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体育教学中提升学生体能的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01
/ 2

高中体育教学中提升学生体能的探讨

贺喜格宝音

扎鲁特旗蒙古族第一中学  内蒙古  通辽  029100

摘要:在高中阶段,学生的身体素质是很重要的发展内容,也是很基本的内容。目前中学体育教学中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缺乏科学的身体素质培养方式,更多的是注重理论知识的培养,没有意识到运动与身体的关系,也没有让学生通过运动来提高自己的身体素质,教师要正视这个现实,并启动体能训练机制,即采取科学的训练方法。

关键词:高中体育;体能训练;教学探索

前言:在高中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对学生体能训练的指导,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设计训练方案,充分调动学生对体能训练的热情,让体能训练效果得到充分发挥,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1.高中体育教学中的体能训练的重要性

1.1有序开展体育课程教学计划

从目前我国的中学教育现状来看,在学生的身体健康方面,教师对学生体育课程教学计划没有制定合理有效的方案。如学生自身体能耐力不足,身体素质变差,从而导致运动能力下降等现象,教师会在课堂上强调速度和力量等基本体育项目,这些内容教师应该在课堂上进行重点讲解和强调。这样不但可以提高课程目标及内容与实际目标之间的协调性和一致性,还能有效提高教师对于课程教学方法的积极性及学生的运动意识。此外,教师应该在课堂上经常组织一些具有挑战性或是能够调动学生积极性的体育课实践活动项目,还可以进行比赛、锻炼活动或是做一系列适应学生体能需求、能够促进他们体能提高并增强抗病能力的活动来提高身体素质。总之,教师要尽量保证高中学生正常体育课教学计划有序开展,这是有效提高学生体能耐力及水平、激发锻炼兴趣及提升体质效果十分关键且重要的措施。

1.2鼓励学生积极参加体育课实践活动

学生更愿意通过自己的行为来表达对于体育锻炼所带来的乐趣及健康的追求。因此,教师在开展体能训练的教学过程中需要充分重视和利用课余时间来安排体育锻炼这一活动。如通过积极进行课间操、跑步、踢毽子、跳绳、健美操、足球、篮球、排球等各种实践运动,能够为学生带来非常棒的体验,这些体育实践活动也更容易让学生在锻炼中感受到快乐。由于高中学生身体成长环境不一样,导致其在锻炼过程中遇到许多问题,所以学校可以利用课外时间让学生开展“挑战自我”等一系列体育运动活动来培养他们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同时可以充分利用体育运动来引导学生保持锻炼习惯,从而锻炼出一批有思想、有创新意识、有较强竞争意识和团体合作精神且懂得如何配合别人完成体育锻炼任务的学生。

2.高中体育教学中提升学生体能的策略

2.1创新体能训练方式

短跑、长跑是高中体育课最常用的体能训练方式,在体育课堂教学中,若教师只是一味地让学生进行跑步,整体训练内容单一且枯燥,容易令学生在训练过程中产生抵触情绪,从而难以有效地投入训练。此外,有的学生不能正确认识体育课的重要性,缺乏体能训练的参与热情,这会对其训练效果造成直接影响。因此,教师应对体能训练的方式进行创新,密切关注学生的感受,重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性,让训练不再枯燥,激发学生对体能训练的积极性,促使学生全身心投入训练,实现体能体质的有效提高。例如,在开展体能训练前,教师可先了解学生的运动偏好,再在课堂中设计多种体能训练方式。如,针对跑步训练,除了常规耐力跑外,教师可提前准备训练器材,让学生进行波速球平衡性训练。针对篮球训练,教师可让学生进行行进间高手上篮,但教师要注意把握教学的重难点,让学生保持节奏,一跨大步接球牢,二跨小步用力跳,三要翻腕托球举球高,四要指腕柔和用力巧,同时注重跨步接球。另外,在练习行进间单手高手上篮时,教师应对学生进行巡回指导,及时对学生的疑惑进行解答,并将学生分组,让学生在小组内开展集体训练。这样的方式不仅能对体能训练方式进行创新,还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训练的积极性。

2.2合理安排体能训练时间

教师应结合班级学生的具体情况,对学生训练时间进行严格把控,并在训练时从旁指导,帮助学生不断在训练中获得进步。例如,高中体育课课堂时间一般为40~45分钟,教师就可安排学生进行30分钟的体能训练。在具体训练时,教师可先在课堂开始的前5分钟带领学生进行有效热身,如慢跑3分钟、开展活力球操等。然后,教师可让学生进行200米负重蛇形跑训练,在学生完成后可休息5分钟,待心率恢复正常后,教师可组织学生开始跳栏杆训练,让学生跳10~12组。最后,教师可在课程结束前10分钟,安排学生统一进行慢跑,扎实基础训练,或者可配合仰卧起坐或引体向上等锻炼学生柔韧性的运动项目,帮助学生锻炼腰部力量和韧带,让学生心肺功能得到较好提升。此外,合理安排体能训练时间能有效将体能训练贯穿于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在不影响学生学习精力的同时实现身体素质的提高。

2.3延伸体能训练时空

教师要有延伸设计的意识,即为学生多准备一些课外训练任务,并要求学生科学评估自身的体能情况,以自行制定训练计划,并主动开展体能训练,这对全面形塑学生的体能有很大帮助。高中生的思想日趋成熟,对其体能存在的问题开始有理性认识,因此教师讲清其中的利害非常有必要,因为这样有利于让学生主动接受体能训练任务,并在与生活的对接中完成体能训练任务。教师可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随时进行训练,如晨跑运动,这是最为普通的体能训练形式。但学生大多没有晨跑的习惯,因此教师在组织学生晨跑时,需要设置一些要求,甚至亲自带领学生进行晨跑活动,如此能给学生带来一些监督力。晨跑未必要追求距离和速度,养成习惯最为重要。对此教师可要求学生自行设计晨跑目标,制定监督方案,并付诸行动,只有这样才能让晨跑训练制度化、常态化。

3.结束语

综上所述,体能训练是体育学科的重要内容,教师对学生体能基础做深入调查,针对性组织学生做运动,不仅能够快速改变学生体能状况,还能够培养其良好运动习惯,让学生建立终身运动的意识,这对促进其未来发展有重要作用。教师紧跟教育发展时代潮流,在核心素养教育理念下,与时俱进的更新体能训练手段,不断提升高中体育课堂体能训练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施悦.高中体育教学中体能训练的创新体系研究[J].基础教育论坛,2022,(05):71-73.

[2]寿勇强.高中体育教学中学生体能训练的创新探索[J].广西教育,2021,(46):147-148.

[3]曹俊峰.体能训练创新体系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探索[J].体育视野,2021,(18):75-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