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古诗词教学方式培育经典文化传承沃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03
/ 2

创新古诗词教学方式培育经典文化传承沃土

徐彦萍

 陕西省汉中市略阳县高台小学 

摘要:

根据孩子身心健康发展的规律,让小学生诵读优秀古诗词文化,在生活中感受传统文化,在慢慢滋养、孕育中传承中华优秀古诗词文化,也为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促进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从诵读古诗词的意义、古诗词教学新方式两方面阐述了经典传统文化的落地生花,巧妙地将经典古诗文在三个课堂中绽放,滋润一代代中华儿女向下扎根,向上生长。

关键词:古诗词传统文化;氛围;舞台;三个课堂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将文学与品格养成完美组合,为一代代中华儿女的繁衍生长输送着营养,滋润着中华儿女向上而生。

习近平主席提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其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不仅是我们中国人思想和精神的内核,对解决人类问题也有重要价值。要把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标识提炼出来、展示出来,把优秀传统文化中具有当代价值、世界意义的文化精髓提炼出来、展示出来。”统编班语文教材增加了古诗词篇目,引入了古文、古诗词这些经典文化,它们悄然而来,我们欣喜的发现文化时代与我们撞了个满怀,也引起了我们深深的思索:

一、诵读经典古诗词意义非凡,实践中喜忧参半:

中华优秀经典古诗词文化诵读是对祖国优秀文化的传承,是让优秀经典文化这颗灿烂的明珠熠熠生辉的过程。学校与家庭都具有传承优秀经典文化的责任,孩子们的经典文化启蒙,兴趣培养,教师责无旁贷。然而,古诗词传统文化诵读中孩子们读的吃力,字词认读、理解都有难度,意境感悟更是重重困难,缺乏展示舞台更让孩子们体验不到成功的喜悦。犹如春风般的经典文化,在传承普及上却让广大教师深深感叹“明月何时照我还?”。

二、培诵读经典古诗词沃土,躬行致远有歌声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经过探究,我们从教学中发现了妙招,抓住文化的沃土,将时间揉碎,再凝练成舞台,必定会绽放出古诗词教学新的面貌:

1、营造诵读氛围:

晨诵特推。晨读时,我们利用智慧黑板,选取古诗文采用图文并茂的形式进行跟读,配读。每天选取读的认真的同学组织第二天的诵读。孩子们在晨诵中,提升精气神,朗朗读书声成为校园最美的声音,班级诵读成为了学校亮丽的风景。

碎片展诵。抓住每天放学出校门的碎片时间,精心为班级选取适宜的古诗文诵读篇目,让孩子们边走边诵读晨读推荐篇目。诵着,诵着,说话的人少了,队伍整齐了,孩子们精神抖擞。每每这时总能看见门口家长们赞许的目光,那目光如一缕阳光坚定了孩子们诵读的决心和信心。

游园寻经。如何让孩子们亲近经典?就近拓展抓住第三课堂不放松,利用校园文化建设布置,开展了“游园寻经典”活动。从校园入校“校志令”、花园里的雕塑“高山流水”“孔子”“下笔有神”等都是经典文化为素材,在游园中聆听老师讲经典古诗词,拉近古诗词与孩子们的生活,让古诗词教学不再须臾缥缈。

2深耕三个课堂

(1)紧抓第一课堂要质量。《语文课程标准》关于阅读的基本要求:语文是人文性很强的学科,大多数的阅读文章都包含着浓厚的感情色彩,喜乐哀愁,真善美丑,这些感情体验需要我们教师指导学生去体验,如果他们没有受到情感的熏陶和感染,他们就不可能对文章所描写的景物、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留下深刻的印象,更不可能对表现这些内容的语言文字留下深刻的印象。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展开课堂教学大革命活动。群诗组课,以诗引诗,学一首诗品一个人的理念,走进课堂,延伸经典诵读的深度与广度,确保第一课堂的质量。如:五年级学习陆游的《示儿》时,我们从陆游16岁时在《观大散关图有感》中表明志向,“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到《秋夜将晓出门迎凉有感》“南望王师又一年”,再到《示儿》“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我们由一首诗,看一人,品一生的课堂设计理念,让孩子们畅游在经典古诗词里,在诵读赏析经典古诗词中,孩子们潜移默化的受到跨越时代的人文思想、人物真善美的熏陶感染,同时把一颗热爱祖国的种子播种在孩子们心中。古诗词同课异构活动,把古诗词教学推向思维碰撞的高潮,在文本解读,课堂驾驭,设计理念等方面进行碰撞,在辩课中深化文本理解,精炼教学方式,打开课堂教学新模式。

(2)深耕第二课堂提素养。教学《精卫填海》,由课文引出《山海经》拓展阅读,《山海经》故事我传承——《山海经》故事我配画——《山海经》故事我翻译,通过诵读古文,到给古文画连环画再到白话文翻译,在精妙的第二课堂中突出孩子们的能力培养,提高语文素养,牵一发而动全身,既培养了孩子们能力又提高了孩子们的素养,孩子们在参与中与经典文化更亲密。五年级下第四单元第9课《古诗三首》,在第一课堂完成教学任务后我们设计了第二课堂:以爱国情感微线索搜集爱国诗词开展“大爱无疆”诵读活动。第二课堂我们把诗词里的爱、故事里的爱、身边的爱,做了统整,把人物放在语境中,通过字词对比进行人物比对赏析,启发深度思考,授之以法。让孩子们在个性化阅读中增强情感体验,改变他们对经典文化“无趣”的固有模式,让他们领略了经典文化的魅力所在。

(3)拓展第三课堂。利用研学探究等方式拓展第三课堂,突出人格塑造,提升品格修养。秋天结合我县白水江镇,李白栽种银杏这一历史足迹,我们设计了“踏一路金秋 寻诗问仙”研学活动。一路沿嘉陵江,两岸的山峰,闪烁着红橙黄绿,微波粼粼的河面,跳跃着、奔跑着……,迎着秋阳,站在两人合抱的银杏树下,仰头是一树金黄,诵读李白诗篇与秋天共舞。讲述李白一生经历,识得一段人生的真谛,感叹李白的才气,感受家乡文化底蕴的深厚。让孩子们在丰富的第三课堂得到亲历学习过程,丰富情感体验,让品格养成在“润物细无声”中生根发芽。

  1. 巧妙搭建舞台:

培养孩子们的诵读经典古诗词兴趣,就应该让他们体会到诵读的喜悦。如果给他们一个舞台,他们就会还你一片精彩。利用校园广播站,每日一经典古诗词篇目诵读,悠扬的古琴声里,是孩子们洪亮的诵读,让枯燥的古诗词变的有声灵动,让孩子们在耳濡目染中浸润在经典古诗词文化的感染中。每周国旗下演讲,按班级选用经典古诗词篇章进行表演读,各班领读员轮流上场,孩子们在国旗下庄严隆重的诵读经典古诗词,让声音穿越教学楼,落入每个孩子、老师、家委会成员、周边群众的耳里,自豪感、成就感油然而生。校园艺术节,大家共策划了经典古诗词情景剧表演,读、演、诵各色的衣衫,精妙的表演,悠扬的配乐,圆润的声音赢得阵阵掌声。那掌声里是给他们学习诗词路上注入的动力源。“中秋诗文诵读”、“赏桂诵诗”、“快乐冬至诵”、“端午诵福”等一系列活动把语文与生活紧紧联系在一起,用浸润式的活动让优秀经典古诗词文化在孩子们的生活中徐徐绽放,让经典诵读沿着一路花香,唱出优美的天籁之歌,走进孩子心中。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精神家园,体现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价值取向、道德规范、思想风貌及行为特征。中华文明是四大古文明之一,中华民族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产生和形成的优秀传统文化,为中华民族的生息、发展和壮大提供了丰厚的精神滋养。中华优秀古诗词文化是中华五千年文明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的独特标识,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唯有多种途径培育好经典古诗词教学的一方沃土,才能聆听到经典古诗词文化之花开在孩子们心中的声音。

参考文献:

1、《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论述》——光明日报

2、《中国传统礼文化资源的现代开掘》[J].作家  2010,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