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学专业“专创融合”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探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6-29
/ 2

音乐学专业“专创融合”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探索

袁楠

山东协和学院 山东济南 250109

摘要:本文以音乐学专业为背景,探讨“专创融合”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通过对现行教育模式的分析,提出音乐学专业在理论、实践、创新等方面的整合策略,以及对应的实践方法。文章从行文流畅、语句通畅的角度出发,结合近三年的相关文献,为音乐学专业的教育改革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音乐学专业 专创融合  构建与实践探索

音乐学专业作为艺术领域的重要分支,一直以来都承担着培养高素质、具有创新能力的音乐人才的重要任务。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传统的单一教育模式已经难以满足音乐人才的成长需求。为了适应时代的变革,音乐学专业需要在教育理念、课程体系、实践环节等方面进行改革,构建富有创新性的“专创融合”人才培养体系。

一、现行音乐教育模式的挑战与机遇

(一)传统教育模式的局限性

传统音乐教育模式存在一些方面的不足,例如教学内容的单调和缺乏创新性、缺乏针对性的教学方法、侧重理论知识而缺乏实践体验,以及不利于学生跨学科交流合作的框架等。这些问题导致了传统教育难以适应现代社会的多样化需求。因此,我们需要探索新的教育路径,以更好地满足音乐学教育时代的需求[1]

(二)社会发展对音乐教育的新要求

随着音乐在社会中扮演的角色日益突出,现代社会对音乐教育提出了更高更多样的要求。一方面,音乐教育应当注重实践性、应用性和创新性,以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和技能。另一方面,随着不同领域的交叉融合,音乐教育需要更多跨学科的合作,以此培养学生更广泛的综合成果。在这些方面,学生需要得到更加全面和丰富的音乐教育,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

二、“专创融合”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

(一)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1.课程体系的优化

为了适应当今时代的需求,我们需要建立一个“专创融合”育人体系,来构建一个更加综合、多元、富有创造力和适应性强的音乐学教育课程体系。这个体系应该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跨学科交融和完善实践环节的结晶,以满足学生的现实需要和未来发展方向。传统的音乐教育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当今多元化的需求,我们需要揭示出现代音乐教育的内在意义和实践价值,重新定义音乐学科体系,逐步弥合理论和实践之间的鸿沟,为我们的学生打造一个更好的未来。

2. 教学方法的创新

为了让学生们更好地适应当今社会的挑战和未来的发展,我们需要探索创新的音乐教学方法,以创造一种更加综合、多元、实践导向的教学模式。我们可以通过引入新技术和新媒体来提高课堂的互动性和创造性,如使用虚拟现实、增加现实、网络技术等,来建立一个更加具有激情和创造力的教学体验。同时,我们可以采用跨学科的方法来整合音乐学科与其他学科,在跨越科目的壁垒和融合艺术创意与科学知识方面培养更全面的学生[2]

(二)跨学科交融

1.与其他学科的互动合作

现代音乐教育需要跨越传统的学科边界,与不同领域的知识交流和互动,以促进音乐创新和多学科融合。我们需要与其他学科建立起密切的合作关系,探索跨学科的教育模式,以培养更全面、丰富的音乐人才。例如,我们可以与科学、心理学、哲学等领域进行合作,以挖掘和理解音乐的本质和作用,并将这些领域的知识应用于音乐学科的课程设计和实践中。同时,我们可以与视觉艺术、影视制作等领域合作,以学习和探讨音乐与其他艺术形式的交叉融合之处。

2.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我们将探索一种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秉持着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和个性特点的原则。在传递专业技能的同时,我们更注重培养学生在创新和实际应用方面的能力。我们选用具有前瞻性的方法,以鼓励学生不断追求创新和突破,成为拥有独特思维和创造力的现代音乐人才。在这个人才培养模式下,我们鼓励学生自我发掘,认识自己的个性,探索自己的潜在潜力。我们会通过独特的学科课程、实践经验和对所有学生个性化关注的方式,为培养具备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的人才提供最佳的平台和机会。

(三) 实践环节的完善

1.实践基地的建设

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我们需要建立和完善音乐实践基地。这些基地应该与音乐学校紧密合作,提供实际的创作和表演机会,以让学生在音乐领域得到更深入的实践和锻炼。这些实践基地应当包括音乐工作室、音乐演出厅、录音室与唱片公司等。通过将理论知识和实际应用相结合,学生们可以在真正的音乐实践中体验到音乐创作和表演的全过程,并将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应用于实践中,从而提高实践能力。同时,我们还可以与相关行业建立实践合作,以拓宽学生的视野与实践机会,让学生在不同领域的音乐实践中探索自我、完善技术,在实践中不断进步和创新。

2.实践教学的提升

为了更好地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我们需要完善音乐实践教学。这需要我们与专业工作室、唱片公司等建立紧密合作,引入先进的音乐制作和表演设备和技术,与企业和业界合作,开办实践课程,真正将学生带入实践中。同时,我们还需要借助音乐节、音乐会和其他文化活动等形式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学生可以在这些活动中表现自己的才华,与音乐圈内的人士互动、交流和合作,提高实践能力,打通与音乐行业的联系。

三、“专创融合”人才培养体系的实践

(一)实践案例分析

为了验证“专创融合”人才培养体系的实践效果,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实践案例分析。以下是其中一个案例的具体描述。

某音乐学院与知名唱片公司合作开展音乐创作与制作实践课程。课程中,由该唱片公司经验丰富的音乐制作人担任教师,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指导和技术支持。学生们在该唱片公司的声音录音室中进行实践创作,制作完整的音乐作品。

这样的实践课程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同时还加深了学生对音乐行业的认识。由此,该音乐学院的学生在毕业后很快就能够适应市场需求,成为具有实际能力的音乐从业者。此类跨学科交融的项目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实践机会,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包容性,让学生们在学习音乐的同时更好地实践多元化的艺术。

(二)效果评价与反思

在实践过程中,我们通过多种方式对“专创融合”人才培养体系的效果进行了评价。比如在课程设计时,我们采用了学生主动参与式的教学方式,让学生们在实践中探究知识,真正学以致用。同时,我们还与相关企业和业界建立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更多实际机会与实践资源。

评价结果表明,“专创融合”人才培养体系的实践效果显著。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明显提高,也能够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但是,我们也发现该体系还存在不足之处。比如,在实践过程中,学生的自主性和创新能力还不够,需要更多地激发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在反思中,我们深刻认识到实践教学和跨学科交融理念的重要性。我们需要更加注重课程设计和教学方法的创新,提高实践教学的质量,并加强不同专业之间的交流和协作,从而更好地推进“专创融合”人才培养体系的实践工作[3]

四、结论

本文针对音乐学专业的现行教育模式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专创融合”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方法。通过“专创融合”人才培养体系下的实践教学和跨学科交融理念,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使其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同时,需要注重课程设计和教学方法的创新,加强不同专业之间的交流和协作,推进“专创融合”人才培养体系的实践工作。希望通过对音乐学专业教育改革的探讨,为培养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音乐人才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谢婧,吴群明. 高校跨学科融合教学的课程设计与实践[J]. 大学教育研究,2021(7): 33-38.

[2]李雷, 韩梅梅. 音乐学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探讨. 音乐与教育, 2021, 18(3): 42-45.

[3] 李佳. “专创融合”人才培养模式下的音乐教育实践研究[J]. 音乐与艺术教育,2020(2): 46-50.

课题来源:2021年度山东协和学院校级重点教学改革项目:“三位一体”应用型高校音乐学“专创融合”育人体系构建与实践 ,编号:2021XJ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