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魅力!—即兴应答、商务汇报与演讲技巧》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10
/ 2

《舌尖上的魅力!—即兴应答、商务汇报与演讲技巧》

何长昆

深圳市甲和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518000

除了日常的教学工作,我们还会面对不少临时的公众演讲。

一谈起公众演讲,很多人会闻之色变,唯恐躲避不及。但是在职场工作中,偏偏需要公众演讲能力的场合又很多,如面对领导汇报时、在会议上发言时、面对下属讲话时、代表企业参加外部活动时,都会需要公众演讲技能。倘若讲的好,人人夸之,既塑造了个人品牌,又有助工作高效开展,若是讲的不好,那自然是竹篮打水一场空,毫无所得。因此,我们既然无法躲避公众演讲,那么就学会去直面演讲的挑战吧,一起来学习公众演讲的知识,不再恐惧演讲,展示舌尖上的魅力!

接下来,咱们就先从公众演讲的本质和挑战说起,然后再运用演讲筹划“三字诀”化解这些挑战,打造一场完美演讲。

其实,公众演讲的本质就是沟通,与面谈、开会、打电话、发邮件等方式一样,都是为了某个目标,沟通各方进行的信息传递过程。但是相比其它的沟通形式而言,公众演讲又有四难:

第一难:单向传递。一般的沟通可以边说边问,边问边答。在这个过程中,沟通双方进行信息修正和补充,但是公众演讲多为“独角戏”,待演讲者讲完后,才能从听众处得知沟通效果如何,很难即时优化调整;

第二难:主题受限。公众演讲一般都有主题限定,甚至是临时指定的题目,所以就要求演讲者能就题目分享自己的观点并要有“干货”内容与之匹配。如果演讲者的素材储备不足或对素材组合搭配不当,就会导致主题与内容不一致,空洞无物,甚至是超出认知范围,让演讲者无话可说。有一次,某金融单位举行了一次全系统的演讲比赛,在即兴演讲环节,一位选手抽到的题目是“最近,我国启动了马铃薯主粮化战略,土豆成为中国人除大米、小麦、玉米外的第四大主粮,请问,你怎么看这个事情”。面对这个题目,选手是面露难色,在1分钟思考时间耗尽时,很难为情的说到:自己不爱吃土豆,也没有关注过这个事情……台下顿时是一阵笑声。所以,对演讲者而言,遇到有难度的演讲主题,自然会影响演讲效果,相比之下,一般的沟通就没有这么严格的要求;

第三难:时间有限。一般的沟通在时间方面没有要求非常严格,即使一次不能沟通完,也可以再约时间。但是公众演讲恰恰相反,一般都有时间要求,不但要求演讲者在规定时间内必须讲完,甚至很多时候实际时间还会与规定时间有出处,这就对演讲者的应变能力又提出更高要求;

第四难:形式单一:因为公众演讲要求演讲者要面对公众,必要时还要借助PPT或道具来辅助,要求很高。此时无论台下的观众是成百上千亦或是三三两两,都会让演讲者感到紧张。尤其是在职场公众演讲时,台下就坐着可以决定你命运的“大人物”,此时谁会不紧张呢?这个时刻,控制你的就不是大脑皮层了,而是你的“杏仁核”。它会在你感到紧张和恐惧导致失去思考时直接接管身体,分泌肾上腺素后导致呼吸急促、心跳加快,大量血液流向四肢,演讲者就会感觉手心发热、出汗,而更糟的是,大脑因为供血不足又会让演讲者感到脑袋一片空白。而一般的沟通下,杏仁核是不会如临大敌随意释放肾上腺素的。

综上所述,在各种沟通形式中,公众演讲的难度更高,更需要演讲者掌握专用方法来准备演讲。这里,就为演讲者介绍“魅力沟通三字诀:定、搭、讲”工作法。

第一步:定。即“确定主题”。记住,任何一场公众演讲,都要有明确的主题,也只有在主题确定好之后,才容易开始进行框架搭建、内容搜集和形式设计。在设定主题时,可以按“选题三原则”来进行,即“演讲者熟悉的+听众想听的+适合当前环境的”。

“演讲者熟悉的”指的是演讲者对于演讲主题有研究有积累,或者是自己身体力行实践过,形成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能形成一家之言进行分享的程度。例如自己的工作经历、研究结果、读书心得等,都是自己熟悉的。

“观众想听的”指的是听众更想听到这个主题下,自己不知道的或者自己不全知道的内容。

“适合当前环境的”指的是从演讲背景、演讲时长间和形式上,更适合进行演讲的题目。例如,当前企业上下都在大谈特谈“控制成本”这个话题,那么如果在某次会议上发言谈自己的工作设想,那从“控制成本”这个角度来演讲表达就更为合适。

第二步:搭。即“搭建框架/搜集内容”。如果说演讲题目是鱼头的话,那么框架就是骨架,内容就是鱼肉。先框架,再内容,是最为有效的组织顺序。

在搭建框架时,演讲者几乎都知道“总-分-总”的框架,那其中第二层的“分”按什么标准搭建呢?建议可以按照“归纳逻辑”或“演绎逻辑”。限于篇幅,这里先介绍一下“归纳逻辑”。归纳推理是一种由个别到一般的推理,例如,在一个平面内,直角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度;锐角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度;钝角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度;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是全部的三角形;所以,平面内的一切三角形内角和都是180度。这就是归纳逻辑,由个别到一般的推理过程。

在进行职场公众演讲时,使用归纳逻辑可以快速将散乱的思路与素材整理完毕并逐一输出,达到清晰表达,支撑主题。例如,在介绍工作成果时,可以按照“工作成果-工作经验-工作优化”三个主要方面开展介绍,最终让领导清晰,全面的了解演讲者某个阶段的工作情况。在向客户介绍企业时,如果希望突出的是企业快速发展的局面,就可以按照“业绩达成-研究成果-客户增长-品牌影响”四个方面来谈,让听众对企业经营有所了解。需要注意的是,在运用归纳逻辑搭建框架时,需要保证各个部分遵循“MECE原则”,意思是“相互独立,完全穷尽”。例如运用“工作成果-工作经验-工作优化”框架时,在展示工作经验时,就不能再大谈特谈工作成绩,而是应该介绍演讲者在工作中得到了怎样的一套工作方法。避免出现前后重叠的情况。

在框架搭建好之后,内容的搜集自然就是水到渠成了。这里就建议搜集内容时,在演讲内容的属性上要做到“多多客观,适度主观”,意思就是多使用实际案例、科学研究、权威报道、现场照片等四类素材来支撑演讲,适度使用演讲者的观点和看法。

第三步:讲。即“生动表达”。在职场公众演讲中,各行各业的演讲主题可以各不相同,演讲的听众层级也可以跨度巨大,但是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听众都喜欢生动的演讲风格。这里的生动不是有趣,而是要能引起听众“五动:脑动、心动、眼动、手动、脚动”即为生动。所以,在演讲过程中,演讲者可以运用“多提问、妙举例”这两个方法,就能立即实现生动表达的效果。

多提问,顾名思义就是在演讲过程中进行提问互动。建议的频率是每一分钟提问至少一次,如果演讲十分钟,就平均提问十次,因为必要的提问可以引起听众注意,自然脑动、心动就能做到,如果还有人回答,那“五动”就基本达到了。不过,也有演讲者会说,提问有人回答还好,无人相应的话岂不很尴尬?面对这种情况,有两种解决方法,一是可以自问自答,不过不能全部都是这样处理哦。二是将问题难度降低,邀请某个听众或全体听众回答,避免因为问题难,无人答。有一次,笔者在参加一次演讲比赛时,在开场就问了两个难度适中的问题,现场马上就有听众回应,效果不错,这就为后面的演讲中继续互动开了好头。

妙举例,就是在讲到某些观点、理论或数据时,因为内容过于抽象,可以举例让听众更易理解。前面在介绍第二步时已说到搜集内容时多举例,但是很多演讲者讲解案例时过于平淡,这里建议举例时,可以使用“STAR”模型,即情境 Situation、任务Task、行动 Action和结果Result。

以上就是职场公众演讲的部分内容分享,希望能对演讲者带来启发和帮助,去筹划一场魅力演讲。

1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