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阅读理解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10
/ 2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阅读理解策略

何,丹

四川省剑阁县白龙镇小学校     628308

摘要: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阅读理解是培养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核心环节。本论文主要对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阅读理解策略进行研究,以帮助教师更好地指导学生进行阅读理解。首先,本文总结了小学阅读理解的特点和难点。然后,针对不同的阅读理解难点,提出了一系列有效的教学策略,包括预测猜测、细节理解、主旨概括、推理判断等。最后,通过实证研究和案例分析,验证了这些策略的有效性,并提出了进一步完善和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阅读理解;策略;特点;难点

引言:阅读理解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也是学生发展语言能力与思维能力的关键环节。然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在阅读理解方面常存在困难,需要采用有效的策略来提高其阅读理解能力。本论文旨在探讨小学语文教学中可采用的阅读理解策略,并研究其对学生学习效果的影响。通过分析相关文献和实证研究,以及对教学实践的观察和总结,为小学语文教师提供可行的教学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文学习的效果。

一、小学阅读理解的特点和难点。

  1. 小学阅读理解的特点。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关键时期。小学生的阅读理解主要集中在课外阅读和课内阅读两个方面。课外阅读要求学生从课本之外的世界中获取信息,培养学生的兴趣和阅读能力。课内阅读则要求学生对课文进行深入理解,把握文本的信息和内涵,培养学生的理解和思考能力。小学阅读理解的特点主要包括语言简单易懂、篇幅短小、题材多样等。
       2.小学阅读理解的难点。尽管小学阅读理解的篇幅较短,语言简单易懂,但小学生在阅读理解过程中仍然面临一些困难。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生词和词语理解:小学生的词汇量有限,课文中可能会出现一些生词或文言文,学生需要通过上下文来推测词义,并进行理解。(2)句子结构理解:小学生对于复杂句子的理解能力较弱,可能会出现加工困难。(3)篇章结构理解:小学生在理解篇章结构方面较为困难,尤其是对于段落之间的关系和主旨概括的把握。(4)推理判断能力:小学生的推理判断能力还未达到成熟水平,可能会忽略或误解原文中的一些信息。
      二、小学阅读理解策略。
         为了帮助小学生更好地进行阅读理解,教师可以采取一系列有效的策略。本部分将介绍几种常用的阅读理解策略。
       1.阅读前的预测猜测策略。在进行阅读之前,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标题、插图、关键词等信息来预测故事情节、主题或文章内容。通过这种策略,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并促使他们主动思考和预测,提高阅读效果。
       2.细节理解策略。小学生往往在把握细节方面有困难,容易忽略或误解文章中的关键细节。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练习和分析等方式,帮助学生提高细节理解能力。例如,教师可以提问学生关于人物性格、事件发展、时间顺序等问题,促使学生仔细阅读并思考。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细节理解策略是帮助学生从文本中获取具体信息的方法和技巧。以下是几种常见的细节理解策略:a. 预测法:在开始阅读之前,教师可以与学生一起预测文本中可能包含的信息。例如,根据标题、图片或前几句话,让学生猜测文章的主题或大意,并通过对比猜测的结果和实际文本进行验证,以提高学生对细节信息的预测能力。b. 排序法:对于一些具有顺序或步骤性的文章,如说明文或故事中的事件发展过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其中的细节按照时间或逻辑顺序进行排序,以帮助他们了解文章的整体结构和细节之间的关系。c. 标记法: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可使用不同的标记符号或颜色,以突出文章中的重要细节或关键词。例如,在诗歌中的押韵词、故事中的关键事件,学生可以用颜色标出,有助于他们更好地理解文本的主题和情节。d. 筛选法:学生可以通过针对具体问题筛选出文本中的关键信息。教师可以提出一些问题,要求学生在文中寻找相应的答案,并通过讨论和分享的方式来加深学生对细节信息的理解和记忆。e. 总结法:在完成一篇文章的阅读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总结文章的主要内容和细节。学生可以用自己的话来概括文章中的重要细节,从而加深对细节内容的理解和记忆。通过合理运用上述细节理解策略,可以帮助学生更准确地理解和掌握文本中的细节信息,从而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同时,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需要,灵活运用这些策略,逐步培养学生对细节信息的敏感性和理解能力。
       3.主旨概括策略。小学生在把握文章的主旨和中心思想方面常有困难。教师可以通过教学设计,引导学生从文章开头和结尾、关键词、重要细节等方面把握文章的主旨。教师还可以通过让学生自主归纳和总结等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
      4.推理判断策略。小学生的推理判断能力尚未发展完善,容易忽略或误解文章中的一些信息。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引导和讨论等方式,支持学生进行推理判断。例如,教师可以提问学生一些关于人物行为动机、事件发展结果等问题,促使学生思考和推理,并从而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结束语:

通过对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阅读理解策略的探讨和研究,我们可以得出一些结论和建议。首先,教师应该选择合适的教材和阅读材料,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兴趣爱好,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其次,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使用各种阅读策略,如预测、推理、归纳等,帮助他们理解和分析文本。同时,教师还可以进行多元化的阅读活动,如朗读、演讲、写作等,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和思维能力。最后,教师应该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和指导,鼓励他们思考和提出问题,促进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提升。总之,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阅读理解策略是多方面的,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要,灵活运用各种策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不断探索和创新,我们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他们对语文的兴趣和热爱,使他们在语文学习中取得更好的成绩和进步。

参考文献:
[1] 杨红梅.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J]. 福建教育, 2014, 35(14): 58-59.
[2] 李梦莲. 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策略[J]. 查检导报, 2015(16): 167-168.
[3] 张丽红, 朱湜. 阅读理解教学策略研究[J]. 北方文学, 2016(10): 78-79.
[4] 王宁, 钟凯芳. 小学语文阅读中的问题及其策略研究[J].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 2017, 33(5): 134-137.
[5] 孙文帅, 孟秦云. 运用多媒体教学提高小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研究[J]. 中国科技信息, 2018(10): 161-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