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古诗词教学中的主题教学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03
/ 2

初中古诗词教学中的主题教学研究

刘晓娜 

  海阳市育才中学    265100

摘要我国古诗存量巨大,同一位作家在不同时期、不同心境下创作了很多不同的作品,而许多不同的作家在不同的时间相同的心境下却不谋而合地创作了类似的作品。因此,在古诗教学中,要有关联意和纵横比照意识,去拓展同一作者不同时期的作品以及不同作者的同类型作品。比方从表达技巧、体裁和表达情感这三方面分别进行整合,确定初中古诗整合教学的主题。

关键词中学语文课堂;古诗词教学;主题教学

一、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中对古诗词要求的分析

在古典诗词教学过程要紧扣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有一定的创新性。2022语文新课程标准对古典诗词的要求是通读、积累与梳理,重在培养兴趣、语感和习惯。引导学生增强语言积累和梳理的意识,教给学生语言积累和梳理的方法,注重积累、梳理与运用相结合。

二、部编版教材中的古诗词分析

在我国文学史上,古典诗词是一种常见的文学体裁,它的历史悠久,无论是在思想上还是在艺术上都取得了极高的成就在现代教育中,古典诗词教学内容已经有了很大改变,语文变成一门独立的学科,越来越重要。从初中语文部编版五四制教材中古诗词的选文情况看,共104首古诗词。其中,课内古诗词47,约占45.2%课外古诗词57,约占54.8%分布比较均衡,数量相当。其中,明志主题的古诗词共10如《潼关》《别云间》等约占9.6%忧国伤时主题的古诗词共8如《江南逢李龟年》《行军九思长安故园》等约占7.7%思乡怀人主题的古诗词共8如《次北固山下》《商山早行》等约占7.7%怀古主题的古诗词共7,《山坡羊·潼关怀古《长沙过贾谊宅》等约占6.7%山水田园诗类型的古诗词共6如《望岳》《钱塘湖春行》等约占5.8%边塞主题的古诗词共5约占4.8%赠友送别主题的古诗词共4如《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送友人》等约占3.8%

按表达感情的不同对诗进行整合教学,学生根据诗描写的内容进行情感的分析与体验达成学生对古诗表达情感的归类性认识,那么学生对古诗的情感表达类别的认识就不是呈现碎片化,而是形成一定的系统性。

三、古诗词主题教学方法研究

下面采用了案例分析法与比较法对中学语文课堂中的古典诗词教学中的例子进行研究,通过古诗词教学的两个主题类型的教学分析中学语文课堂中的主题教学整合方法。

恰当运用音乐和多媒体手段进行教学,吸引学生学习兴趣

诗词教学的重要目的是让学生感诗词中所体现作者的情感,从而准确把握诗词的主题思想。从这个角度而言,教师有必要引导学生通过必要的手段,了解诗词的内涵。在教学中,学生置身于诗词所造的意境中,在潜移默化中能更好地感受作者的情感。创设情境可以通过多媒体,为学生营造氛围。在《观沧海》一课中,教师通过多媒体,让学生在营造的意境中,体会磅礴的大海。创设情境也可以是以音乐营造氛围,通过音乐传达的情感,为学生诗词学习营造氛围。如在《江南逢李龟年》的教学中,通过配乐朗诵感受作者的忧国伤时情怀。

从教学实际出发,具体教学内容具体分析,重在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能力。

在古诗词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提高学生积极性,走兴趣教育的道路。使学生在情感的愉悦中接受知识,掌握技能,以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1]

在语文教学中,很多时候会用到分角色朗读课文,让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感受作者的情怀,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在诗歌的教学中,教师也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在理解诗词含义的基础上,置身于诗词描述的环境中,以诗词中人物的身份,感受诗词的意境,进而把握诗词所传送的情感如在《观沧海》的学习中,教师在引导学生了解诗歌大意的基础上,对诗歌进行扩展,让学生与诗人对话,让学生依据诗歌内容,在角色扮演中体会诗歌的意象。

启发学生感受古诗词美的意象和意境,由意象入意境,因境入情

要提高诗词教学的效率,教师还应该想办法丰富学生对诗词中意象的认识,只有具备丰富的意象知识,在分析诗词时可以达到游刃有余。在比如教师可以通过授课的形式,将诗词中的意象加以规整,分析不同意象所代表的含义。如在诗词中,柳普遍代表送别、留恋、伤感、春天的美好;梅则代表着傲雪、坚强、不屈不挠、逆境等意象;西风普遍认为是落寞、惆怅、衰败、游子思归的象征。日月、江河、大海代表了波澜壮阔、气势磅礴、历史发展趋势等,并配合多媒体图片进行整合分析更方便学生的理解。学生通过意向的感知,进入诗歌的意境,体验诗歌的内涵。这符合语文学习从形象思维入手来感受语言文字意蕴的认知规律。

学生阅读多个古诗词文本集体建构交流分享形成群文阅读的模式

初中古诗词群文阅读教学的议题设计可以从古诗词的主题出发,以常见的“山水田园诗词、赠友送别诗词、边塞诗词、思人怀乡诗词、忧国忧民诗词、咏史怀古诗词”等为着眼点进行

题设计,从而引起初中生对古诗词文本情感上的共鸣,加深他们对作品的感悟。

比如“思乡怀人题材的古诗词在部编版语文教材中十分常见诗中表达的是在外漂泊的游子对家乡的思念之情,但每个人的思乡之情却有所不同。比如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七年级下册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和岑参的《逢入京使》,以及课外为我们耳熟能诵的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上述这些古诗文中表达的“羁旅怀乡”情感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客居异乡但心中常常思念故乡。譬如李白的《春夜洛域闻笛》因为听到了笛声,而想起了自己远方的家乡;第二,离家思乡。譬如岑参的《逢入京使》因为在离家的路上遇到朋友,就想叫朋友帮忙捎一封信向家人报声平安。第三,佳节思亲。譬如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诗人在重阳节登高的时候想到自己以往在家时也会去登高和插茱萸,由此引发了诗人浓浓的思乡之情。[3]

综上所述“新一轮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了全新的挑战。因此,教师必须加强学习和科研的力度,积极探索教学艺术,不断优化课堂结构,不断改进、发展自己的教学方式和方法以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打造一个宽广、扎实的平台。”[4]

小结:“生也有涯,无涯惟智。逐物实难,凭性良易。”(《文心雕龙•序志》)人生有限,学问却无边无际。要理解事物的真象,的确是有困难的;凭着自然的天性去客观地接触事物,那就比较容易了。在中学语文的古诗词教学中,要有关联意和纵横比照意识,让学生形成诗歌主题意识要把握学生自然的天性,引导学生兴趣,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知识,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大单元视域下初中古诗教学研究张秋婷

[2]教育部《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

[3]初中古诗词群文阅读教学研究李娜娜

[4]《古典诗歌审美意象研究》钟巧灵

[5]姚天慧《兴趣教学浅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