撕纸艺术在核心素养下中学美术的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03
/ 2

撕纸艺术在核心素养下中学美术的探究

肖欢萍

梅州市梅江区芹洋学校 514000

摘要:初中作为青少年成长的重要阶段,在进行传统文化课教育的同时,也离不开美术等艺术教育,此类教育可帮助学生学习知识,并培养其气质与情操。然而现阶段中学课堂,部分教师对艺术类学科重视程度不足,多课堂授课形式单一且未体现其艺术价值,影响美术教学工作的总体进步与发展。本文主要围绕核心素养下撕纸艺术在中学美术课堂的意义和价值,对其在初中美术课堂的实施提供几点意见,以供参考。

关键词:纸艺教学;撕纸艺术;中学美术

引言撕纸作为类似剪纸但与其不同的平面镂空艺术,能够为观者带来视觉艺术享受,是不需要画草稿图或借助任何工具,靠自身感受与纸交流的艺术。其因学具简单,已被广泛应用至城乡镇初中美术课堂,学生掌握其基础形式与技巧的同时,将加强实践操作能力。带领学生了解撕纸艺术的发展历程与文化内涵时,还可令其更深层次地领略我国艺术形式的魅力,提升其美术专业素养及艺术鉴赏能力,培养其良好的艺术情操,以发现生命与生活的魅力。

一、核心素养下撕纸艺术中学美术课堂的意义和价值

初中生经过小学阶段的学习,具备一定艺术鉴赏能力及动手能力。随着美术教学工作的不断进行,学生已具有剪纸经验,对撕纸艺术教学的引入并不陌生。撕纸艺术作为大众创作的重要形式,对塑造群众艺术情感、陶冶情操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可吸引学生关注传统文化遗产,树立其民族自豪感,更好地培养其创新素养。因此,初中美术课堂引入撕纸艺术教学是必要可行的。

(一)提升学生民族自豪感,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撕纸作为中国民间艺术中最原始、最古老的民俗艺术之一,是一种精神文化成果,农村逢年过节及重要仪式中,常会使用撕纸艺术品作为装饰的物品及材料,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因其具有较强地域特征,在开展撕纸艺术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依据当地民族文化特征设计课程,以更好地发挥其欣赏及使用价值。民间撕纸艺术作为劳动人民智慧与创造力的结晶,不具有任何功利性,初中课堂引入撕纸艺术课程,有利于学生理解撕纸艺术的文化内涵,令其学会理解与尊重地方民族文化,并积极弘扬民族传统文化。

(二)提高学生审美水平,利于其未来发展

经过长期的积淀,撕纸艺术逐渐产生其特有的艺术形式与符号,此类符号所表达的含义是不同的,理解其含义可培养学生的审美思维,提高其审美水平。故教师应积极开展撕纸教育活动,鼓励学生全面了解民族文化特征。授课过程中应注意避免采用传统理论教学方法,整合新的教学方法及手段,为学生提供正确的指导。撕纸艺术源于生活,取材范围主要也围绕学生日常生活,其进行创作时,不仅可锻炼实际操作能力、创新思维能力,还有利于拓宽其创新渠道及未来发展方向[1]

二、核心素养背景下中学美术撕纸艺术教学的具体策略

(一)精心设计教学内容,辅助学生巩固知识

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学生认知水平及其学习能力开展具体教学工作。设计课程时,应灵活多变,创设多种教学方式,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其主观学习能动性。课堂中可借助多媒体为学生展示撕纸艺术作品图片或视频,讲述撕纸起源及主要特征,为学生详细讲解其基本类型及常用图案,帮助学生理解其表现形式,辅助学生提高撕纸实践技能。受核心素养影响,教师在设计具体课程时,应设计多种教学方式以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课程安排也应从简至难,除要求学生根据教师要求裁剪简单的图形之外,还应针对其实际掌握情况进行拔高式练习,并设定梯度训练课题以帮助学生有效地巩固其在课堂上学习到的知识点及技巧,从而使其在此过程中获得学习成就感。

(二)利用多媒体开展教学,加强师生间讨论

随着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中不断地普及与应用,多媒体等现代化信息技术也应用于撕纸艺术教学课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还可进行课堂延伸,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教师应积极掌握投影仪等现代化教学仪器的使用方法,以图文形式,生动形象地为学生讲解撕纸艺术的发展脉络,丰富其情感体验。还可在每节课开展鉴赏时间,带领学生共同欣赏艺术大师的撕纸过程,更直观地感受撕纸艺术作品的具体技法,与此同时,教师应注重与学生互动交流,及时沟通掌握其撕纸学习进度,对于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采用逐步演示的方式帮助其练习。教师可及时调节课堂教学进度,更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解决练习及操作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加深其对撕纸艺术文化的了解[2]

(三)创设多种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受核心素养影响,教师在将撕纸文化融入于美术课堂过程中,应优化传统教学理念和方法,注重丰富课堂形式,更好地进行撕纸教学的延伸,开展多种教学方式,帮助学生领悟民间艺术魅力。例如,在撕纸艺术课堂中教师可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课堂开始前,教师可为学生颁布定量任务,如收集与撕纸相关的基础知识理论或简单动手制作一件撕纸工艺作品,此种方式可充分锻炼学生信息收集及动手能力,并激发其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撕纸文化的深层次了解。再如,教师还可采用小组合作法,将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划分,围绕课堂教学内容,及时进行小组讨论,开展组内经验分享及交流,将自身认为有艺术欣赏价值的撕纸成品与组内成员分享,培养学生表达能力的同时,还可增强其审美意识与情操。课后教师还可安排小组作业,要求小组成员通过PPT展示成品并进行汇报演讲,学生在不断积累经验的同时,团队合作能力也可得到提升,对其日后发展有很大帮助。总之,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及操作能力,适度增添其锻炼机会,令其领悟撕纸艺术来源于现实生活,以便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情与兴趣。

(四)开展课外活动,提升学生文化素养

教师应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帮助学生加深对撕纸艺术及文化的理解,安排课外环节以扩充课堂内容,提高学生文化修养。为提高学生对撕纸文化的兴趣,教师还可邀请部分优秀的撕纸艺术家开展讲座,或在课堂中进行现场演示,为学生带来更直观的感受与体验,促进其学习撕纸艺术的积极性。教师还可引导学生开展撕纸文化交流活动,以其喜欢的城市或传统节日为例,收集撕纸艺术品图片或视频,并体会文化内涵。班级也可以利用黑板报,将学生的创新性成果展现其中。各个班级还可分别推荐部分优秀作品张贴至校园环境内,进行校园环境的创造和创新。学校也可定期组织撕纸创意比赛,以学生实际操作水平为标准,开设不同区间的撕纸选拔竞赛,令其皆有机会进行锻炼,其在撕纸融入自身想法的同时也能调动其创造性。学校还可与当地城乡镇政府开展合作,举办以民主政治为主题的撕纸活动,学生需在撕纸作品中融入自身想法与抱负,对于优秀作品,可在街道设立艺术展示位,供更多人观赏,此过程中学生创作动力将得到充分调动,且可激发其祖国自豪感与人民荣誉感。

结论:综上所述,在核心素养及时代发展背景下,将更丰富和多样化的撕纸艺术教学融入现阶段初中美术课堂中是有必要的,教学过程中,撕纸艺术独特的民族性、实用性以及观赏性都应得到重视。教师应合理设计课程内容,丰富教学方式,通过优化教学环境,引导学生形成对传统文化的独特见解,充分激发其艺术创造潜力,保障实现学生核心素养及审美能力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张杰.传统撕纸的形成与发展探究[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21,42(07):34-40.

[2]陈蕊丽.初中美术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研究[J].知识文库,2023(02):88-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