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仅是做“减法”吗?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12
/ 2

“双减”仅是做“减法”吗?

 李保玉

山东省临朐县朐山小学 262600

简介

“双减”不是片面地对学生日常作业做“减法”,而是科学引领,“五育”并举,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双减”减的是“负担”而不是“质量”,“双减”减的是无序重复的题海训练,而不是生动有趣的兴趣培养。

关键词

    双减,高效课堂、创新作业、科学评价

所谓“双减”,指的是减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日常作业的负担和校外培训的负担。“双减”不是片面地对学生日常作业做“减法”,而是科学引领,“五育”并举,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双减”减的是“负担”而不是“质量”,“双减”减的是无序重复的题海训练,而不是生动有趣的兴趣培养。学校要使“双减”见成效就要在师德建设、高效课堂、作业设计和评价方式等方面适当做“加法”。

一、加强师德建设,促“双减”见成效

“双减”政策要求减少学生日常作业的负担和校外培训的负担,减的是“负担”而不是“质量”。教师要清楚的认识到“重复机械的作业”是对孩子学习兴趣的抹灭,是引发学生厌学的关键所在。因此,“双减”的第一要务就是减少学生“重复机械的作业”,培养学生热爱学习,热爱生活的热情。这就要求教师博览群书、善于思考,守正创新、坚守课堂,对自身学习、反思做加法,对师德修养做加法,对学生关爱做加法。

“双减”减的是学生来自各方的压力,有繁重的课外作业压力,有来自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期望压力,有来自社会的竞争压力……义务教育阶段的孩子正是身心发育的关键时期,教师要以教书育人的责任和担当,在培养学生广泛学习兴趣的同时,要加强对学生进行正面教育,让学生认识到今天的努力是为了明天更美好的生活,教育孩子对未来树立自信心,树立远大的理想,引领孩子健康快乐成长。

二、构建高效课堂,促“双减”见成效

“双减”源自学生过重的课外学习负担,致使学生抑郁、厌学。学校要使“双减”见到成效,就要加强高效课堂建设,向45分钟课堂要质量,真正做到减负提质。同学科或者同年级教师要充分利用课余时间进行研讨交流,共同探讨授课心得,互相取长补短,提升授课本领。具体从四个方面进行落实。一是,坚持集体备课,促进共同成长。坚持每周按教学进度进行集体教研,共同确定教学重点难点问题,共同讨论突出重点、破解难点的方式、方法;二是,坚持同课异构,促进共同成长。针对每节重点课或者新授课,坚持同科教师相互听课,互相取长补短,共同提高;三是,坚持名师引领,促进共同成长。学校给每学科安排一名领航人,定期调度教学进度,研讨教学重点难点问题,引领年轻教师尽快成长;四是,聚焦困惑共同研讨,促进成长。坚持定期赛课、磨课活动,聚焦教学中的困惑问题,共同应对、分享成功的经验做法,促进教师共同成长。高效课堂建设是落实“双减”政策的有效手段,能在课堂上解决的问题不要留在课后,让学生在课余时间用自己的方式去实践、再认识、再提升,既有助于发展学生学习,又有助于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

学校要成功落实“双减”,既要重视教师的“教”,还要重视学生的“学”。重视教师的“教”就要聚焦“课前三分钟准备”“有效导入,激情设趣”“突出重点、突破难点”“问题的预设与生成”等课堂教学专题研究,形成既定的教学模式供教师参考,促教师成长。重视学生的“学”,关键在于学法指导。在课堂上,首先要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融入课堂、参与学习,是课堂提质增效的关键;其次要加强“合作探究”,针对课堂上的重点、难点问题,引领学生动手动脑、合作探究是实现深度学习、有效理解的关键;再次是加强“研讨交流”,课堂上适时让学生分享学习的成果,互相借鉴,取长补短,是拓展学习广度的有效手段。学生的学习能够有效果、有深度、有广度才能真正学会,才能增课堂活力、提课堂成效。

三、创新作业设计,促“双减”见成效

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是“双减”的一项重要任务。各学科教师能够精研课标、教学内容,联系具体学情,设计集实践性、科学性、研究性和趣味性于一体的作业,通过开设多种选项的“作业超市”“作业菜单”等形式,让学生结合自身实际,自主选择、自主探究,有针对性的练习、提升。改变那种千篇一律、重复作业的无效操作。使学生能够通过精选作业、精心设计、用心探究,从而精准弥补自己的短板,提升自身素养。

创新作业设计要求面向全体学生布置布置分层次、弹性化作业。学生学习基础有差别,探究能力有高低,这就要求选择作业内容要有梯度、有难易之分,让学生可选择、可作业设计操作性;学生兴趣不同、爱好不一,这就要求作业设计低门槛、跨学科,力求满足多数学生需求,激发多数学生兴趣。譬如,口语训练中的“舌尖上的语文”、数学探究中的“剪绘探究”、社会实践中的“生活统计”、英语口语中的“绘说英语故事”等等,都是多学科融合探究的范例。

为落实“双减”,创新作业设计不仅要考虑学生的个性差异、爱好兴趣,更要关注学生的承受能力。小学阶段低年级原则上不布置书面作业,可以适当布置观察生活、口头表达等方面的趣味性作业;中高年级书面作业不超过60分钟,能在延时服务时间完成,做到全皮全改、反馈到位,倡导实践、探究、趣味性作业,避免机械重复的无效作业。家庭作业提倡布置个人兴趣、爱好的延展性作业,如“主题阅读、体育锻炼、家务劳动”等个性化作业,提倡亲子共读一本书、共同参加户外活动、共同探究科学实验等体验类作业。

四、科学评价,促“双减”见成效

小学阶段科学评价的原则指向学习目标的达成和学生的成长过程。“评价即教育”,评价的设计要遵从激发兴趣、提升素养的目的。日常教学中,采用自评、互评、教师评价等多元协商的评价主体,兼顾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态度和价值取向,结合学习效果作为学生评价的内容,采用过程记录和结果评价等实证分析,本着保护学生学习兴趣等人文关照的评价理念,实施贯穿学习全过程的动态量化。其中,“评价标准”是结合学生学习的各个环节,具体从发现问题、知识运用、方法设计、探究过程、成败记录、兴趣态度、意志品质、陈述表达等方面设定标准,原则是鼓励自主探究,锻炼抗挫能力,多角度发展学生素养;“多元”是指评价主体多元,包括个人、同伴和老师的评价;“动态”是指学习过程中,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适度调整评价时段或者评价指标,原则是保护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循序渐进,逐步提升。

为落实“双减”学校变考试为课堂测评,及时分析学情,调整施教措施。在实施动态多元评价的基础上,重视过程性监测及评价方式的探讨。日常教学中,通过随堂提问、作业测评、小组展讲等进行课堂评价;单元内容小结时,通过实践探究、展示汇报等进行阶段性测评;期末评估时,采用随机抽测与问卷评估方式,对学生学业进行综合评估。教师可通过分析各时段的测评结果,了解学生学习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掌握学情,有针对性地精准帮扶;科学研判,准确把握课堂教学的重点、难点,调整施教则略。

“双减”落实,重在实干。通过精准高效的“加法和减法”,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找到人生出彩的机会,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校园里幸福阳光的生活,健康快乐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