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新课程评价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11
/ 2

体育新课程评价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郭海军

内蒙古乌海市海勃湾区第一完全小学 内蒙古乌海市016000

摘要:对于中小学体育教学而言,体育新课程评价的应用意义重大,有助于激发学生体育学习兴趣,促进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的提升.针对此,对体育新课程评价在中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探究.研究体育新课程评价对于中小学的体育教学的运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体育新课程评价的定义,简单介绍了体育新课程评价的功能、对象和方法,分析了体育新课程评价对于中小学体育教学的意义,讨论了如何进一步增强体育新课程评价影响力的策略,为中小学体育教学工作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提供一个新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小学体育;新课程

1.引言

在新课程标准的引领下,以课堂教学为载体,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的,体育课堂教学评价是一种科学的评价方式,它能有效地促进教师改进教学方法和学生学习方式,提高教学效果。我们体育教师要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在教学中应用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使学生通过体育课堂教学掌握体育知识和技能,增强体质、锻炼意志品质、养成良好习惯。

2.当前小学体育教学评价存在的问题及其影响

2.1评价结果过于看重甄别与选拔功能

体育教学评价的功能是通过评价手段和方式对教学过程中的行为和结果进行确认、评估与调节,最终以促进学生健康为目的,达到培养学生体育运动能力、学习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的目的。根据这一功能,我们可以将体育教学评价的结果划分为甄别与选拔功能。在现实的体育教学过程中,由于对学生成绩的评判标准、考试方法、测试方法等不科学不合理,往往容易使体育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考核和评定时产生了“唯成绩”论的错误思想,如在体育课堂上,教师将学生考试成绩与操行评定分数、平时出勤情况等结合起来,只看重学生平时的操行表现,而忽视了对其运动能力的考核和评价。

2.2评价内容过于笼统

小学体育教学评价内容过于笼统,导致评价主体无法全面客观地了解学生的发展状况,从而对学生的学习状态、学习效果等做出全面、准确地评价。以小学生体育课成绩为例,其评价内容主要包括:①体育基本知识;②基本技术;③运动能力;④身体健康。对于这四个方面的内容,在不同阶段有着不同的评价标准,以五年级学生为例,他们处于小学阶段的第二学期,学习内容主要包括:田径、体操、球类等项目。在此阶段的体育教学评价中,教师只注重学生是否完成了体育教学计划中的基本知识与技能目标,而对学生运动能力和身体健康水平方面则关注较少[2]

3小学体育课堂评价优化策略

3.1构建教学评价体系,促进学生发展

首先,小学体育课堂评价的目的是促进学生发展,教师在开展体育课堂教学评价时,要围绕这一目标展开,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出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采取有效的方法来评价学生的课堂表现,使学生得到有效的发展。其次,小学体育课堂评价要做到客观公正,既不能将学生区分为优秀生与后进生,也不能将学生分为优等生和差生,教师要依据学生在体育课堂中的表现来进行合理的评价。最后,教师在实施体育课堂教学评价时,要关注全体学生,根据不同的个体差异采用不同的评价方法,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应有的评价,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3.2科学合理地制定评价内容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可以制定合理的评价内容,使其符合学生的学习情况,促进学生的学习进步。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制定评价内容:一方面,体育课堂评价内容应该包括对学生的身体素质、运动技能、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综合评价。教师可以制定一些针对不同学生的评价标准,将其分为不同的等级,如“好”“一般”和“差”,并且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学生进行评价:基本运动能力;动作技能;身体素质;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创新意识等。另一方面,教师可以制定一些针对学生个体的评价内容,如:个性发展、能力发展、特长发展等方面。

4小学体育新课程评价的作用对象和现阶段存在的问题

小学体育新课程评价的关键在于作用对象的确认,有效、正确地确认作用对象对小学体育学科新课程评价有着重要的影响,小学体育学科新课程评价作用对象的确立是课程评价工作有条不紊进行的基础。总的来说,体育新课程评价的作用对象不应该在单一的范围内进行选择,应该多范围,多层次地进行选择,也不应该选择一成不变的评价作用对象,应该变化性地去选择。新课程评价的主体作用对象可以选择教师、学生、学校管理层、家长这四个群体,其中要把教师和学生作为主要作用对象。除了体育教师和学生可以进行评价之外,学校管理层和家长群体也可进行辅助性的评价,以不同群体范围的视角来共同开展评价工作。除此之外,正确意识到新课程评价所存在的问题也是进行工作的另一个重要方面。从目前的情况看来,新课程评价进行过程中所存在的较大问题就是落实程度不够,各群体对此重视程度不够。要改变这种情况,就要选择正确合适的方法,以此推进小学体育新课程评价工作的进行。例如,在进行体育课程满意度的调查评价过程中,不能只以学生作为主体进行调查,还应将学生家长纳入调查对象中,在学生的主观评价之外,增加学生家长对自家孩子体质、心理变化的主观感受。这可以使调查结果更加真实,从而让教师清楚明了地知晓课程教学中的优缺点,针对这一情况进行教学方向和方式的调整。

5小学体育新课程评价的路径

(1)建立科学完善的评价体系

建立科学完善的评价体系是对教学进行创新,深化教学效果,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传统的教学评价只会单纯地关注学生的各项体育运动的表面成绩,缺乏足够的科学性和系统性。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促进小学体育教学的创新,体育教师需要建立起科学完善的教学评价体系。首先,小学体育教师需要意识到仅仅靠几项运动成绩是不能判断学生是否学好了体育的,教师理应更加注重从多个角度来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评价。其次,小学体育教师要更加重视过程性评价。在日常教学中,用专业的眼光去观察学生,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引导和评价。发现学生有做得好的地方要及时给予表扬,遇到学生出现问题时要有针对性地提供建议,鼓励其继续努力。最后,体育教师要坚持公平公正的评价标准。不管是在日常教学的随堂考核还是在期末总考核中,体育教师都需要严格的监督学生,杜绝成绩掺假情况的出现,保证评价的公平公正。

(2)实现小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

所在教师要实现小学生之间的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帮助,实现学生共同提高。教师可以通过小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实现小学生找到和别的同学的长处和不足,实现小学生的自我教育和自我发展。教师要强调学生在学习体育的过程中实现自我评价、相互评价和教师评价相结合。小学生是教学目标的实践人,学生亲自体验,才能形成科学全面的体育评价。

5.结语

本文针对小学体育教学中的课堂教学评价,提出了几点优化策略:首先,体育教师应该转变传统的体育教学评价观念,从新课程标准出发,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明确课堂教学评价的目的和作用;其次,建立起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将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兴趣作为主要评价内容,把教师对学生的了解程度、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等作为主要评价依据;再次,要注重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来对学生进行评价;最后,要坚持以人为本,把学生放在主体位置上去看待学生在课堂中所表现出的态度和行为。

参考文献

[1]刘艳艳.小学体育教师课堂管理的实施策略研究[J].新校园(阅读),2018(01):165.

[2]毛飞仙.采用“小学体育新课程教学评价”促进课堂教学[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4(08):134.

[3]王露.刍议体育游戏在小学教学中的渗透方法[J].体育风尚,2020(3).

[4]何上斌.刍议小学体育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