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教育在社会责任感方面的作用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6-29
/ 2

公民教育在社会责任感方面的作用研究

杨佼,李晓娟

香港都会大学 科技学院 应用科学系

摘要:公民教育是培养公民素质的重要手段,它是社会责任感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责任感是一个人对社会和环境的义务和责任感,是衡量一个人成熟和智慧的重要标志。公民教育作为一种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手段,对于提高社会责任感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将探讨公民教育在社会责任感方面的作用,并提出提高公民教育的方法和建议。

关键字:公民教育;社会责任;公民意识

一、公民教育的概念

公民教育是指在教育过程中,通过知识、技能和价值观的传授,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公民素质,提高公民的社会责任感和参与意识。公民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公民意识、公民素质和公民能力,以及参与社会生活和行使公民权利的能力。公民教育包括法律意识、民族精神、人文素质、道德品质等方面,是培养学生成为合格公民的重要途径。

公民教育与政治教育、道德教育的关系十分密切,在培养公民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与政治教育、道德教育相比,公民教育还有其自身的特点和价值。

公民教育的基本目标是培养合格公民。从世界范围来看,“合格公民”是各国或地区社会所认同的一个政治概念。因此,从现代政治哲学和政治社会学角度来看,“合格公民”是一个相对稳定的政治概念。所谓“合格公民”就是指具有政治权利、能够承担相应社会责任、能有效参与和管理公共事务、符合道德规范的人。可见,在现代政治生活中,一个合格的公民应该是一个具有公民权、能够有效参与和管理公共事务的人。

二、社会责任感的概念

社会责任感是指一个人对社会和环境的义务和责任感,是衡量一个人成熟和智慧的重要标志。社会责任感不仅包括个人的责任,也包括对社会和环境的关注和支持。社会责任感是一种内在的动力和价值观,能够激发人们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和义务工作。

在社会分工日益细化的今天,社会责任感更是一种稀缺的资源和巨大的力量,它能促使人们自觉地关心他人、关心社会,并积极参与公益事业、服务于社会,在奉献中体现出自身的价值。从本质上讲,一个人是否具有良好的社会责任感是衡量其是否成熟和智慧的重要标志。

社会责任感可以帮助一个人超越个人利益和狭隘的个人道德行为,着眼于更高层次、更大范围内的公众利益。因此,它不仅是个人完善自我和走向成熟的标志,也是一个国家社会进步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三、公民教育对社会责任感的作用

1、培养公民意识

公民教育是培养公民意识的重要手段。通过公民教育,学生能够了解自己的权利和义务,理解国家法律和政策,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公共意识,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这些意识将激发学生对社会和环境的关注和支持,增强社会责任感。公民教育还能激发学生对环境保护的关心和支持。

学生能否形成良好的公民意识,是关系到我国未来建设和发展的大事,也是关系到我们在世界舞台上能不能真正处于主导地位的重大问题。

青少年公民教育不仅可以增强他们作为一个普通公民在社会中所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还可以增强他们作为一个合格公民所应具备的道德品质。

学校在开展学生公民教育时,应注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加强学校德育工作。

(2)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

(3)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外活动,如参观、访问、竞赛、体育锻炼、社会活动等,以增强学生对社会和国家的了解。

2、培养公民素质

公民教育是培养公民素质的重要途径。公民素质包括社会责任感、爱国主义、法制观念、道德品质等多个方面。通过公民教育,学生能够获得这些素质,使其成为有担当的公民。这些素质将激发学生对社会和环境的关注和支持,增强社会责任感。

爱国主义是公民素质中最基本的素质之一。爱国意识体现了公民对自己祖国的感情,是公民素质中最重要的素质之一,对学生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法制观念是现代公民必不可少的素质,也是现代社会所必需的素质之一。我国正在进行法治社会建设,学生要养成依法办事和具有良好法律意识、法律素质的习惯,增强法律意识。

道德品质包括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两方面。通过道德品质教育,使学生养成遵守纪律、文明礼貌、诚实守信、团结友善等道德品质;使学生养成尊重他人、团结互助、诚实守信等道德品质;使学生养成勤俭朴实、艰苦奋斗、爱国爱乡、关心集体等优良传统美德。

3、培养参与意识

公民教育是培养参与意识的重要手段。通过公民教育,学生能够了解社会的现状和问题,认识到自己的作用和责任,激发其积极参与社会事务的意识。通过实践活动和社会实践,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社会和环境,提高其参与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学生通过积极的实践活动,在社会实践中认识和了解自己的作用和责任,能够自觉地培养社会责任感,逐渐形成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公民教育要与学科教育密切结合,特别要与德育、智育、体育等素质教育有机结合,形成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位一体的合力。这是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意识的根本保证。总之,公民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各方面的积极参与和配合,共同努力才能使公民教育落到实处。

4、培养公民能力

公民教育是培养公民能力的重要途径。公民能力包括社会实践能力、公共管理能力、法律意识能力、信息素养等方面。通过公民教育,学生能够获得这些能力,成为有担当的公民。这些能力将激发学生对社会和环境的关注和支持,增强社会责任感。因此,学校教育应该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明确公民教育目标和任务,设计适合学生发展的公民教育课程,采用生动活泼、易于接受的公民教育方式,将公民教育融入日常教学和社会实践之中。

具体来说,我国普通高中课程标准(2011版)确立了高中阶段学生应具备的4个方面的能力:

(1)终身学习和继续教育的能力(2)社会参与能力(3)职业发展能力(4)创造和创新能力。我们在课程标准中还设置了四个方面的公民素养:

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尊重他人、团结合作,具备社会责任感。

四、提高公民教育的方法和建议

1、注重实践教育

公民教育要注重实践教育,让学生亲身参与社会实践,深入了解社会和环境,从实践中提高社会责任感和公民素质。

2、教育内容丰富多彩

公民教育要注重教育内容的丰富多彩,包括法律、道德、历史、文化等多个方面,通过多元化的教育内容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素质。

3、增加教育资源投入

公民教育要增加教育资源的投入,包括人力、物力和财力等方面,提高公民教育的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素质。

4、强化教育效果评估

公民教育要强化教育效果评估,通过定期评估和反馈,及时发现和解决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提高公民教育的效果和质量,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素质。

五、结论

公民教育在社会责任感方面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它能够培养学生的公民素质和社会责任感,让学生成为有担当的公民。公民教育要注重实践教育、多元化的教育内容、增加教育资源投入和强化教育效果评估等方面,提高公民教育的质量和效果。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公民教育的重要性也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只有通过公民教育,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素质,才能让学生成为有担当的公民,为社会和环境的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因此,我们应该加强对公民教育的研究和实践,提高公民教育的质量和效果,为社会的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李海峰.公民教育在社会责任感方面的作用研究[J].河北教育,2016,29(2): 63-65.

[2]张永芳,陈峥嵘.公民教育与社会责任感的培养[J].理论与实践探索, 2018(8):40-42.

[3]王若枫.公民教育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J].理论与实践探索,2017(3): 48-49.

[4]刘媛,李薇.公民教育的现状、问题与发展[J].河南教育,2018,38(8):67-69.

段玉娟.公民教育在社会责任感方面的作用分析[J].河北教育,2017,30(6):66-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