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校绘画专业色彩教学方法的创新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12
/ 2

论高校绘画专业色彩教学方法的创新

姚喜锋,秦性英

郑州财经学院,河南省郑州市,450000

摘要:近年来,随着色彩教学在高校的美术课堂中地位的不断提升,高校美术课堂的色彩教学也有了长足的发展。但在实际的教学开展中,也不可忽视一些制约因素,以及存在的潜在教学矛盾,阻碍了色彩教学的发展。在下文中,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深入色彩教学课堂,提出改革措施,提高高校色彩课堂的教学效率,促进高校美术人才能力的全面塑造。

关键词:高校绘画专业;色彩;教学方法

美术是通过丰富的色彩呈现的高雅艺术。随着高校美术教学的不断发展,在美术课堂教学开展中,色彩教学已经成为重要的教学内容。色彩教学贯穿于油画、国画、素描、速写等美术门类之中,是美术专业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基础,也是高校美术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高校的色彩教学课堂,是最具视觉冲击力,最具活力的美术课堂,以提高学生的美术专业基础和实践能力的基础性内容。

一、高校美术课堂色彩教学中存在的突出矛盾

(一)课堂内容与人才需求之间的矛盾

当今社会是高速发展的社会,社会对美术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地变化。在这一背景下,部分高校美术课堂的色彩教学内容革新速度难以跟上社会人才需求发展的步伐。如,色彩教学更多的应用在国画、油画等传统美术课堂之中,耗费了学生大量的练习时间。从专业角度来讲,这是无可厚非的。但是,在这种色彩教学课堂中,学生对色彩知识的视野较窄,只能熟练地应用在美术创作上,对一些装饰性色彩的应用能力较差。尤其是在美术设计、广告营销、房屋设计、影视美工等实用性的美术产业中,学生对色彩的应用缺乏实践能力,难以适应社会人才发展的实际需要。

(二)传统课堂与创新课堂之间的矛盾

高校传统美术课堂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一套完善的课堂教学体系。这也导致部分高校教师的色彩教学理念较为保守,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不敢轻易尝试创新性的课堂改革。尤其是在高校美术课堂中过于强调色彩、光线等元素的表现,而对美术作品风格以及色彩创作手法的分析不够到位,色彩课堂更注重的是通过对国内外优秀美术作品的色彩鉴赏。显然,这些传统的课堂教学手法,使学生无法激发出创新思维,对美术作品的色彩认知较为浅薄,对色彩之间的对比关系以及协调配合等元素的理解不够深刻,对色彩与美术作品的之间情感互动无法产生共鸣。

(三)专业基础与教学开展之间的矛盾

鉴于高考受应试教育模式影响较深,学生在高中时期没有接受系统的美术基础教学,对美术色彩原理的认知较少,所以导致学生色彩理论基础较为薄弱。因此,高校在开展色彩教学时,未考虑到学生的专业基础,以及对色彩应用的实践能力。很多教师直接在课堂上灌输高深的色彩理论知识,对于一些没有掌握系统性色彩理论的学生而言,学习起来非常的吃力。不仅难以理解教师讲述的这些色彩知识,无法消化和应用这些色彩理论,更难以用这些理论巩固和提高自身的应用水平,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高校色彩教学的进程,使学生专业基础和教学开展存在非常显著的矛盾。

二、高校美术课堂色彩教学中的改革应对策略

(一)加强课程改革,使色彩教学学以致用

首先,高校要强化学生写生实用课程的开展。不仅要借助系统的色彩理论课程,扩大学生的专业知识视域,还要将现有的传统美术课程内容与现代实用美术课程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在具体的实践中,可以采取创作命题等方式,结合学生的写生训练,更多地借助美术作品创作,去解释色彩应用的规律和色彩的美学内涵,从而提升学生的色彩观察和应用能力,使学生能熟练地利用现有的绘画工具和色彩理论完成命题任务,形成良好的色彩应用能力。

其次,高校要强化装饰性色彩课程的开展。学校的色彩课程的开展路线要由艺术化创作方向向实用性方向倾斜。尤其是在艺术造型和色彩应用的课堂中,将“装饰性”色彩的教学内容更加地丰富起来。同时,辅助开展相关的美术实践活动,将这些装饰性的色彩内容进行设计应用,将美术作品的色彩设计进行实践性的探索,使学生能够在课堂内外充分地利用实用工具和介质材料进行丰富的艺术设计和美术创作。

最后,高校要强化实用性的作业布置工作开展。对学生进行的作业布置,适应当适当减少艺术化美术作品创作的作业内容,增加实用性美术作品创作的作业占比。同时,还要引导学生利用现代科技技术进行色彩设计,可以将电脑、智能手机引进到传统的美术课堂之中,利用这些高科技工具进行实用性的美术作品创作和设计,提升高校美术课堂的教学效果,也能使学生的色彩理论应用能力与时俱进,以便更好地适应时代对美术高端人才的要求。

(二)准确教学目标,使色彩教学循序渐进

色彩教学在高校美术课程开展中,对于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绘画水平的教学优势不容置疑。因此,在色彩课堂创新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利用传统美术课堂的优势,发扬传统色彩课堂的闪光点,在恰当的教学时机,适当的调整目标角度,将创新色彩教学内容循序渐进地渗透和融合到课程建设之中。比如,在美术临摹课程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工具,将原有画作的色彩和构图进行全面的解剖,用多种色彩手法去重新渲染美术作品,让学生临摹不同色彩下的美术作品。在这种创新课堂的组织下,学生感受到更新颖的色彩创作方式,对丰富的色彩应用产生新的反思,更深刻地理解了色彩和构图、风格之间的内在联系,并对自身美术作品创新创作找到新的方向。再如,可以鼓励学生进行个性化、创新化的色彩运用,通过在美术作品中融入个性化的色彩,激发学生内心的创作动力,摒弃掉用单种色彩重复利用进行创作训练的传统模式,以这种创新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去创作新的美术作品,使色彩课堂产生新的生命力和创造力,展现出色彩教学的真正魅力;此外,将情感内容融入到色彩课堂之中,教师将传统的色彩理论教学与情感教学结合,在美术作品的鉴赏课程中,让学生体会情感和色彩理论之间的关系,通过色彩理论将美术作品内在的情感进行细致地剖析,学生对色彩的应用从理性升华到感性。

(三)巩固基础知识,色彩实践有的放矢

在高校的色彩教学中,针对一些学生理论基础薄弱的问题,教师要深入地分析现有的色彩教学课程体系,充分考虑学生对知识的吸收和消化能力,巩固学生的理论基础,充分地挖掘学生的创作潜力,为色彩课堂的教学开展铺平道路。可以采取分层、分组的教学方式,对色彩理论基础较差的学生,进行专业能力塑造的有效衔接。同时,在色彩教学中,布置基础性的作业,使学生从自身的美术作品中获得色彩的理论认知。还要发挥基础较好学生的传帮带作用,科学进行分组教学,利用团队的力量尽快地将整体学生的理论能力提高上来,在团队合作中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尽早的达到教学任务目标

最后,高校还要强化这些学生色光写生训练。学生在写生的过程中,教师要强调颜色、色域、光感的运用,将写生物体的实际色彩用个人对色彩理论的认知表达出来。同时,在写生课堂上,教师还要加强巡视,引导学生对色彩加以生动地利用,使其写生作品的色彩应用更加到位。在这样的写生训练过程中,学生眼脑并用,色彩视觉对其心灵产生有效的冲击,对色彩的理论的认识和应用会步入一个新的层次。

四、结语

综上所述,色彩教学已经成为高校美术课堂教研的重要课题,对学生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高校美术教师要高度重视色彩教学的开展,在美术课堂上把色彩教学讲述得更加生动有趣,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应用能力。从社会角度出发,全面提高高校的美术人才的质量,为社会输送更多的优质美术专业人才;从个人角度出发,使学生走出校园,走向社会时,能够将个人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学以致用,为职业发展打下更扎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陆鑫.高校美术教育中渗透色彩教学的思考[J].美与时代(中).2023-04-15

[2]宁泽坤.高校美术教育中色彩教学研究[J].艺术大观.2023-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