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环境下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与疏导策略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6-19
/ 2

疫情环境下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与疏导策略研究

商占香

东平县佛山中学271500

摘要:学生目前面临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包括焦虑,学习压力和适应不良。在接受调查的中学生中,32.2%的人经历过焦虑,31.2%的人经历过严重的学习压力,30%的人表示他们在疫情爆发后不适应。在预防和控制疫情的状态下,学生的心理健康或多或少受到影响,有必要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

关键词:疫情环境下;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疏导策略

引言

自2019年12月以来,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在全国各地爆发。疫情是一种迅速、广泛传播的新型传染病,给公众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冲击。为了有效遏制疫情蔓延,各地开展了居民住宅隔离监测,各级各类学校都采取了网上教学和延迟开学的措施。中学生处于相对敏感的青春期,是人格形态和心理健康培养的关键时期,由于流行病在家中隔离,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成长,学习方式的改变,担心流行病,会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目前的大多数研究都集中在与家隔离的学生的心理健康上,而忽略了学生回到学校后心理健康的变化。因此,为了给学生提供及时和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在冠状病毒爆发期间对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调查。

一、新冠疫情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一)学校层面

伙伴关系对于中学生的健康来说更为重要,在疫情防控过程中,学生们在家中学习,他们从同学,特别是朋友那里得到帮助的机会减少了,在线学习和交流削弱了他们返校后被接纳的感觉,校园相对封闭,整体的娱乐方式大大减少,同学之间交流需要戴上口罩,并保持学生之间的沟通空间,这就增加了学生对流行性疾病的心理孤独感,从而降低了他们的户外活动,这并不符合阳光少年和积极的中学生个性, 这就导致了学生的心理问题。青春期女孩的生理和心理变化更加剧烈和敏感,对伴侣关系的渴望也更加强烈,流行病对一群女孩的影响更为明显。

(二)家庭层面

中学生处于青春期,身心迅速成长,在这一阶段,学生对人的态度、表情、行为等都有不同的表现方式,学生大部分时间都在上网课、父母外出打工、无暇顾及孩子在家学习的情况,学生更多的表现出懒散,低效的学习状态,还有父母因为在家与孩子接触的时间比较长,亲子之间的磨蹭加大,再加上不合理的教养模式,极大地挫伤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在这种情况下,加大了学生心理健康的冲突。

(三)社会层面

疫情是一种公共的心理危机,人们在家工作学习,长期以来与社会保持距离,减少与家人和朋友的接触,减少人们之间的心理距离,减少情感和支持,延长管理时间,减少与自然接触的机会,对于年轻而活跃的初中生来说,造成了长期缺乏与社会之间的联系。

二、疫情下中学生心理健康的疏导对策

(一)整合家校社资源,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学生的心理问题与父母和学校密切相关,学校成立了一支由22人组成的家庭教育教师团队,为家长学校提供了很好的课程,这些课程是以讲座、团体、沙龙等形式实施的,包括适应、学习、与父母沟通、职业规划和识别心理危机,并结合各地的学校阅读计划,同时开放了一个学校礼堂,家长们在其中阅读同一本书,以改善家庭教育环境,减少学生家长在学习成长中的焦虑,帮助家庭为青少年的成长创造良好环境,特别是为女孩的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减少她们的心理伤害。整合资源以确保学生的健康。

(二)积极进行心理疏导

这一学期以来,学校在班级里进行了“班级是我家,管理靠大家”的活动管理实践,通过集体活动逐步消除了学生的自卑心理,真正树立起了"我能行"的良好心态。

1、 激励教育,唤起信心。

“师爱是教育的基础”,为了去除学生的畏惧心理,我在课余经常有意无意的找同学闲谈,让他们帮我拿作业、发作业本,上课时积极鼓励同学们发言,发现有所进步及时表扬,我经常对同学说:“看,我们的某某今天坐得真端正!”“我们的某某同学回答问题真响亮”“我们的……”在有意无意的语气中,全班同学看成一个整体,渐渐的,同学开始喜欢和我接近了,有一次,有同学天真的问我:“老师,你是老师吗?”“我不像老师吗?”我反问。“不太像,你上课老爱笑,老师上课是不笑的!”我欣然地拉着她的手说:“好孩子,这是因为你不知道,其实上课爱笑的老师多得很!”

2.树立信心,激起动力。

记得有一次班级举行小组间的演讲比赛,作为胆小的某某被所在小组选上了,我知道这是小组成员给她的机会,我就发动她的好朋友动员,并让他们一起上。开始她不愿意,最后加上家长和老师的鼓励,她上了。而且表现得还不错。我和其他老师都在自己所任课上以她为典型进行了表扬。她第一次在同学们面前有了开心的笑容。从此她变了好多。对好多课似乎也有了一定兴趣。后经过不断鼓励,巩固,她进步了。有一天她问我:"我能行吗?"我说:"你这么棒,当然行。演讲都说得那么好,还有什么不能上去的呢!"她激动地不住点头。从此,她真的非常努力,成绩有了飞跃。

3.重视家庭,提高能力。

某某心理上的自卑,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家庭的教育环境与方式。因此,我把她的父母请来,详细地分析了她在校的表现及原因,与他们交流,反馈情况,共同商量解决孩子不良心理状况的办法,建议家长选择适当的教育方式,我们要为自卑的同学提供表现自己的机会。比如在家里:有客人来到家里,家长可以让她为客人递茶、剥糖果等,也可以让她与客人玩一会儿,给大家表演一个节目。同时,适当地让孩子做家务,提高孩子的自理能力,从家务劳动中锻炼与家人交往的能力。对孩子的进步给予肯定、表扬。

4.进行评价,促进自信.

开展形式多样的评比活动,用激励的方式使学生扬长避短,我让她们自主设立了自己的成长档案,每月评一次,让学生通过自评、小组评,把自己所取得的进步记录下来,在评价中让学生从他人的肯定中得到了满足,获得了自信;在自我批评中,学会反省,逐步完善自己。为了调动学生的自我教育意识,每个月都给学生以正确的评价,把学生突出的个人事迹在班集体中、家长会上集体表扬。这样充分调动了她们的积极性,使他们在评价中自我激励,迸发个人力量,不断自律、自信、自强。

5.参与管理,自信自强。

通过自主管理课题的深入,我们将更多自主的空间给了学生,在班级中,我们提倡"班干轮换制"、"组长负责制",在年级中我们推出了各项管理岗位,让学生充分自主,不断自律、自信、自强。在经过一番激励之后,绝大多数学生积极投入到各项自主管理中来,从班级的小组长开始,她们对自己、对同学、对事情的看法有了明显的变化,她们不再沉沦在自卑之中,更多展现出来的是一种自信、自强。在管理中,学生们发现了一些管理上的问题,通过与老师交流、与同学协作,她们所在的小组不但各项评价合格,而且在班级中也名列前茅,看到自己取得的成绩,同学们脸上露出了笑容,从此她们行为更自律,态度更积极,学习更自信。

(三)释放压力,培养兴趣爱好,调整身心状态再出发

“后疫情”时代,学生仍然不能像以前那样自由活泼地玩耍,不可避免地会产生负面情绪,可能会感到无聊,紧张和焦虑,甚至会出现学习困难和认知障碍。为了帮助学生调节他们的心理状态,我开发了心理健康教育“三步曲”。

第一步是把自己放在内心,释放压力。无聊、紧张、焦虑等消极情绪是人对紧张事件的正常心理反应,是身体自我保护的表现,越是被压抑和否定,就越容易被情绪恶魔控制。因此,我引导学生不要回避他们内心的恐惧,不要羞于说出自己的感受,可以尝试让他们的父母或朋友多聊天、多沟通。如何引导学生在视频聊天中的方法和他们的好朋友互相鼓励,互相支持,以减轻他们心中的无聊。对于一些特殊的学生,我建议他们可以用绘画和日记的形式表达自己的内心想法。有个孩子画了一张关于冠状病毒的图片,并将其扔进垃圾箱,以表达他对冠状病毒的厌恶,并表明我们有信心打败病毒。还可以鼓励学生通过阅读,运动和音乐来缓解和摆脱压力。

第二步是培养兴趣,丰富生活。虽然短途旅行不太可能,但学生有更多的时间留给自己。我建议学生们画一个“愿望清单”,列出他们在平日想做的事情,但没有时间一个接一个地做,比如绘画,阅读,下棋,烹饪,绿色植物等。,按照自己的兴趣顺序和在家中可以完成的顺序,一个接一个地完成“愿望清单”,培养健康的爱好,丰富自己的生活,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驱散迷雾。

第三步:成为时间的主人,做好准备。流行病的双重背景和“双减”的延长学生自主时间,建议学生在校外时间做详细规划,划分学习时间、休息时间、娱乐时间,避免电子产品和懒惰的干扰,如在学校严格按照日程安排在家学习、生活,给自己更多的生活控制权。同时,选择适合您的课外书籍,在线课程,电视节目等。要在知识的海洋中旅行,所以在家的时候也是储存知识以获得更多成长的好时机。

结束语

一般来说,中学处于身心发展和人格塑造的关键阶段,对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发展具有希望和责任。对于重大的公共卫生事件,应该关注心理健康的变化,并关注早期、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和心理干预,这些措施会导致学生的健康状况更好。

参考文献

[1]田晓霞,朱向东,庄春荣,刘新坤,宋云平.新冠疫情对初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及教育策略[J].山东教育,2020(Z2):30-32.

[2]王宝华.后疫情时代高校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应对措施[J].新西部,2019(05):136-138.

[3]刘超,刘丽,张绣蕊.后疫情时代学生心理健康现状研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9,8(04):95-97.

[4]王来说.浅谈疫情时期农村初中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研究[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8年“互联网环境下的基础教育改革与创新”研讨会论文集.2018年“互联网环境下的基础教育改革与创新”研讨会论文集,2018:191.

[5]王端磊.疫情时期农村初中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研究[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8年中小学素质教育创新研究大会论文集.2018年中小学素质教育创新研究大会论文集,2018: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