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教学在初中语文表达与交流教学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6-29
/ 2

情境教学在初中语文表达与交流教学中的应用

周璐

浙江省宁波市象山县西周中学  315700

摘要:情境教学是由我国教育家李吉林经过长期的教学实践、探索及反思,总结出的一种教学模式,其优势就在于能够以生动形象的场景,激起学生学习情绪,使其在学习的过程中仿佛身临其境,获得切实的感知和体会,以潜移默化的形式促进学生整体、全面发展。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教师要结合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创设或者引入情境,有效地引导、帮助学生对教材和课堂内容进行充分理解和掌握。学生情境中,可以与老师、同学充分有效地互动,师生在共同建构的情境中一同成长,持续丰富、优化情境,全面指向核心素养的发展。

关键词:情境教学;初中语文;表达

一、情境教学应用于初中语文表达与交流教学的策略

(一)创设整体情境,开展专题课堂教学

教学的实际效果要依托合理的课程设置和科学的教学目标。教师要立足于教学目标和课程设置,通过科学、合理的编排,精心设计表达与交流专题课堂;从学生的学段、认知水平和发展需求合理安排相应的学时,从时间上保证学生进行语言能力训练的时效性。让教学情境成为一个整体,有助于学生接受更为系统化的教学。

首先,整体的情境包含多元的建构方式,教师可以通过图画再现情境、音乐渲染情境、角色体验情境、游戏比赛情境、网络拓展情境等手段丰富教学的形式,让表达与交流的训练落到实处。教师根据教学需要创设生动的整体情境,准备丰富的话题,借助精巧的活动,以活动促交际,让学生在其中观察、体验、实践,仿佛身临其境,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激起浓烈的情绪,使他们能够自然、自信地在情境中发展语言能力。

其次,良好的师生关系也是整体情境中的重要环节,教师要构建平等交流的课堂氛围,拉近师生的距离,创设开放的、贴近学生生活经验的情境,消除学生在表达与交流中的紧张感。教师增强主体之间的交流互动,让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体,在情境化的交际活动中畅所欲言,体验表达与交流的乐趣。

最后,表达与交流也是一种“交际”活动,交际强调双方的互动状态。完整的情境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在互动中表达和交流,还能培养学生相互尊重的观念,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表达与交流时的肢体语言、表情、眼神等互动行为也是构建整体情境必不可少的要素,手势可以为交流的信息提供辅助,增强表达的生动性,眼神传达的善意、信任,微笑以及鼓掌等动作也能消除学生的紧张感,拉近交际对象的距离。师生共同营造快乐的交流氛围,才能让表达与交流活动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应有价值。

(二)创设具体情境,组织积极的言语实践活动

新课标要求第四学段的学生要具备能积极谈论问题、耐心专注地倾听、复述、即席演讲、提炼信息等能力。语言活动的形式多样,学生伴随着听说过程,自觉分析语言材料,综合各类信息,重组表达内容,输出个性语言,有效应对交际。

除了专题课堂,教师可以通过研究教材,构建表达与交流的学习任务群,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在日常的课堂中参与互动,鼓励同学们多发言、多建议、多拓展学习思维。情境的创设应紧扣“实用性”特点,学习活动可以采用朗读、复述、辩论、情景对话、游戏等学生感兴趣的形式,将组织语言、自信表达、调整语气等作为考量的标准,逐步实现表达的流畅、准确和规范。比如,在学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长妈妈”讲了一个“美女蛇”的故事,目的是吓唬“我”。教师在引导学生朗读时,要引入这一具体情境中,注意使用唬人的语气绘声绘色地将“朗读”变成“讲述”,逐渐培养学生根据情境调整语气、语态、情绪的能力,灵活使用语言。虽然讲故事看似简单,但学生一旦具备了讲好故事的能力,就能合理地根据情境选择语言表达方式,其表达也会变得形象生动。

真实交际活动是即时的活动,形式和内容会不断变化,要根据交际对象提出的信息不断变换话语方式和交际策略,并根据实际情况适时调整话题。教学要创设接近生活实际的具体情境,及时调整、优化情境,使其处于连续、变化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将表达与交流内容围绕话题本身,在适应变化的同时随机应变,提升表达与交流能力。

(三)增强情境式对话互动

口语表达与人际交往是密不可分的,人际交往以良好的口语表达能力为前提,人际交往是口语表达的目的之一。教师先从表达出发,利用情境式的对话互动,让学生通过当众说话克服紧张的心理,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从“尝试说”到“敢说”,再加强口才训练,引导学生学会倾听、思考、组织语言,从“敢说”到“爱说”“会说”。

增强情境式的对话互动是对表达与交流能力双向促进的课堂活动。比如在九年级下册《曹刿论战》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创设这类问题情境:“文中曹刿说‘肉食者鄙,未能远谋’,‘肉食者’就是指诸侯、大夫一类有地位的人。作为鲁国统治者的鲁庄公算得上是肉食者吗?那鲁庄公符合‘鄙’的特性吗?如果你是曹刿,你会怎样评价鲁庄公?”教师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回答,此时学生可能回答:“我认为鲁庄公是‘肉食者’,因为‘肉食者’指的是统治者。但他不鄙,因为他知人善用,而且十分谦虚。”又有学生起来反驳对方:“我觉得他说得有道理,但我不完全认同,我认为鲁庄公没有长远的眼光,也没有杰出的谋略,但他的确知人善用,因此我认为他是‘鄙而不庸’。”如果说把课堂当中的两个回答看作一种交往行为,在两个回答中,双方都得到了很好的反馈,后者以前者的观点为基础,说明受到了前者的影响;而后者又对前者存在一定的批判,让前者观点被认可的同时,也吸收了不同的观点,二人都在交往行为中产生了价值交换,从交际心理导向交际行为。

(四)增强在情境中的评价反馈

评价不能脱离情境,及时而有效的评价可以调节教学过程,有效提升教学质量。有效的评价既能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提供学习的导向,还能促进学生进行学习反思。教师要优化评价的手段,除了考试之外,也可以设计综合的学习任务,如朗诵、辩论、演讲、读书交流、情境扮演、调查访谈等形式。在开展表达与交流的言语活动时,教师要善于观察,结合过程性评价和阶段性评价,不断收集、整理、记录学生的过程性表现和阶段性学习的表现。

教学评价应在具体的情境中开展,让学生在自然、轻松的语言情境中表达自我,增强评价的公正客观。对学生语言能力的评价不应囿于听说能力,应以综合的视角,考量学生在特定情境中自信交往、精确表达和随机应变等方面的能力。评价主体也应当具备多元性,涵盖教师、同学、家长以及学生自己进行多角度的评价,让被评价者获得多方面的、多层次的信息,尽可能使评价多元、客观、全面,帮助学生正视自己的语言能力基础,明晰进步的空间。

二、结语

有效提升学生的表达与交流能力,是立足学生核心素养发展,充分发挥语文课程育人功能的具体体现。在初中语文的教学中,教师要组织有效的语言训练,培养学生良好语言综合能力,全面提升表达与交流能力,形成尊重、文明的交际素养。尽管情境教学在语文课程的应用上已经十分成熟,随着时代的变化,教学中的新问题仍然会层出不穷,不断改进教学、切实提高表达与交流教学的质量是每个教师的义务和责任。在交流与学习的教学中,学生有效构建自己严谨的语言逻辑体系,学会倾听,能够准确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意见,这对于个体的社会化、国家人才培养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李吉林1997《重要的观念:教学过程中必须让学生充分活动》,《人民教育》第5期。

[2]李吉林2002《谈情境教育的课堂操作要义》,《教育研究》第3期。

[3]李吉林2009《中国情境教育建构及其独特优势》,《江苏教育研究》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