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瑞巴林联合神经阻滞治疗带状疱疹神经痛的临床效果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12
/ 2

普瑞巴林联合神经阻滞治疗带状疱疹神经痛的临床效果分析

张爱婧

内江市中医医院

摘要:目的探究普瑞巴林联合神经阻滞治疗带状疱疹神经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科50例带状疱疹神经痛患者,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分为参照组、研究组,每组各25例。参照组应用普瑞巴林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普瑞巴林联合神经阻滞治疗,对比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参照组(P<0.05)。对于不良反应发生率,研究组与参照组比较(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14天、治疗28天的现时疼痛强度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带状疱疹神经痛患者采用普瑞巴林联合神经阻滞治疗,有效缓解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有效率,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

关键词:普瑞巴林;神经阻滞治疗;带状疱疹神经痛;

前言

带状疱疹是因感染水痘-带状疱疹病毒诱发疾病,此病毒一般潜伏在脊髓后根神经元中,属于病毒感染性皮肤病,主要症状为沿神经带状单侧分布的簇集性水疱、疼痛剧烈[1]。带状疱疹神经痛患者伴随剧烈疼痛,给患者的心理造成不良情绪,患者经常感到烦躁和焦虑,导致睡眠质量下降,对其的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带状疱疹神经痛患者的一线用药主要是钙通道调节剂,如普瑞巴林。临床实践发现,单独应用普瑞巴林治疗带状疱疹神经痛的疗效不佳,联合神经阻滞治疗能改善治疗效果。本文将以50例患者为对象,探究普瑞巴林联合神经阻滞治疗带状疱疹神经痛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科 2019年1月-2021年1月间50例带状疱疹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参照组(25例)与研究组(25例)。参照组:男性患者12例、女性患者13例;年龄在51~6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9.73±4.58);病程2~8个月,平均病程是(3.23±0.97)个月。研究组:男性患者11例,女性患者14例;年龄(59.85±4.87)岁;病程2~8个月,平均病程是(3.31±0.89)个月。两组患者的资料比较,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确诊为带状疱疹神经痛患者;近期未使用糖皮质激素、免疫调节剂、免疫抑制剂等治疗;意识清醒;熟知本次研究,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皮损类型特殊,无法完成针刺治疗者;合并其他神经系统疾病者;自身免疫系统疾病者;合并高热患者,细菌感染患者;恶性肿瘤;脏器移植;资料不全。

1.3方法

参照组实施普瑞巴林治疗:普瑞巴林胶囊(国药准字:H20203550生产厂家:华润双鹤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起始剂量为75mg,每日2次,可在一周内根据疗效及耐受性增加至每次150mg每日2,持续治疗4

研究组在参照组治疗基础上,添加神经阻滞治疗:使用超声引导,在病变对应节段椎旁间隙注射神经组织药液,药物组成是:10mg曲安奈德(生产厂家:浙江仙琚制药股份有限公司;H33020762),0.5mg甲钴胺注射液(生产厂家:卫材(中国)药业有限公司;H20174048),3mL利多卡因(生产厂家:山东华鲁制药有限公司;H27022147),15mL生理盐水。根据患者的疼痛区域确定注射剂量,1次/周,4次是一个疗程。

1.4观察指标

⑴ 治疗效果评估如下:显效:症状消失;有效:症状缓解;无效:不满足以上情况。⑵ 评估现时疼痛,使用简化McGill疼痛量表,共15个项目,采用0-3分四级评估表。⑶ 统计不良反应。

1.5统计学方法

用SPSS25.0分析,借助t检验比较计量资料,借助x2检验比较计数资料。P<0.05,有统计学意义存在。

2结果

2.1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比较

参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76.00%,显效9例,有效10例,无效6例;研究组患者治疗有效率96.00%,显效16例,有效8例,无效1例。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参照组患者(P<0.05)。

2.2两组患者现时疼痛强度比较

参照组治疗前疼痛评分(13.56±2.45),治疗14天(6.34±1.45),治疗28天(3.12±0.53)分;研究组治疗前疼痛评分(13.89±2.78),治疗14天(4.05±0.96),治疗28天(1.23±0.36)分。

研究组患者治疗14天、治疗28天的现时疼痛强度低于参照组,P<0.05。

2.3对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对比

参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2.00%,恶心1例,乏力1例,嗜睡1例;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8.00%,恶心1例,头痛1例。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

3讨论

带状疱疹是临床常见、多发皮肤科疾病之一[2],部分患者可出现带状疱疹神经痛从而影响其生活质量及身心健康。现代医学认为带状疱疹的发生原因在于水痘 - 带状疱疹病毒对脊髓后根感觉神经节、脑神经节造成侵犯,由于皮损分布主要为周围神经支配区域,因此水痘 - 带状疱疹病毒能够长期在机体神经细胞内潜伏从而导致机体免疫功能下降,微循环障碍随之发生。目前临床在治疗带状疱疹神经痛主要是口服普瑞巴林联合抗抑郁类药,必要时可使用阿片类镇痛药,并配合局部治疗;虽然能够缓解患者痛苦,但无法深入病情,不能治愈疾病,无法提高治疗效果。神经组织是缓解带状疱疹神经痛患者疼痛症状常用方法,通过在病灶处或邻近组织以最小切口注射阻滞类药物,直接阻断神经功能的传导,有效缓解疼痛

[3]。神经阻滞治疗带状疱疹神经痛具有独特优势,如疗效好、安全性高等,在超声引导下注射药物不仅能够快速缓解炎症反应,还能阻断疼痛的中枢传递,避免疼痛恶性循环。本研究中,研究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14天、治疗28天的现时疼痛强度低于参照组,P<0.05。提示普瑞巴林联合神经阻滞治疗能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症状,促进治疗。另外,本研究中,对于不良反应发生率,研究组与参照组比较(P>0.05)。提示普瑞巴林联合神经阻滞治疗具有较高安全性,其原因可能是神经阻滞是局部治疗方法,可直接作用于病灶[4]

综上所述,带状疱疹神经痛患者采用普瑞巴林联合神经阻滞治疗,有效缓解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有效率,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

参考文献:

[1] 许晗,何云武. 硬膜外阻滞联合普瑞巴林对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疼痛程度、焦虑情绪的影响[J]. 中外医学研究,2022,20(4):30-33.

[2] 郭瑞云,李西珍. 普瑞巴林联合神经阻滞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疼痛及睡眠质量的影响[J]. 河南医学研究,2021,30(14):2598-2600.

[3] 姜磊,曹新宇,马达提·阿汉. 普瑞巴林、加巴喷丁联合神经阻滞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短期临床分析[J]. 新疆医学,2021,51(10):1133-1136.

[4] 贾晓霞. 神经阻滞联合普瑞巴林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临床观察[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21,21(95):173-174,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