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事疗法在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6-17
/ 2

叙事疗法在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李敏

吉林省洮南市第四小学           137100

摘要:在日常教学和心理辅导的过程中,心理教师经常会忽略学生的自主性,导致他们不能意识到自己的实力,对自己是否具有解决问题的能力没有自信,而运用叙事疗法可以有效地避免这种问题。以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经验为基础,对叙事疗法在日常教学和心理辅导中的应用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为叙事疗法在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应用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

关键词:叙事疗法;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应用

引言

叙事疗法可以引导学生发掘自己的成长经历,从而激发其自我变化的动机,促进其自我发展。这与国家教育部倡导的“以人为本”的思想是一致的。近几年来,叙述疗法在医疗系统、社会工作、大学等领域的应用比较广泛,而叙述疗法在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却几乎是一片空白在此基础上,结合学校心理工作的实际,探讨了如何将叙事疗法运用于小学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1.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小学学段作为学生们心理养成的重要阶段,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能够直接影响到他们的性格与行为表现,因此,学生能否正确及时地接受心理教育能够直接影响到学生心理素质的养成。首先,从情绪角度着手,小学生情绪消极的表现主要包括恐惧与焦虑等,特别是对于处在小学学段的学生,因为课业负担更加的沉重,并且还存在一些教师对学生期望过高的情况,使得学他们存在恐惧以及焦虑的心理,及时地对学生展开心理疏导的工作,以免养成学生们冷漠与自私的心态;其次,家长对孩子的过度保护,使得一些学生面对挫折能力比较差,非常容易产生挫败、沮丧等心理,这类学生如果缺乏心理健康教育,就会导致他们养成偏激、固执的性格;最后,小学阶段的心理教育可以通过解决学生们的心理问题,进一步纠正他们的恶劣行为。在一定的程度上,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大部分都会表现出来撒谎或者攻击等行为,对于存在这些情况的学生给予一定的心理辅导,从根源上制止一些可能存在的犯罪行为,调节学生的心理状态,促进其综合发展。

2.小学生常见心理问题

2.1.人际交往的问题

小学阶段是青少年成长的转型期,随着时代的进步,“早熟”心理在小学生中的表现也日益突出。从心理、生理方面的变化来看,因为生活质量的提高,学生所需的营养相对充足,有些学生提前步入青春期,身体开始发育,在这些神秘、敏感、奇妙的变化中,小学生对男女之间的关系有了初步的了解,模糊的情感使他们开始与异性接触,将敬佩、仰慕误解为喜欢、爱情,进而产生不健康、不正确的想法。“成熟感”的存在,会让他们的行动与自我认知产生偏差,造成人际交往中的问题。另外,在家庭生活上,因师生关系疏远,导致师生间缺乏必要的交流,使学生难以走出这种压抑,心中的“苦”无处发泄,从而使其在逆境中表现得更为明显,从而引发了一些严重的心理问题。

2.2.心理健康教育就是做心理测验

在实践教育中,我们会发现一些地方会把开展心理测验作为重中之重,这种方式是典型的心理健康教育测验化。虽然恰当的心理测量和测验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学生的心理情况,但其中存在很多风险,例如量表本身的科学性、准确性,对测量结果的专业解读等,这需要专业人员经过系统培训学习后才可以开展。然而实际生活中,学校里的专业人员少之又少,这使心理测量及测验在实施和解读过程中存在很大的盲目性和不科学性。此外,由于缺乏科学认知,便对结果随意公开处理或简单给学生归类贴标签,这些都对学生身心健康产生了极大负面影响。

3.提升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有效性的方法

3.1.创建专业化的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建设

为了能够做好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教师需要完善教育设施,并且创建专业化的心理健康服务体系,这样一来,整个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才会顺利开展。在创建服务体系后,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师通过服务体系,对全体小学生的实际心理状况进行了解,并且对心理上存在问题的小学生,及时采取相关措施给予一定的引导,以免造成严重的后果,从而为小学生的身心健康保驾护航。对于部分小学生都存在一些心理问题,教师需要利用团体辅导的形式来辅导学生,譬如为了能够更好地培养小学生的合作意识,教师需要开展一些团体辅助活动,在组织小学生玩一些“拔河比赛”等互相帮助的合作游戏活动,还需要让小学生表演一些与合作相关的情景剧,让他们能够在愉悦轻松的氛围中掌握合作的重要性,从而对小学生的合作意识进行培养。对于部分性格内向或有敏感问题,而不好意思当面张口的小学生,学校需要针对这部分学生设置一个心语信箱的平台,让他们把心中疑惑以写信的形式写出来,之后放入心语信箱中,由教师负责打开信箱,并且以回信的方式来帮助同学们解决问题和困惑。

3.2.打造心理教育组织机构

学校结合自身实际,可分别设立心育领导组、心育执行组、心育督导组。领导组负责本校心育问题及重大举措的研判和决定,联动相关部门,集人力、物力、财力,给予大力支持。执行组负责制定心育计划,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利用学校公众平台,如公众号、视频号、抖音号、红领巾广播站、校刊等,定期推送针对师生家长群体的心理健康教育系列主题推文

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的宣传与普及,服务广大师生、家长提升师生家长心理健康防护意识。督导组负责帮助心理教师定期进行心理督导,为学校教师进行专业心理培训和指导,提升教职工的心理素养及打造专业稳健的心育教师队伍。

3.3.完善基础设施,助推心理教育的发展

专业人才缺乏是当前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主要问题,今后应当尽快完善教学工作中的心理健康教育。例如,在学校设有心理咨询室、心理阅览室、心理活动室和心理咨询电话专线,为师生组织心理健康会谈,积极开展心理指导、生活指导等领域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深入开展心理健康工作,收集小学生庞大的“心理档案”,为师资教学培训、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提供参考依据。同时,加强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其素质水平,营造良好的实践学习环境,是一个同步进行的过程,且环环相扣,它对小学学生高尚品格的形成、人格情感的形成和素质发展都具有重要影响。因此,小学学校应将其纳入日常教育目标和规划,不断完善学校心理健康服务体系,为学校德育事业蓄力。

4.结束语

综上所述,《中小学心理健康指导纲要2012修订版》中提出,为了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必须在中小学校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这也是中国实施素质教育的必由之路。小学阶段的学生,因为自身的年龄较小,生理及心理的发育都不够成熟,所以,他们的判断能力较差。由于学习压力和家庭因素等因素的影响,小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都会出现一些心理问题,这对他们的健康发展产生了不利的影响。因此,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参考文献

[1]陈丽丽.叙事疗法在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上的应用研究[J].试题与研究,2020,(29):139-140.

[2]陈月芳.叙事疗法在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上的应用[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20,(07):34-35.

[3]孙静.现实疗法在小学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应用[J].中国教师,2019,(S1):3.

[4]季玉秋.探析现实疗法在小学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应用[J].华夏教师,2019,(17):89-90.

[5]胡秋芬.现实疗法在小学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应用探讨[J].中华辞赋,2018,(09):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