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适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18
/ 2

舒适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杨海燕,万学亮,王丽萍,赵喜梅

(甘肃省武威肿瘤医院 武威 733000)

摘要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2020年3月~2022年3月来我科就诊的9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护理常规外给予舒适护理措施,观察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及舒适度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满意度、舒适度均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舒适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提高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提高了患者的舒适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舒适护理;急性心肌梗死;;满意度;临床效果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指因持久而严重的心肌缺血所致的部分心肌急性坏死,在临床上常表现为胸痛、急性循坏功能障碍以及反映心肌损伤、缺血和坏死等一系列的心电图改变[1]。舒适护理是一种有效地护理模式,深入的护理研究、科学的护理方法、进步的护理理念,是努力达到目标的有效护理模式[2]。健康的生活是人们所追求的,生理的、心理的健康和社会的和谐统一才能拥有健康的生活。舒适护理模式就是要把护理的重点核心挑出来,在整体护理基础上,将“舒适”这个领域加以强调,积极做“舒适研究”,使基础护理、护理研究更加注重病人的舒适感受和满意度。我科自2020年3月以来,对4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舒适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到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20年3月~2022年3月在我科住院的9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8例,男性27例,女21例,年龄40~62岁,平均年龄(53+7.62)岁,对照组48例,男28例,女20例,年龄44~68岁,平均年龄(54+7.97),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诊断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 患者入院后责任护士为患者吸氧、给予心电监护、术前术后护理、饮食指导、安全指导、心理调节及用药指导,并由责任护士详细地为患者讲解相关知识。

1.2.2 观察组 基于对照组护理基础上给予舒适护理干预,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使患者达到最大的舒适度。具体包括以下方面。 

1.2.2.1休息与活动护理

发病后1~3日绝对卧床休息,保持病室环境安静,限制探视,避免不必要的翻动。进食、洗漱、翻身、排便等活动由护士协助完成。第4~6日卧床休息,可进行上下肢的被动和主动运动,可开始由床上坐起,逐渐过渡到床边或椅子上,每次15分钟,每日3~5次,坐起时指导病人深呼吸。第1~2周开始在床边、室内走动,在床边完成个人卫生等。根据病人的病情和对活动的反应,逐渐增加活动量。第3~5周可试着进行上下楼梯活动。

1.2.2.2饮食护理

给予清淡、易消化、低盐、含适量维生素和纤维素的半流质食物为宜,少量多餐,不宜过饱,一般以低盐、低脂肪为宜,粗细搭配。如:适量增加绿色蔬菜、水果,利于消化吸收的食物,保持大便通畅,忌油炸、高胆固醇食物(动物内脏、肥肉),肉类以白肉为主,如:鱼肉、鸡肉,三餐不宜过饱,避免过饱而加重心脏负荷。

1.2.2.3急性期的舒适护理

患者因卧床时间较长,全身出现酸困、疼痛,指导患者在床上做四肢的屈曲运动,为患者按摩双下肢,以促进血液循环,以免引起血栓形成,也可在床上取仰卧位,双腿分别做直腿摇高运动,抬腿高度为30°,并指导患者按摩腹部,将手放在腹部,以顺时针按摩50次,逆时针按摩50次,然后,两手分开放在腹部,上下反复按摩50次,从而增加胃肠蠕动,预防便秘的发生,并保持大便通畅。

1.2.2.4稳定期的舒适护理

病情稳定后,可在床边站立5分钟,下午在床边行走5~10分钟,每天2~3次,在被动运动的基础上增加主动运动(如可以在床上做起,以及自己下床活动,逐渐过渡到步行训练,);循序渐进,逐渐的可以取自己舒适的活动,如听音乐、看视频,这样可以放松心情,减轻心理负担,有利于疾病的恢复。

1.2.5康复期舒适护理

告知患者在康复阶段逐渐增加活动量,坚持进行合适锻炼,能够完全下床活动,独立完成日常生活,运动时间一般为下午为宜,从开始的10分钟逐渐过渡到30分钟,一般隔日1次,可以以散步、打太极拳、慢跑、骑自行车、游泳等有氧运动,开始为6~10分钟,每次持续时间为30~60分钟为宜,每周3~5天,运动量适宜,逐渐增加活动量,不感到劳累为宜。控制危险因素,改善心功能,恢复发病前的部分生活和工作,逐渐可恢复全天工作。

1.3评价指标

1.3.1采用纽卡斯护理服务满意度调查表(NSNS)[3],统计两组患者的满意度。总分为100分,100分为非常满意,80分及以上为满意,40分以下为不满意,总满意率=非常满意率+满意率。

1.3.2 舒适度测定表 采用我科自行设计的舒适度评价表,内容包括失眠、腹胀、便秘、疼痛4个维度,每个维度25分,总分100分,得分越高,舒适度越高。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0.0软件对两组数据展开统计学分析,使用百分比代表计数资料,用χ2检验。若P<0.05,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对护理效果的满意度比较

表1     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比较(例 %)

组 别

例数

非常满意

满意

不满意        总体满意度

对照组

48

17(35.40)

14(29.16)

17(35.40)       64.56

观察组

48

36(75.00)

11(22.91)

 1(2.08 )         97.91

χ2

                   10.237

P

                  <0.05

2.2两组患者舒适度比较

2.2比较两组患者的舒适度比较

组 别

例数

失眠

腹胀

便秘

      疼痛

对照组

48

18.23+1.23

16.54+2.14

17.0+1.05

19.26+0.91

观察组

48

24.32+0.31

22.46+2.01

22.01+1.95

23.01+1.45

χ2

4.253

5.216

8.672

6.562

P

<0.05

<0.05

<0.05

<0.05

3讨论

3.1提高了护理满意度

急性心肌梗死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多发的血管疾病,该病的病理为冠状动脉硬化导致心肌缺氧缺血[4]。舒适护理是护理人员为患者提供身心舒适的条件,并对各项护理活动达到患者对舒适度的要求。同时,提高患者满意度,减少并发症发生。研究表明[5],舒适环境是重要的护理场所,保持病室安静、整洁、光线、气味、温湿度适宜,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舒适护理措施,使患者从生理、心理方面满足患者身心健康,并且可减轻疼痛,从而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使患者心情舒畅,情绪稳定、轻松的环境、社会因素,均可减轻患者的痛苦,使患者舒适。

研究显示,观察组给予舒适护理后,观察组对护理效果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知,舒适护理能提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患者的满意度,降低护理并发症,舒适护理与常规护理相比,护理人员临床护理干预实施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通过与患者沟通,了解患者心理变化以不适症状,通过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缓解患者的不适症状和负面情绪,引导患者积极正确应对问题,提升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3.2降低了护理并发症

由于急性心肌梗死病情凶险,常危及生命,患者住院时间、卧床时间较长,在心理、睡眠、排泄、疼痛等方面出现不同的护理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5]。舒适护理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患者的不适症状进行护理干预,促使患者从生理、心理、排泄等方面达到舒适效果,在一定程度上舒适护理可降低失眠、腹胀、便秘、疼痛等护理并发症、,从而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促使患者更快的度过危险期,保障患者的安全。

  4 小结

综上所述,舒适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能有效缓解患者的不适症状,增加了患者的舒适感,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1] 吝利平.心脏康复指导联合舒适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患者的影响[J].饮食保健,2021,18(10):186-187.

[2] 刘蕾.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绝对卧床期间的舒适护理[J].健康之友,2012,21(10):238-239.

[3]董香云,谢瑜.焦点解决模式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心理弹性、睡眠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J].河南医学研究,2021,30(2):348-350.

[4]王莉.舒适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绝对卧床期间的应用[J].中华养生保健,2021,39(3):148-150.

[5]孙娜.探讨舒适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术后护理中的临床干预效果[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9,7(21):107-109.

[6] 尤黎明,吴瑛,等.内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211-222.