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建家校共育互动平台,共促学生养成良好习惯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10
/ 2

搭建家校共育互动平台,共促学生养成良好习惯

蒋岚

山东省烟台市海阳市育才小学 265100

摘要:幼儿从学前班步入小学,幼儿的角色、所处的环境以及学习、交往的方式都会产生一定的比淡化,这就对幼儿的身心发展以及认知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这一阶段对学生紧线习惯培养极为重要,在幼儿期建立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对于学生的长远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需要家庭、学校双方共同努力,基于此,本文对搭建家校共育互动平台,共促学生养成良好习惯紧进行探讨,期望可以帮助幼儿更好适应角色的转变,为幼儿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学前教育、幼小衔接、科学、接力、家校共育

引言

幼小衔接实际源干幼儿和小学生的身心差异,主要是两者面临的学习环境,教学方式会存在极大的差异,这种情况下对儿童各方面能力以及发展的要求也就会存在不同,为了确保幼儿可以从学前教育的阶段顺利过渡到小学教学中,学校必须联合家庭,双方共育,共促学生养成良好习惯,开始要求在学前教育阶段要有意识的开展幼小衔接教育。

一、搭建家校共育平台,培养学生习惯

(一)开通校园网,建设网上家长学校

现在很多学校中,都实现了校园网,完成了对于家长和学校的网上连接,不管是学生还是家长以及教师,都能通过很简单的方式从网上了解学校的具体情况。对于家长来说,还能通过这种方式更加了解教育方面的内容,完善家庭教育的不足,学到很多相关的教育知识,对于自己的孩子起到很大的帮助作用。

(二)建立家校联系电话簿,实现固定电话、手机及手机短信的互动

由于现在的科技发展非常迅速,对于教育来说也可以借鉴相关的产品,例如手机和电话,家长和教师可以通过这种方式和对方进行沟通,做到尽快了解到学生在不同环境的具体表现情况。学校可以建立相关的电话簿,把不同学生家长的联系方式进行保存,这样即使不面对面,家长和教师都能最快了解到学生的信息。尤其是有些不方便当面表达的情况,完全就能通过这种方式来沟通。

(三)建立《家校互动手册》,进行家校互动活动

为了更好地促进家庭与学校的互动,学校将制定一份全面的家校互动手册。该手册涵盖了学生的学习情况、思维表现、课外活动等各个方面,并且记录了教师的评价,为家长提供宝贵的指导意见。通过使用这本手册,学生可以定期回家,并且家长也可以随时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同时也可以获得老师的宝贵评价,从而实现教师与家长之间的有效沟通与管理。

二、家校共育培养学生良好习惯

(一)培养幼儿时间观念

尽管学前班的孩子们仍然遵循幼儿园的作息规律,早上到校的时间与小学的相差不大,但由于学前班的教室位于附近,而小学的教室则距离较远,因此,如果孩子们没有养成良好的时间观念,就可能会出现迟到的情况。为了让孩子在幼儿园的衔接阶段更好地适应,我们应该努力提高他们的用餐和洗漱速度,以免他们养成拖拉的习惯。为了帮助学前班的孩子们更好地理解时间,我们可以通过发放塑料钟表来提高他们的认知能力。此外,我们还可以通过小组活动来促进他们的用餐和洗漱习惯。在这种游戏氛围中,孩子们会逐渐形成对时间的认识。为了培养这种认识,学校和家庭应该紧密合作。学校的老师应该督促家长每天早上及时唤醒孩子,并且给予他们充足的时间去做必要的准备,比如穿衣、洗漱、整理房间等。同时,家长也要及时发现孩子的进步,给予恰当的鼓励和赞赏,以激发孩子的积极性,培养他们自觉遵守早起规律的习惯。

(二)培养幼儿独立能力

在小学时期,我们希望孩子们能够独立完成日常事务,尤其是如厕和整理书包、文具。为了培养这些能力,学前班教师和家长应该积极协作。为了让孩子们在日常生活中更有效率地解决问题,学前班教师应当主动参与家长会、社区讨论以及与家长的沟通,同时也要提醒家长,不要过分强迫孩子完成任何事情,而是要耐心引导,鼓励他们按部就班,一步一个脚印,慢慢培养他们的技能,让他们体验到独立完成日常任务的成就感。为了让幼儿能够更加有效地使用学习用品,我们需要让他们养成随时取用和归置的良好习惯。在学前班的日常生活中,我们还需要重视培养他们的独立能力,比如说独立思考、自主阅读、独立进餐和如厕。同时,老师还应该对孩子表示尊重和鼓励,帮助他们建立起自信心。

(三)做好学前心理准备

家长在孩子升入小学前应该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因为他们可能会比孩子更加焦虑。这种情况通常是由于家长没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导致的,他们认为孩子还很小,不需要过多的管束。当家长发现孩子在学前班缺乏独立性时,他们可能会感到极度焦虑和紧张,情绪激动,甚至会发出强烈的责备声,以及严厉的批评,以此来改善孩子的学习表现。这种情况更加导致小孩子可能会感到迷茫和无所适从,心生恐惧,这可能会阻碍他们建立正面的情绪。因此,幼儿园应该主动与家长沟通,指导他们控制情绪,避免发脾气,因为这样的消极情绪会影响到孩子,让他们对上小学产生恐惧。只有家长能够保持愉悦轻松的情绪,有条不紊的与幼儿园协作,共同为孩子提供适当的指导和培训,孩子才会更容易建立自信。为了帮助孩子更好地适应小学的生活,家长应该制定一份详细的日常生活计划,并让孩子能够合理安排用餐时间,培养孩子独立用餐。许多儿童喜欢在看TV的同时进食,这种行为不仅会延长他们的用餐时间,还会影响他们的健康。为了更好地照顾孩子,老师需要根据孩子的年龄和特点来调整他们的日常作息安排。通过不断的适应和调节,孩子们能够更好地为未来的学习做好充分的准备。

结语:家庭教育对、学生的健康成长起着重要作用。良好的家庭教育可以促进儿童的不断成长,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学生家长应更新观念,树立观念,掌握方法,营造家庭教育氛围。同时教师应当配合学生家教的步伐,发挥课堂优势,开展共同培养,从儿童身心发展特点和学生性格独特性出发,帮助学生养成良好习惯,把学生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路栋,路盛淋.完善家庭教育体系凝聚家校共育合力[J].中国德育,2019(1):60-62.

[2]韩凤芝, 赵金枝. “互联网 +”视域下家校共育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研究[J].科普童话,2019,000(016):P.104-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