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量感”培养的两条进阶路径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06
/ 2

小学数学“量感”培养的两条进阶路径探讨

谢冰清

福建省福州金山小学      350008

摘要:通过对学生“量感”的培养,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小学生年纪小,对于事物的观察与分析能力还不完善,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变换物体,能够有效提高小学生的“量感”,训练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增进对数学知识的兴趣和了解。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政策下,教师应把核心素养的基本观念作为教学重点,循序渐进地提升小学生的思考和动手能力,为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打下基础。

关键词:量感;进阶路径;小学数学

“量感”的培养,既有利于小学生对数量的认识,也有利于对数量的估算。“计量单位”是小学数学课程中对学生进行“量感”培养的一个主要载体,论文拟通过对“量感”的内涵与重要意义的剖析,从“量感”培养的角度探讨具体的教学实施策略。

1“量感”的内涵

“量感”被众多学者视为一种积极主动、有意识地认识并运用数量的一种态度,是一种不用借助测量工具就能推断出一个数量的大小,以单位表达的数量与真实对象的大小相一致的一种感觉。综上,“量感”就是指对客体中不同量,如大小、速度、长短等的感性认识,“量感”需要通过实践来进行不断提高。

2对小学生进行“量感”培养的重要性

2.1提高学习能力和自信心

在小学阶段,加强对学生“量感”的培养,有利于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深入理解,通过从多个角度对物体自身的形态特点进行观察和感知,使学生能够从独立思考的角度去对知识进行分析和理解,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让学生在将来的学习中更自信和积极主动[1]

2.2提高抽象能力

在教学中,通过对教材中不同知识点运用不同的教学工具,使学生形成明确清晰的对物体的量的概念,通过对不同的事物进行感知和分析,表达出不同的量。这种教学形式能够将某些抽象的数学概念进行具体化,从而有效降低数学知识的难度。

2.3改进数学教学效果

“量感”指的是用视觉或触觉来对不同物体的大小、数量、长度、厚度、半径、厚度、重量、速度进行感性的判断,运用明暗、线条等要素,表达出物体的重量、厚度、尺寸和数量。通过在课堂中对小学生进行“量感”的培养,能把数学要素的各种变量组合到一个整合的概念之中,从而对小学生的数学知识进行深度高效的渗透和有效的规划[2]。这样,就可以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把所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于实际,既能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有效掌握,也能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3小学数学量感培养的两条进阶路径

3.1注重对已学知识的运用,提高单位“量感”

3.1.1实物对比

由于小学数学课程中的很多知识都是和实际生活紧密相连的,所以在进行量感训练时,教师可以多用实物,通过对比来感受“量”的含义。对学生而言,唯有亲身体验,方能有效获得知识。所以,教师应该把有关量的知识与实际生活中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对量的认识,并在课堂中引入一些他们比较熟悉的物品,把“量”这一较抽象的概念具体地表现出来。

以重量计量单位“千克和克”为例,其教学目的就是使学生对这两种质量单位有直观的认识,并能精确认识一千克和一克的重量。此时,教师可以把接近一千克和一克的物品在课堂上呈现给学生,如教师可以提前准备十五个鸡蛋,一枚二分硬币(如图一所示),让学生通过把物品掂在手里的重量感去体会一千克和一克的重量有多重,然后引导学生主动说出他们生活中还有哪些物品的重量和他们手里的重量大致相同,这样就能充分的引导学生对1千克或1克产生直观的印象,发展学生对量的认知。

图1  1千克 VS 1克

3.1.2形体对照

在小学数学课堂上,教师不应再向学生灌输知识,而应引导学生开展独立思考或小组讨论工作,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3]

为使学生对长度单位“千米”有一个直观的认识,在教学中,老师可通过身体步长测量的方式,带给学生更直观的感受。比如一般小学生的步长是0.5米(如图二所示),教师可以提前准备软尺,让一个学生上讲台正常迈步,另一个学生手拿软尺去测量小学生两只脚间的距离,通过亲身体验,让小学生对米的概念更清晰,然后通过单位换算,让小学生了解1千米的距离需要走多少步,锻炼学生的思考和实践应用能力。这样的视觉对比,可以让一千米的长度在小学生的脑海里留下更直观的印象。在运用“身体”尺进行量的训练时,要引导学生根据被测对象的尺寸和长短来灵活运用人体各部分,以达到提高测量能力的目的。

1683597229420

图2 千米的身体尺测量

3.2大胆估算,有效提升“量感”培养

数学教学要注重培养小学生的估算意识和能力。在计量单位的教学过程中,鼓励和引导学生大胆估算是有效提升量感培养的有效路径,也是本节课的重点学习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立足于学生实际,逐步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由“模糊”到“精确”。

3.2.1鼓励学生大胆估算生活中的“量”

在“双减”的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要更加深入地向日常生活渗透,以学生生活经历为基础进行数学教学的设计,可以有效降低习惯性、重复性的作业布置。

以“吨”为例,“吨”是一个很重要的重量单位,要把吨的概念从抽象到形象化,就必须与生活紧密地结合。比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去家中观察,看看家中常见物品上有哪些是标注了重量的,比如家里一袋面粉是多少千克(如图三所示),在下堂课请学生换算多少袋面粉是一吨,让学生对量有一个日常的认识;电梯搭载14位旅客,以人均体重60公斤为例,其载重量约为多少吨?在生活中的思考,是建立在学生日常需要基础上的一种量化认知,能够更清晰地反映出隐藏的量化感受。

1683597315011*20=1000KG=1吨

图3  吨的现实测量

3.2.2引导学生深层推理生活中的“量”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重视对学生进行数理推理的训练。在具体的数学活动中,老师可以先从数量关系开始,再引导学生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去思考,比如“米—千米”的关系,“千克—克”的关系等等,从而使学生在对概念的认识和知识的构建过程中,建立起一个较为完整的知识架构,并把这些知识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去。

结论

当前,教学改革仍在不断深化。在小学数学教师的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量感”进行培养,既是对学生应用数学实践能力的全面提升,也是对落实终身教育理念、推动教育改革创新的有益尝试。

参考文献

[1]吴晓英.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量感培养的进阶之路[J].新教育,2023(11):18-20.

[2]蔡燕妮.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量感的培养[J].西部素质教育,2023,9(03):117-120.

[3]庄雅芬.体验式教学模式下小学数学量感培养策略探究[J].试题与研究,2023(01):106-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