鸡和兔的头,腿有 38条,那么笼子中有多少只鸡多少只兔呢?”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分组讨论解决方法。在学生没有任何思路时,教师指导学生用画图法、列表法。部分学生基础较好,教师指导学生用假设法、方程法。同时引导画图的学生,在画图的基础上,推导假设法的计算方法。在此过程中,学生从不同角度解决鸡兔同笼问题,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做错题详解,提高学生数学验证能力

大部分学生在解答数学问题时,往往会因为粗心大意而出现错误。因此,教师要带领学生将做错的数学题目进行详细简答,让学生了解每一个步骤的含义,从而让学生在脑海中形成对数学问题的整体认知。在此基础上,提高学生的数学验证能力,在最大程度上减少因粗心做错数学题的概率。

例如:教师在进行《小数除法》的教学时,教师就可以为学生创设题目:“开学后,教师给班级购买了5本课外书籍,总共花了 52.5元,那么一本课外书籍大概多少钱呢?”这道题目较为简单,学生很快就计算出来答案。然而部分学生由于小数点位置弄错,部分学生题目理解不够,出现较多问题。此时,教师将题目对学生进行了详细讲解,并让学生在理解题目的基础上,指导学生用乘法进行验算,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验算能力。

(四)融入实际问题,强化知识运用意识

在学生已经熟练掌握知识的前提下,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日常生活中如何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在学生对实际问题进行思考和探究解决的过程中,学生能够将自身所掌握的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中,这样不仅能够让学生的数学思维得到锻炼,同时能够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巩固和运用,进而促使学生在生活中能够更好地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

例如,在学生学习了圆的相关知识之后,教师让学生思考车轮为什么是圆形的、而不可以是方形的或者是三角形的,这是因为圆上任何一点到圆心的距离都是相等的,把车轮做成圆形,车轴在圆心上,当车轮在地面上滚动时,车轴离地面的距离始终等于车轮半径。因此,车子才能平稳地行驶。假如车轮变了形,不成圆形了,轮上高一块低一块,到轴的距离不相等了,车就不能平稳行驶了。学生的探究过程可以有效地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并以此促进知识的拓展和运用。

又如,在学生学习了长方形面积和周长的相关知识之后,教师可以以制作桌布为由,让学生动手测量桌子的长和宽,然后进行面积和周长的计算。这个过程中既巩固了学生对长方形面积、周长知识的掌握,又能让学生将生活的日常知识与数学知识结合起来,并让学生明白,数学不仅是一门需要考试的科目,更是生活中随处可用的知识。通过了解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运用,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问题,以此强化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三、结语

新的课程标准对小学数学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教师要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即在传授基本知识的同时,还应注意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与解题能力。所以,在提高小学生数学解题能力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正确理解题意,选择适当的解题条件,并通过迁移、优化、整合等过程提高解题水平,从而为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张莹. 小学数学应用题解题能力培养思考[J].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教育科学, 2022(5):3.

[2] 刘茂珍. 变式练习与小学数学应用题解题能力养成措施[J]. 读天下:综合, 2021(1):1.

[3] 党晓红. 提高小学数学应用题解题能力研究[J]. 学周刊, 202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