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学训矛盾”发展及对策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12
/ 2

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学训矛盾”发展及对策研究

赵林梁

天津体育学院

摘要:本文主要探讨了我国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过程中存在的“学训矛盾”问题,分析讨论了现阶段我国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学训矛盾”的现状以及产生存在的原因,针对“学训矛盾”产生的原因提出几点解决对策,以期能够对缓解或解决我国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学训矛盾”提供建议或帮助。

关键词:高校高水平运动队;体教融合;学训矛盾

1987年我国开始在高校进行高水平运动队建设工作的开展,高校高水平运动队作为培养优秀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主阵地,同时也是我国体教融合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历了30多年的实践探索之后,我国高水平运动队在招生选拔、训练竞赛、育才成才以及引领竞技体育和学校体育发展等方面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为我国选拔和培养高水平竞技人才积累了丰富的经验。2020年9月,体育总局和教育部联合印发了《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简称《意见》),提出了加强体育传统特色学校和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对我国高校培养高水平运动队又提出了新的要求[2]。同时,《“十四五”体育发展规划》中提出“支持高校组建高水平运动队,畅通高校优秀学生运动员、运动队进入省队、国家队渠道”,对高校如何进行高水平运动队建设提出了更加清晰的目标。虽然当前我国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取得的卓越的成就,但是当前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的一定的问题和瓶颈,“学训矛盾”的存在一直是我国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全面协调发展过程中难以解决的问题。

1我国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学训矛盾的现状

当前我国体教融合模式下高校高水平运动对选拔的大量体育竞技后备人才,在结束运动生涯后,除了一小部分会继续在体育领域进行自身的专业工作外,其余大部分人员都将会进入社会从事各行各业的工作。这些运动员在校期间主要进行自己的专项机能训练,因此毕业后进入社会的绝大部分运动员会从事与体育无关的职业。由于在校期间学习和训练的矛盾,这些高水平运动员的训练时间远远多于学习时间 ,导致其理论知识储备也远远小于其他在校的非专业运动员学生,因此,导致了这些运动员无论是在找工作还是未来的职业发展上,都存在明显的劣势。这种学训分离,对运动员的高投入,低产出,高淘汰率,是以牺牲成千上万的青少年的前途和学业为代价。高校高水平运动队中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得不到系统良好的理论文化知识的学习,同时又有大量的人才在专业技能训练中被淘汰,这是当前体教融合模式下“学训矛盾”的产物。

目前我国高校对高水平运动员主要采用学训结合的方式,在校期间既要进行专项技能训练又要兼顾课程学业,这也是我国体教融合模式的主要实施形式, 但是在具体实践过程中学习和训练始终是一对难以调和的矛盾。 在当前体教融合背景下,运动员进入高校后主要的精力还是以竞赛为主。因此基于当前的情况,有些高校为了高水平运动队在国内外比赛中取得优异的成绩,在运动员入校后采用训练为主、学习为辅的管理模式,周一到周五集中训练周末集中上课,因此无法跟非运动员的全日制学生一样接受文化课程的学习,结果导致运动员所学文化课专业知识不系统,造成最后就业时理论知识不够,择业十分困难。

在当前体教融合模式下,我国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运动员由于文化基础相对较差,并且长期的专项训练导致他们对学习的兴趣与动机较弱,因此在高校高水平运动队育才成才过程中普遍存在运动员专项技能和理论知识发展不均衡、学历层次难以突破、成材率较低的现象,这些现象正是“学训矛盾”的突出表现。 学训矛盾是我国体教融合背景下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发展的主要问题和症结,尽管一直以来许多学者也都对高水平运动队“学训矛盾”进行过研究,并提出一些改进的意见和建议,但当前还没有一个完全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

2我国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学训矛盾的成因分析

2.1 运动队生源文化基础底子相对薄弱

我国高校高水平运动队招生主要通过体育单招或体育高水平考试的方式招收高水平运动员,其生源群体主要集中在各省市体校专业运动员,由于其在体校进项专业训练阶段文化课程接受的时间广度和课程深度普遍较低,因此绝大多数运动员理论文化水平相对较弱,长时间的专项训练和基础文化课程的缺失导致这些运动员在进入高校后接受理论文化课程的学习时难度更大,长期的体育训练习惯使得高水平运动员在进行文化课程的学习时也更容易产生抵触情绪,从而加剧了学习和训练之间的矛盾。高水平运动员理论文化底子薄弱是造成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学训矛盾”的根本原因。

2.2 学业建设目标不切合实际、学训时间分配不合理

高校在对高水平运动队的建设当中,往往将高水运动队定位在为学校争得竞赛成绩和荣誉,因此在运动员理论知识学习和专项技术训练的时间分配上有失偏颇,这导致高水平运动队的“学训矛盾”成为大多数高等院校普遍存在的现象。高校对于高水平运动队的定位使的运动员对于文化课程的学习重视程度往往较低,出现重体育训练轻理论学习的心理。因此,运动员在校期间会把过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专项技术训练当中,从而忽略了理论文化的学习,进而导致“学训矛盾”更加突出 。

2.3 高校高水平运动队课程设置及课程开设不契合运动员的接受能力

由于高校高水平运动员理论文化基础薄弱,对文化课程学习的接受程度较低,加之高校对运动队的定位及学训时间安排欠缺合理性,因此针对运动员的课程设置以及课程开设一定要契合运动员的接受能力。但是目前多数高校在对高水平运动员课程设置时没有考虑到其文化底子薄弱的特点,其课程设置贴近全日制文化课大学生,过于复杂深奥的课程对高水平运动员学习难度较大,并且部分高校教师对高水平运动员进行课程面授时也没有考虑到其运动员的特殊性,以全日制普通文化生的标准来要求高水平运动员,导致运动员在上课时由于听不懂老师讲授的内容,进而产生厌学情绪,从而加剧了“学训矛盾”的产生]

2.4 高水平运动员外训比赛对“学训矛盾” 的影响

高校高水平运动员入学后因为承担着为学校和国家争得荣誉的任务,因此训练和比赛任务繁重,有些优秀运动员为了提高专业技术水平不得不长时间的外训并频繁参加国内和国际上的各类比赛,这导致运动员无法正常在校完成文化课程的学习。然而有些高校对该部分运动员的课程学业问题并没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高水平运动员因为外出集训或比赛等原因无法按时按量完成课程学业,导致其在期末考核过程中没有足够的出勤率而无法通过考核,这也是高校高水平运动队产生“学训矛盾”的原因之一。

3 我国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学训矛盾” 的主要解决对策

3.1 提高我国高校高水平运动员生源的文化基础水平

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学训矛盾”产生的根本原因是生源文化基础底子薄弱,要从源头上解决我国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学训矛盾”,就要提高高水平运动队高考生源的文化水平。因此对于文化课程的重视要从高中或体校阶段抓起,对于高中阶段的高水平运动队在注重专项技术训练的同时还要重视起文化课程的学习,为高水平运动员大学阶段打下良好的理论文化基础,这样高水平运动员在进入大学阶段才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有效的解决我国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学训矛盾”。

3.2 要设立合理科学的高水平运动队建设目标,合理分配学训时间

教育部在《国家体育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普通高等学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的意见》 中指出,普通高等学校建设高水平运动队的目的是为国家培养全面发展的高水平体育人才]。我国高校应合理设立高水平运动队建设的目标,牢固树立培养全面发展的高水平体育人才的目标,制定合理的学习和训练方案,统筹兼顾文化课程学习和专项技术训练的时间,立志于为国家培养文化水平高专业技能强的复合型体育人才。合理的目标定位可以有效地协调与化解高水平运动队在文化学习与运动训练之间的时空冲突与矛盾。

3.3 要制定符合高水平运动员认知学习能力的课程方案并因材施教

由于我国高校高水平运动员目前普遍文化基础相对薄弱,高校应该针对高水平运动队的现实状况制定合理的课程方案,为高水平运动队开设相符合的课程,任课教师应该因材施教,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通俗易懂的为运动员教授文化知识,使运动员既能听的懂又能接受到专业的文化知识,进而缓解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学训矛盾”。

3.4 制定合理的课堂方式,协调解决外训和上课冲突问题

外训和比赛运动员承担了为学校和国家争得荣誉的光荣任务,高校针对由此产生的学训冲突应该探索适应高水平运动员竞技水平和理论水平发展提高的最佳授课和训练培养模式,如采取送教上门、“一人一策”以及集中授课和平时队员主动学习相结合的方式,为运动员提供多种理论学习的形式和机会,甚至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将理论学习带到训练场,将运动员的技术动作与相关理论知识结合起来,使运动员在训练中更加直观的进行理论知识的学习,从而达到既促进训练有强化理论学习的双赢效果。多种多样的授课方式能够高效合理的解决高水平运动员的学训冲突。

参考文献:

[1]杨国庆.体教融合背景下我国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历史考察、经验凝练与优化策略[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22,45(07):33-46.

[2]郭振,茹亚伟,毕金泽.我国大学高水平运动队的体教融合研究“:清华模式”的探索[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21,44(01):43-51.

[3]杨云霞.从学训矛盾分析体教融合的必然性[J].考试周刊,2015(81):103-104.

[4]戴鹏,何敬堂.基于新时代体教结合模式的学训矛盾问题研究[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18(05):155-158.

[5]李广宁.大学高水平运动队“学训矛盾”的现状及管理对策的优化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5,5(18):254-256.

[6]张巨荣,田瑞峰.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员“学训矛盾”的成因及对策——以内蒙古科技大学为例[J].当代体育科技,2018,8(06):232-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