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培计划”背景下教师培训需求调研报告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03
/ 2

“国培计划”背景下教师培训需求调研报告

陈利

湖南麻阳苗族自治县教师发展中心

摘要:教师培训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升教师队伍素质的重要途径,教师培训的质量不仅关系到教师自身的专业成长与发展,更关系着当前教育改革的成败。培训需求分析是整个培训管理活动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它决定着培训能否应对正确的目标,影响到能否制定具有针对性、实效性和科学性的培训方案,最终对培训的有效性高低起着重要作用。为此,我们采用自编的教师培训调查问卷,对在职公办中小学教师培训需求问题进行了抽样调查,并访谈了其中的参训教师。

关键词:中小学教师  教师培训  调研报告

为了全面地了解教师的研修需求,把握教师成长动态,明确培训的方向与重点,为后续科学组建专家团队、完善课程设计和精准培训实施提供参考,有助于我县科学、高效的完成国培、县培、校培任务。在县教育局的精心策划和组织下,教师发展中心分4个调研小组共20人,前往全县各培训基层学校进行训前调研。

一、基本情况

本次调研,在2022年3月15日--4月20日进行,我们组织4个调研小组分别深入城区、各乡镇的中小学(幼儿园),采取分区、分层抽样方法,把调研问卷所列的“国培计划”三个大项目(11个小项目)、暑假县级学科集中培训项目、校本培训项目等议题作为座谈的主要内容,对从幼儿园到高中的不同参训对象开展培训需求调研。调研期间共听课48节,组织召开座谈会48场,参加座谈人员328人,回收网络调研问卷1919份,发放调研统计表8份,回收有效统计表8份,走访学生、教师500余人次。

二、调研方法

本次调研主要通过听课、座谈、问卷、走访等四种形式,了解乡村学校校本研训现状和一线教师在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与困惑,以及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从而根据师生需求,确定培训主题,制定培训方案。

1.问卷分析(湖南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问卷)

2.座谈综述。在召开不同学校、不同层面人员参加的座谈会中,我们把调研问卷所列的议题作为座谈的主要内容,以期达到总结反思过去的培训工作,了解今后培训需求的目的。

三、结果分析  

1.对培训内容的分析。不同级别的教师对培训内容的要求不同,但计算机应用和心理素质培训是各级教师都提到的。其他的有改革培训、创新培训、管理能力培训等。  2.对培训方法的分析。一是对提高素质途径的分析。在这一点上,教师的选择存在很大差异。主要有以下几种:学习经验,参加实践活动,参加科研活动。二是对培训模式的分析。大多数教师希望采用集中培训与校本培训相结合的模式,一部分教师支持校本培训模式。三是对培训形式的分析。除了基本常见的参观考察培训形式,有些教师希望采用教育科研和改革活动、有指导的自学、开展专题讲座等形式。  

3.对培训条件的分析。一是对培训者要求的分析。教师多希望特级教师或有专长的外地专家、学者作为继续教育的培训者。有的教师认为经验丰富的在职教师和相关机构的讲师也可以作为培训者。二是对培训时间的分析。大部分教师认为不应对培训时间作出统一安排,希望在教师的引导进行自学、自主安排学习时间。

四、存在不足:

1.认识的问题。包括两方面的认识,一方面部分学校领导重视不够,认为派出教师参加培训,影响学校正常教学秩序的开展,对培训工作缺乏强有力的管理措施和激励机制,以致教师参训主动性不够,参训期间因为学校的事情常常缺勤,不能保障投入精力进行学习。另一方面,老师对自我成长认识不够,抱着培训就是拿学分的简单想法,学习积极性不高,对培训有应付了事的现象。

2.方式的问题。我们培训的主要方式是集中培训、远程培训、校本培训。集中培训教师反馈比较好的是学科培训以及工作坊培训,培训对象知识结构相对比较接近,培训内容针对性强,老师们收获较大。大型人数众多的专题报告,效果不好。远程培训由于缺乏有效的监控,以及我们县的现状,专职信息技术教师少,部分学校甚至无专职信息技术教师,学校设备老化,年龄大的教师对学科信息化使用难以适应,实际效果不理想。校本培训由于缺乏有效的互助和真正的专业引领,大部分学校抱着完成任务的态度,没有落到实处,校本流于形式,反而成为教师的负担。

3.内容的问题。学科培训和片区研修培训教师们反响较好,说明教师需要有针对性内容的培训。老师们的需求在不断跃进,新进教师教学经验不足,渴望知识细化,分学段,分年级针对相关知识点进行分析探讨,乡村教师渴求有更多优质课分享,对课堂教学有更切合的指导意义。

4.成果转化的问题。培训的训后跟进欠缺,培训结束,很多老师没有及时转化为自己或者指导他人的实践契机。

5.覆盖面的问题。因为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参加培训多为中青年教师,无形中让老年教师失去接受新知识的机会,老教师其实是更需要培训的群体。培训覆盖面要考虑各个年龄层教师。

五、 培训需求

1.培训内容方面。班主任培训;中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培训;教学常规管理培训;心理健康培训;新课标(教师核心素养)解读分析;新岗教师的教育教学;课题研究培训;课件制作;中小学学科培训。

2.培训模式方面。随堂听课;送教到校;参与式;网络式;体验式;县外观摩。

3.培训方式方面。示范式;案例式;实践式;微课堂式。             

4.培训时间方面。连续性时间最长不超过七天;放暑假前或收假前。             

5.培训师资方面。本土专家的打造外县的一线教师;3.省内外学科专家。

6.教师方面工学矛盾突出,合理安排线下培训;渴望有机会假期能走出去,开阔视野;不要多学科同时开班,学校人员分配不过来。

7.改革培训方式。集中培训与讲座相结合,讲座联系实际;送教到校(园)、到班;名师示范、说课、议课、评课;工作坊、网络研修、讨论、跟岗等方式。

对策建议

通过调研,我们梳理了过去教师培训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了解了教师对新一轮培训的期望和需求,探讨了新一轮培训中需要完善和改进的重点:

1.深度解读能力提升工程2.0,助力信息化理念更新。对能力提升工程2.0的相关政策、任务进行分解式深入解读,并借助经典案例分析学校管理团队的重要责任与任务,使参训者对于能力提升工程2.0的目标任务有清晰深刻的理解;

2.加大培训者队伍建设,助力信息化领导力提升。以学校信息化教育教学发展规划的制订与落实作为培训主线,通过实践打磨,掌握示范校整校推进每个阶段及实施环节需要落实的工作,激活教研组在示范校整校推进中的作用,提升混合式校本研修方案设计与组织实施能力,强化科学管理与科学测评等能力,保证整校推进顺利进行;

3.完善和落实教师培训制度,加大督导检查力度。学校将教育教学发展规划及校本研修紧密关联,敦促教师应用信息技术进行学情分析、教学设计、学法指导和学业评价有效指导,提高测评指导能力;

4.创新丰富培训的模式和方法,保证培训效果。培训课程根据不同的课程主题,设计多种培训方式,在理解理念方面,主要是专题讲座与专家指导交流为主,辅以案例分享,帮助参训学员更好的理解;在整校推进的任务落实方面,主要采取案例学习、实践打磨、专家指导、研讨交流等方式,帮助学员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主要的成果任务,为后期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础;

5.2022年暑假教师业务培训,建议采用学科培训以及班主任全员培训模式,小学培训学科:英语、科学、音乐和体育;初中培训学科:英语、化学、音乐、体育和美术;班主任培训不限名额;

6.2022年国培计划“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整校推进6个坊,暂定小学:第二锦江小学(200人)、第一芙蓉小学(50人)、兰里芙蓉小学(50人);初中:锦江中学(250人),麻阳二中(50人)。

参考文献:

[1]付作香,“双减”背景下小学低年级教学减负提质的思考[J],学周刊,2022(11):3

[2]陈代秋,周伟“双减”背景下小学低年级语文学业评价的转向[J]中国教育学刊,2022(2):1

基金项目:2022年湖南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国培计划”背景下苗乡教师培训实践研究》(批准号:ZJGB2022252)阶段性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