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小学语文教师课堂教学语言的特点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10
/ 3

优秀小学语文教师课堂教学语言的特点

张颖超

天津港保税区空港实验小学

摘要小学语文教师课堂教学语言主要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实践中为把知识技能传授给学生而使用的语言。为了促进小学教育高质量发展,提高教师课堂教学语言的质量,本研究选取特级教师优质课视频资料作为研究对象,旨在探寻优秀教师课堂教学语言的特点,更好的研究教师课堂教学语言。研究发现,优秀语文教师课堂导入语采用综合化的导入形式;讲授语注重讲授形式的多样化;提问语注重课堂效率和学生参与;点评语认可传统点评,注重点评语的实用化;结束语注重对结束语形式的选择。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语文教师、课堂教学语言

课堂教学语言是教师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教师维系与学生良好关系不可或缺的纽带。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对课堂教学效果有直接的影响,其在课堂中既是教学手段又是教学目的,这就要求教师必须重视对课堂教学语言素养的提升。[[1]]本研究将本校骨干教师的公开课以及网上优质课视频案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教师课堂教学语言分为导入语、讲授语、提问语、评价语、总结语这五个重要教学语言,采用文献法和案例分析法,探讨小学优秀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特点,以期对一线语文教师有所帮助,提高教师课堂教学语言的艺术性,进而提高教学质量。

课堂导入语

导入语用于一节课的一开始,主要目的是为了引出新的教学内容,起到导引、启发课程,吸引学生注意力,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的作用。[[2]]通过观摩骨干教师课堂和所选取的优质课视频资料,优秀教师在课堂中使用导入语的情况呈现出以下的特点:

(一)导入语方式上,讲究间接导入

    导入语分为直接导入语和间接导入语,优秀教师大部分语文课都采用“间接导入法”的形式进入课堂教学。间接导入更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给学生带来不一样的感受。例如:在学习《影子》一课时,T1教师运用游戏导入法,猜谜语的形式,引出了课文的主题。极大的调动了的课堂气氛,学生们都积极的参与到竞猜当中,使得学生在课堂中体会到了学习的乐趣。

(二)导入语运用上,讲究教学机智

导入语的使用也需要讲究技巧,并不是导入形式越多样、课堂气氛越活跃,课堂教学的效果就越好。如果导入的形式达到丰富的程度,教师没有一定的教学机智,课堂节奏便容易脱轨偏离,学生在课堂上也只是走马观花,并不能深入探究学问。例如,在讲《比尾巴》一课中,T2教师运用了随意交谈的导入形式,让大家来说说见过的动物尾巴都有什么形状,大家都去过动物园,对于这一问题同学们有说不完的见解,场面略见失控的时候,T2教师拿出了松鼠、猴子、孔雀的尾巴教具粘在了黑板上。这一转移注意力的巧妙方法,这些夺人眼球的教具,将同学们的关注点成功的拉回到了课堂中。

课堂讲授语

讲授语是教师课堂教学语言的主体,也是教师课堂语言的精华。它对教师来说,是教师课前准备的重点,也是体现教师个人教学素质的关键;它对学生来说,是学生获得知识的重要来源,也是学生素质全面均衡发展的重要媒介。[[3]]观摩众多课堂教学实录发现,优秀教师的课堂讲授语有以下特点:

(一)讲授语方法上,注重灵活多变

从研究资料来看,教师开展教学活动时,一般会依据课文的题材与体裁等多方面的因素,选择符合学生认知发展的讲授方法,并不是所有课文都以传统内容顺序进行讲授,讲授方法没有统一的、规定的具体要求,表现出很大的灵活性。讲授法有课文讲授法、建议讲授法、重难点讲授法、谈话式讲授法、顺序讲解法。例如:在讲新课《比尾巴》时,T2教师先采用课文讲授法和顺序讲授法讲授1、2小节的内容,教会学生学什么和如何学,然后采用建议讲授法,给学生提了三点建议,让学生自学3、4小节的内容,由浅入深的引导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自学。

(二)讲授语表达上,注重情感激发

富有艺术性的课堂教学语言,应当是发声于情,意寓于情、理融于情的。当你带着对事业、对学生的热爱,精神饱满地登上讲台,学生立即会受到你情绪“辐射”的感染,情绪的激发能提高课堂效率。通过研究资料发现,优秀教师不吝啬赞美表扬之词,善于发现学生身上大大小小的闪光点,每一个受到表扬的同学都特别开心,这样会形成强烈积极的心理互动效应,让学生在成功喜悦的强化下不断学习。

课堂提问语

古人云:“善教者必善问”,提问是小学课堂教学环节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教师的有效提问语言是学生学习的重要保证,教师提问语言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的效果。[[4]]通过研究资料发现,优秀教师上课的提问语言具有以下特点:

(一)提问语安排上,注重连贯性

教师在使用提问语的过程中,注重提问语的连贯性。有利于帮助学生梳理课文内容,熟悉课文内容,明晰课文的主要结构。例如,截选了学习《大小多少》一课时的一节提问:

T:一( )黄牛、一( )猫

T:一( )鸭子、一( )鸟

T:一( )苹果、一( )枣

T:一( )杏子、一( )桃

这一系列的提问帮助学生对课文最后一段进行了梳理,使得学生很容易的理解了课文内容。提问语是教师精心设计的,是教师按照一定的顺序合理的计划和安排的,它体现着对课文内容内在连贯性特征的反映。

(二)提问语表现上,注重多元化

为了便于研究,教师在课堂中的提问内容按问题的难易程度分为:简单提问和复杂提问。按照提出问题的答案能否从书本中直接获取为切入点界定问题的性质,把能从书本中直接获取答案的提问界定为简单提问;把需要学生理解课文,自己动脑思考获得的答案为复杂提问。通过资料研究发现,T2教师上课提问形式多样化,简单提问与复杂提问相结合使用,对于复杂问题会简单化提问,简单问题则复杂化提问,例如在学习《比尾巴》一文中,仿照“孔雀的尾巴最好看”这一句来造句,T2教师将例句进行了简单的拆分讲解,先让学生们尝试“谁的__最__?”,然后在换成“__的__最__?”这样的简单化转化,使得学生能够很容易理解老师的问题要求,能够更轻松的完成任务。

课堂评价语

    评价语是教师对课堂教学的反馈信息。教师的评价语可以让学生更清楚的认知到自己课堂中的表现,以及自己对教学内容的把握。通过对视频资料中优秀教师课堂评价语的分析,发现以下规律:

(一)评价语模式上,注重少而精的传统点评模式

新课改以来,推行多元化的评价形式,传统的点评模式,即教师单纯的对学生在课堂中的语言行为表示肯定或否定的模式,在课堂中已不是课堂点评中的主要模式。教师在课堂中对学生的语言行为的评价表现出很大的灵活性。但是在课堂中,我们仍然会看到传统点评模式也为教师的课堂点评增添了色彩。例如:在课堂的实际教学过程中,“很好”、“太棒了”等字样的简短点评,既不显得冗长,也会让学生对自己语言行为的有效性有一个清晰的认识。既让学生认识到自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又提升学生参与到课堂中的活力。

(二)评价语运用上,倾向于肯定性评价或半肯定式评价

统计发现,大部分教师对学生行为的评价几乎都是出于鼓励、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肯定式评价。然而这些看似简单的评语中,却又折射出教师个人的教学理性。对于学生课堂回答的“不完美”行为,给与半肯定式的点评,在肯定式点评的基础上委婉的提出其问题所在。例如,当一个同学读课文读的断断续续,生字词都读不准时,T5教师的表现是“也许同学们对他的朗读有些不满意,但老师要给他打 100+,因为啊,他读的特别认真”;当学生的回答遇到班级“冷场”的时候,在如此尴尬的时刻,T4教师的表现是“同学们虽然都不作声,但是他们的表情都在表扬你呢”;这样的点评能够让学生在认识到自身的错误之后而不感到紧张,形成窘迫的心理,而且也让学生清楚的认识到自身的问题所在。

课堂结束语

结束语主要指在课堂教学结尾部分采用的语言形式,它的作用是承上启下,一方面对本节课进行总结,另一方面是引出课后的要求以及下节课要讲的内容。[[5]] 通过对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结束语进行分析,发现了一些特征:

(一)结束语表达上,兼顾主导和商议

教师在课堂结束语的表达方式基本上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教师主导式结语,即以教师个人为主导对课堂教学过程进行总结,借助教师知识经验的优越性帮助学生对整节课的内容有一个更概括的了解。另一类是师生商议式结语,即教师同学生共同讨论归整节课的教学活动,体现教师充分尊重学生的教育理念。例如:在学习《影子》一课时,临近下课,老师对这节课学过的生字词语以及课文知识点进行了总结,最后用协商式结语。

T:“今天学习的这篇神奇的课文《影子》,让我们又了解了一个生活小常识,回家后你们想给自己布置一个什么样的作业,来更深入的了解一下我们今天学过的内容呢?”

S:“我要去看看影子什么时候在我的前边,什么时候在我的后边”

S:“我要看看影子是黑色么?”

S:“我回家要把这节课的字词写一写。”

教师先主导后协商的总结语,既让学生们对本节课的知识有了更清晰的思路,又培养了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

(二)结束语模式上,注重综合多变

教师教学结束语的表达模式是多样的,既有单一的表达模式,又有综合化的表达模式。主要有归纳式结语、抒情式结语、任务委托式结语、愿景期待式结语。归纳式结语指教师对整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总结;抒情式结语是指教师以情感表达的形式抒发师生之间的情感;任务委托式结语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结束时对学生进行任务的分配;愿景期待式结语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结束前对学生提出的美好愿景。[[6]]研究来看,大部分教师每节课结束语的表达模式都是综合多变的,根据课文的题材和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接受程度来选择结束语模式,让课堂充满生机,让学生在学习中体会到学习本该有的乐趣。

参考文献

[1]郭启明.教师语言艺术[M].北京:语文出版社,1992:17.

[2]马显彬.教师语言学教程[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0:12.

[3]韦祥洪.语文课堂教学语言新论[D].南京师范大学,2004.

[4]葛玉兰.高年级语文课堂导入语的设计和运用[J].江苏教育研究.2012(07B).

[5]彭新有.浅论导入语设计的原则[J].德宏教育学院学报.2005(01).

[6]邹翔安.漫谈语文教学的导语,讲授语和结束语[J].中学语文教学参

考.1998(01~02).

[7]白昭.关于语文教师课堂教学言语行为的思考——之提问语[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1(01).

[8]尹鹰飞.谈语文课堂的结束语设计[J].教学研究与评论·小学教育教学,2009(04).


[1]郭启明.教师语言艺术[M].北京:语文出版社,1992:17.

[2]葛玉兰.高年级语文课堂导入语的设计和运用[J].江苏教育研究.2012(07B).

[3]邹翔安.漫谈语文教学的导语、讲授语和结束语[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1998(01~02).

[4]白昭.关于语文教师课堂教学言语行为的思考——之提问语[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1(01).

[5]尹鹰飞.谈语文课堂的结束语设计[J].教学研究与评论·小学教育教学,2009(04).

[6]温兴梅.巧设结束语,课末存趣味[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